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這顆既熟悉又陌生的行星,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它和地球、火星都處於太陽的宜居帶裏。孕育了我們的地球自不必多提,拿金星的環境和火星相比,就相當於煉獄之於天堂。

火星這顆位於地球外側的紅色星球,歷來就是大衆關注的焦點。勇氣號、機遇號等明星火星車早已踏上火星的大地,經過多年的實地勘測,傳回了大量珍貴的數據、圖片。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也於今年7月23日踏上了前往火星的漫漫征程。預計明年春節左右着陸火星,屆時,“天問一號”將給華夏兒女送上一份紅紅火火的新春祝福!

談及火星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而在大家腦海中也會自然而然地浮現出火星那貧瘠的大地、褐紅色的岩石、漫天的風沙……

但是聊到金星,大家腦海裏會出現怎樣的場景?

一片空白?還是遍地黃金(玩笑啦)?雖然,金星從外表看上去呈現金黃色,但它的惡劣環境着實讓人喜歡不起來。

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0.723天文單位(1.08億公里),位於地球內側,也是離我們最近的行星。金星的質量、體積、密度等都略微低於地球,堪稱地球的“姐妹星”。

可是金星上的環境卻猶如煉獄。濃密厚重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推動了溫室效應。地面密佈着超十萬座火山,過去數十億年的噴發(現今金星上可能仍有活火山),加劇了煉獄的築成,固化的熔岩形成了地表。

在金星大氣中形成了厚達30公里的由濃硫酸液滴組成的黃雲,而且空中還會發生雷暴、閃電。金星平均溫度475攝氏度,足以熔化鉛塊,氣壓爲90個標準大氣壓,能輕易壓斷鋼筋……

如此恐怖的世界,別說地球的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就是火星那一片荒涼大地也勝似天堂。

人類發展至今,靠的就是一往無前的探索精神,爲了弄明白這顆距我們最近的行星。縱使小行星撞擊都難以突破它稠密的大氣,人類還是毅然發射了探測器直搗煉獄,一探金星。

1961年2月,在美蘇冷戰、太空爭霸的大背景下,蘇聯爲了率先搶佔這顆最近的行星,發射了第一個金星探測器——金星1號。可是該探測器在距地球756萬公里時,通信中斷,迷失於茫茫太空。接下來,蘇聯又陸續發射了十多顆“金星號”探測器。這些勇闖鍊獄的勇士,多數沒能圓滿完成任務。但是隨着星星點點的數據不斷積累,人們還是對金星有了越來越詳細的認識。

1982年3月1日,金星13號探測器扛住了近500攝氏度的高溫,頂住了足以碾碎鋼鐵的近百個大氣壓,突破厚厚的金星大氣層,成功着陸在金星地表。雖然只堅持工作了短短127分鐘,它還是拍攝了人類史上第一張金星表面的全綵照片,並傳回了大量珍貴數據。

“金星號”系列探測器總共對金星進行了24年的不懈探索。

話分兩段,我們來看看美國。就在“金星1號”升空一年後,NASA於1962年8月將“水手2號”成功送入太空,四個月後,該探測器從金星上空3萬4千公里處飛掠,探測了金星的大氣溫度。由於蘇聯的“金星1號”失聯,任務失敗。“水手2號”成爲人類史上第一個探測太陽系其他行星的空間探測器。

NASA後續還發射了多枚金星探測器。1989年5月,NASA用航天飛機將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送入太空,對金星開展有史以來最全面的觀測。麥哲倫號任務是金星探索的經典之作,具有里程碑意義。

進入21世紀後,歐航局的“金星快車號”,日本的“拂曉號”也開啓了煉獄之行。

人類探索其他星球,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尋找地外生命。自然最有希望的行星當屬“環境優美”,備受矚目的火星。但隨着多年的探索,加之火星運河、火星之臉、火星老鼠等一次次被認定爲我們的幻想性錯覺。

失望的人們不禁嘆道:“唉,想在地球以外的太陽系行星上發現生命,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

沒想到,一語成讖,金星上的太陽就是從西邊升起的……

我們下次再聊。

(轉載請取得授權,否則必究;本文圖片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