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北極,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北極熊脫去了一天的疲憊,蜷縮在雪地中沉沉地睡去。突然,遠處一羣不速之客正朝着北極熊所在的位置疾馳,在一番手忙腳亂之後,衆人將睡得正酣的北極熊抬上了一架飛機。翌日清晨,北極熊被一陣刺骨的寒風凍醒。北極熊:我去,這是到了哪?沒有人回答它,只有一羣企鵝在嘰嘰喳喳地討論着這個陌生的來客。此時,在北極熊的腦海中,一場頭腦風暴開始了。

我是誰?我在哪?

我是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吧,作爲整個熊科中,唯一一種全身白色的動物,我很驕傲。其實,我的毛髮並不是白色的,而是中空透明的,之所以看起來白是因爲環境顏色所致,這種毛髮有利於陽光直接透過我的毛髮照射到我黑色的皮膚上,黑色又能吸熱,所以,別看我在北極,我沒覺得多冷。

我是一頭正經的北極熊,常年待在北極有浮冰的海域附近,因爲,陸地上能夠滿足我需求的獵物太少了,雖然我能在海里游泳,但是冰冷的海水讓我無法在裏面多待,否則我會體溫降低,有生命威脅。因此,浮冰上,我既感受不到冰冷刺骨的海水,又能夠等待經常到浮冰上玩耍或者在浮冰附近透氣的海豹。雖然我的巴掌拍擊力驚人,但是面對狡猾的海豹,我的捕獵成功率只有20%左右。所以在等待海豹時,我只能儘可能地減少活動,而且要用一個巴掌將我的黑鼻子捂住。

我的祖先跟我一樣,從來沒有離開過北極浮冰海域,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過,近些年也不知道怎麼搞的,浮冰越來越少,溫度越來越高,這讓我的捕獵變得愈加艱難,經常我們都是這麼一副姿態。

在這麼下去,我應該能和猴子有一拼了。不過,到現在我沒有弄明白,是誰讓我的家變成了這樣。昨天又是忙碌但沒有收穫的一天,夜裏我沉沉地睡去。等到今天一睜眼,我看到了與我平時環境迥然不同的一個新環境。這究竟發生了什麼?

等等,讓我感受一些。這裏看起來跟我所處的環境差不多,但是溫度怎麼如此的低。記得昨天看天氣預報,我這裏只有-15℃左右,怎麼今天就成了-23℃了(南極的平均氣溫比北極低10℃左右)。不行,我得趕緊找個向陽的地方曬曬太陽。

哎,前面這一羣站着走路的動物是什麼?我想想哈,我記得我有一個祖傳的故事,故事是我太爺爺留下來的,大約在200年前,我太爺爺就見過這種動物,也是雙腳走路,身上也是黑白色的羽毛。對了,我記起來了,應該是大海雀。難道我穿越了?不過,這些傢伙怎麼不會飛啊,記得太爺爺說大海雀還是有一定的飛行能力的。不對,我好想到了另一個傳說中比北極更加寒冷的地區-南極了,面前的這些動物就是傳說中的企鵝。

我該怎麼辦?

雖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複雜,但是我對把我放到這裏的人深感謝意。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差了,經常的餓肚子不說,還有同類因爲食物匱乏打起了我的主意。而在這裏,我環視四周,沒有我的同類,也沒有比我大的動物,這就意味着,我在這裏可以稱王了。

肚子餓了,我先試試面前的這些企鵝好不好抓,慢點跑,我要喫你。哎,企鵝怎麼跑得這麼慢啊,來試試我的巴掌。我天,這完全沒有難度,一巴掌一個。不說了,我先填飽肚子再說。

別說,這個企鵝除了有點羽毛外,肉質還是可以的,關鍵是有一層厚厚的脂肪,這樣我就有了禦寒的資本了,太愜意了。

喫飽喝足睡個午覺吧,天氣還是有點冷,不過在太陽的照射下,再加上剛纔一頓大餐的補充,這也不是什麼問題。

喫飽喝足我該去轉轉了。這裏的環境除了比北極冷點,倒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只是海面上的浮冰也不多,而且大都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可能是因爲這裏比北極冷的緣故吧。不過,我也不用擔心,畢竟在陸地上就能捕獲到大量的食物,我也不需要進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了。所以,現在浮冰與我已經沒有了意義。

突然有點像我家鄉的兄弟姐妹了,如果它們知道有這麼一個好地方,一定會樂壞了的。不行,我得趕緊去跟它們說一下,我發現了新大陸。哎喲,誰扔的雪球,原來是北極狐。原來這是一場夢啊。哎,真希望夢想變成現實,不行了,我得再去找塊浮冰找食物了。

寫在最後

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下,兩極冰川融化,尤其是原本就比南極溫度要高一些的北極,這裏的冰川融化,浮冰消失,使得原本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北極熊也變得岌岌可危。如果說將北極熊送到南極,北極熊生存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對企鵝種羣又是一場全新的挑戰。所以,這只是一個夢,夢醒了,北極熊還得獨自面對生存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