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接近尾声,PP体育在历经这一整年的跌宕起伏之后,向行业释放出了变革的信号。

12月26日在苏宁30周年庆典上,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内部讲话中提及了PP体育后期的发展方向,表示随着集团进一步强化对零售主业的聚焦,PP体育也要加快转型,聚焦内容运营,大幅降低版权投入,全面向内容聚合、商品运营的方向转型,打造具有社交服务、场景服务特色的体育健康消费平台。

这或许意味着,PP体育将在2020年转型试水的基础上进入新一轮的快速转型期。

今年9月3日,与英超合约的提前终止将PP体育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在行业纷纷猜测PP体育下一步动向之时,9月底,苏宁体育集团常务副总裁、PP体育总裁王冬对员工发出的一封题为《将心注入,以体育精神推动PP体育变革之路》的内部信,透露了PP体育要"逆境重生,破局前行",并将积极推动PP体育的IPO计划。

这不是PP体育第一次提及IPO计划。2019年8月欧洲足球联赛全面开打之前,张近东曾前往PP体育在北京的办公室亲自督战,并表示"未来2-3年,集团将全力推动苏宁体育实现IPO,成为不可撼动的行业领导者"。

▲2019年8月张近东前去PP体育北京办公室督战新赛季。

现在已经迈入计划中的第二年。显然,疫情带来的影响是谁也没有预想到的。欧洲五大联赛和欧冠中断、美国各大职业体育赛事停摆、奥运会和欧洲杯都延期到2021年,一个万众期待的体育大年变成无奈的体育灾年。体育版权价格也随之进入下行阶段,全球各大转播商纷纷通过打折降价、拉长合同等来减少损失,中国版权市场的焦虑也在蔓延。

过去五年,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助推下,版权市场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NBA、英超、西甲、中超等赛事版权的价格一路飙升。然而和高昂的版权成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收入,体育平台目前主要依赖会员付费、广告收入、版权分销等方式来变现,但与高额投入相比,回报相差甚远。

在今年疫情影响之下,随着体育版权价格向理性回归,某种程度上给了各个转播平台一丝喘息之机。体育产业的从业者得以将重心从原本的金元泡沫中转移,更加关注体育的社会价值和运营提升,打破圈层向外拓展。

国内老牌版权公司体奥动力今年也在寻找新的出路。"今年我们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摘掉体奥身上‘中超’和‘版权’的标签。"体奥动力CEO赵军在接受懒熊体育采访时说,公司正朝体育技术公司方向转型,"我们找到的方向是发展‘赛事转播和信号制作能力’。"

另一家头部公司腾讯体育同样早早行动了起来。NBA的五年新转播周期刚刚开始,今年腾讯体育比较大的一个变化,是将腾讯体育负责的NBA业务内部转交给腾讯视频,背后的权衡正是版权费用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显然,腾讯视频用户数量更加庞大,此举可视为腾讯在体育IP运营上的新探索,更加注重优势资源的整合,并把体育内容放到自身更大的内容生态中去运营。

PP体育这次的方向调整同样在探索新的平台模式。今年9月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王冬在论坛发言中提到,在版权价格趋于理性的同时,体育产业必须要破局重生、转型升级,需要进行体娱跨界以及更深度的产业融合,利用生态资源形成更立体的运营模式。

而苏宁的生态资源,正是其零售体系。

对于苏宁多产业布局的战略以及这些产业与零售之间的关系,张近东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无论未来苏宁产业布局还会怎样延展,零售始终是1,其他各产业都是这个1后面的0","零售是苏宁的创业之本、发展之源,只有把零售做好了,其他业务的发展才有意义"。

苏宁今天再次明确提出要聚焦零售主业,PP体育将从版权购置、赛事播出向内容聚合、商品运营方向转型。可以说,战略方向已经清晰可见。

"我们必须要学会做减法,归根结底就是集中精力聚焦零售主业。审视各项业务,只要不在零售赛道、脱离商品和用户,都要大胆调整,该砍的砍,该转的转。"张近东的内部讲话预示了PP体育接下来的方向,在受疫情严重冲击的体育市场,确实到了取舍与选择的冷静思考时刻。

回头来再看PP体育这一年来的布局与探索,开设皮球直播、上线开放平台、试水体育零售,也正是在探索"体育零售"的新商业模式。相信在前有自发试水、今有战略指向之下,未来的PP体育,会在内容与消费的衔接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布局。

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来到了"体育2.0"阶段,在经历了前面5年的试探和跋涉,如今体育需要寻求和各个领域的再一次跨界结合,城市、娱乐、游戏、潮流、教育、营销……体育对于用户以及社会的价值将更加凸显,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激活产业的自身创新。

在这个阶段,产业的从业者们早已深切感知到,流动的版权难以构成坚固的城墙,抛开版权,平台最有价值的是什么?PP体育正在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