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人就成了唯一的牺牲品。有的人,著写出来自己的人生传奇,名垂青史永垂不朽;有的人,迫不得已走上亡命路途,成了历史罪人遭人唾弃。这些即是时代的精彩,亦是时代的悲哀,但终归来说,都是人一念神魔的抉择差距。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需要一个年代能够给予人自由表达,而不是变成传话筒说着别人想说的话。特务们便是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所造就的产物,而本文所介绍的王庆莲正是他们中的一员,也是最后的军统女特务。

家庭的贫困而参军

王庆莲,1928年4月生于浙江江山的一户穷困务农家庭。1943年,年满15岁的王庆莲遇上了当地招兵。那时的她,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于是乎当兵成了唯一出路,母亲在征得她同意后便给她报上了名,她也十分争气还就真考上了,而当时的抗战也到了最为紧张的时候。

成为军统特务

在这次征兵中,王庆莲先是被带到了重庆,在造纸厂工作学习印刷。聪明好学的她,不久就掌握了全部技巧并且获得了正式调入军统的资格。一年之后,王庆莲顺利的被正式调入军统,从一名预备队员成为军统译电科的电文复印员,进入军统后她的聪慧天资再次发挥了作用,对军事知识的掌握可谓为是手到擒来。

成为女特务的这段岁月里,她认真工作,也流连舞厅。她的上司是军统女少将姜毅英,大老板是特务头子戴笠,第二把手是毛人凤,局本部大部分又都是江山人,不容易混进奸细,而在这期间她还见过蒋介石两次,而正是这些年来的特务生涯,让她意识到了军统所干的尽是些不齿勾当。

决心悔悟 摆脱军统

王庆莲对于军统的肮脏与残忍看得清清楚楚,终于决定不再忍受,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期,王庆莲脱离了军统的管教,逃回了家乡。虽然在军统待了这么些年,可她一直秉承着一颗善良之心,这么些年来她在军统局就是坐办公室,译电报,没开过枪,没杀过一个人。决定悔改、摆脱军统后的她于1951年是在杭州白肉市场工作,后来又到粮食局,前后工作八年,直到最黑暗的时期到来。

流放农村 进行改造

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在文革时期中肯定是难逃一劫的。在那段最为黑暗的时期里,王庆莲被迫和丈夫流放到农村改造,那段日子十分的苦难,除了要忍受物质上的刻薄之外,最痛苦的莫过于精神上的摧残,运动中王庆莲时常被关起来审问。就这样在农村改造了整整23年,一直到1981年落实政策的实行。

安享晚年 感谢国家

在改造过程中她因为条件苦有想到过自杀,也曾后悔过自己做的选择。但后来她的心态逐渐放平,并认识到自己不应该这么消极,并努力的配合改造。于是乎,局势动荡安定下来后的她,更多想到的是对党和国家接受了改过自新的她并且愿意为她养老安享晚年的感恩:“我还是感谢共产党,在乡下的23年也给我算了工龄,到现在我退休31年,共产党养了我31年,晚年生活能够过得平平安安,我从内心里感谢共产党,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结语

不得不佩党和国家的宽阔胸襟与包容气度,也不得不称赞王庆莲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觉悟与积极面对人生的思想境界。悲观者总是看到灰暗的一面,而乐观者总是看到光明的一面。我们有权选择做一个悲观者还是乐观者。如果要想使生活充满阳光,要想驾驭好自己的人生,乐观积极向上才是王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