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千歲”在封建王朝中是太子的稱呼,他的父親也就是皇帝被稱爲“萬歲”,當然這些稱呼不過是他們對長壽的一種渴望罷了,目前人類最長壽的記錄是256歲,他就是生於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1935年去世的李慶遠。而且即便是人的平均壽命在自然界的動物中都已經算是長壽的存在了。那麼,在世界上有沒有生物能夠活到1000歲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幾種“千歲”生物。

壽命最長的多細胞動物

在自然界中,大多數動物的壽命相對較短,比如大多數昆蟲只有幾個月的壽命,獅虎等大型食肉動物的平均壽命也就在15-20歲之間,而能夠活到七八十歲的大象就已經算是長壽的代表之一了。一般情況下,我們說到長壽,首先想到的就是烏龜和鱉(王八),其實,已知的壽命最長的烏龜是一隻名爲“哈里特”的加拉帕戈斯象龜,它活了176歲。而最長壽的鱉是原本生活在我國的斑鱉,在2006年,世界上僅存的3只斑鱉在我國發現了兩隻,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這兩隻斑鱉的壽命已經有400年了。因此,實際上烏龜並沒有鱉長壽,而且兩種動物到目前爲止還沒有發現過超過500歲的個體。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發現,地球上唯一一種壽命超過了500歲的多細胞軟體動物就是於2013年被發現的北極蛤了,不過遺憾的是,這隻北極蛤被放到冰櫃裏凍死了,“享年”507歲。

壽命過千歲的三種“簡單”動物

第一種: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一出場相信大家都沒有異議,畢竟這是地球上已知的唯一一種擁有“長生不死”能力的生物。這是一種原產於加勒比海域的水母,它成年後的體長也僅有5毫米左右,再加上它較爲透明的身體,所以即使燈塔水母在我們面前,我們也很難發現它。而正是體型小小的燈塔水母卻有着人類夢寐以求的能力-“返老還童”。在燈塔水母的生長過程中,它需要經歷兩個階段:水螅體和水母體。水螅體爲初生的狀態,性成熟後就是水母體。與其他水母不同的是,等到燈塔水母性成熟完成分裂生殖以後,它竟然能從水母體再次返回水螅體,然後如此往復,直到自己被其他海洋生物喫掉,生命纔算終結。

因此,如果沒有外力干預的情況下,燈塔水母理論上說是一直可以無限“返老還童”的,因此,燈塔水母是目前壽命最長的動物(動物界腔腸動物門)。

第二種:巨型桶狀海綿

在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太平洋中,分佈着許多桶狀海綿,它們是多孔動物門尋常海綿綱下的生物,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外形像一座火山一樣,因爲它們身體的中間大都是空洞,這些空洞成爲了許多海洋生物天然的家。

在尋常海綿綱軟海綿目下有一種體型龐大的海綿,它們主要分佈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域中,它們的直徑最大可達2米,它就是巨型桶狀海綿。科學家們曾經在加勒比海中發現了一隻巨型桶狀海綿,通過對其的研究發現,這隻巨型桶狀海綿的壽命竟然達到了2300歲。因此,巨型桶狀海綿也是少有的壽命能過千歲的動物之一(動物界多孔動物門)。

第三種:黑角珊瑚

黑角珊瑚是一種深海珊瑚,它屬於動物界刺胞動物門珊瑚綱六放珊瑚亞綱黑珊瑚目。從外觀上看,黑角珊瑚就像一棵樹一樣,而樹的大小取決於它們集羣的大小,“樹枝”的部分其實是它的骨骼,爲黑色,其他身體組織的色彩較爲鮮豔。

從分佈上看,黑角珊瑚主要分佈在印尼海域的深海之中,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它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珊瑚,同時也是最稀有的珊瑚,目前所有的黑角珊瑚均爲瀕危海洋生物,嚴謹私自採集。2009年,科學家對黑角珊瑚進行的仔細的研究,並且根據黑角珊瑚的生長速度推斷(主幹每年生長4-35微米),已發現的最大的黑角珊瑚羣體(主幹約15公分)的壽命已經達到了至少4265歲。

總結

從目前已知的動物看,最長壽的當屬可以無限“返老還童”的燈塔水母了。除了燈塔水母外,最長壽的是黑角珊瑚,其次是巨型桶狀海綿。至於烏龜、鱉、北極蛤等長壽的動物,在它們面前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