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對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通報。這三起收購案分別是阿里收購銀泰,閱文收購新麗傳媒以及豐巢收購中郵智遞。衆所周知閱文目前是騰訊旗下的子公司,而豐巢的最大股東是順豐,所以嚴格來說,這三起案件的主角是阿里巴巴,騰訊和順豐。

好傢伙,這三家無論是哪個單拉出來都是互聯網行業裏響噹噹的角色,就連官方通告都表示"三家企業都在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最終的處罰結果是阿里、閱文和豐巢每家都要上交50萬元的罰款。

從表面上看,50萬元的罰款對於這種級別的企業而言,力度簡直就像"我來晚了,自罰三杯",並且這三杯還是啤酒的那種。所以這個新聞剛公佈的時候,底下不少網友紛紛吐槽,覺得罰太輕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然而要知道,這次處罰的原因是"經營者集中未申報",所以參照的是反壟斷法第48條規定。

圖片來源:百度法律智庫

從規定中我們可以看出50萬已經是頂格處罰了,所以各位看官,不是國家不想多罰,而是隻能罰這麼多!但是雖然這個數額的確不高,背後的象徵意義卻很重要。因爲這是繼《反壟斷法》推出以來,首次在互聯網領域進行執法的案例,上一次在互聯網領域提到反壟斷的時候,是著名的"3Q大戰",但那一次官方並沒有出手。

所以罰款只是其次,重點是向社會釋放加強互聯網領域反壟斷監管的信號,打消一些企業可能存在的僥倖和觀望心理,產生相應的威懾效果。這把刀已經被祭出來了,或許以後將成爲常態,也就是說這些大企業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隨心所欲的壟斷市場了。

其實對互聯網行業的壟斷現象,國家早就已經打算整改。早在11月初,市場監管總局就已經召集阿里、騰訊、字節、美團等巨頭參加座談會,更是在雙11前夕發佈了《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提出不得出現"大數據殺熟""二選一""強制搭售"等亂象。然而這些企業是否有聽進去,大家心裏都有數。

有鑑於此,國家這次直接處罰明顯就是"既然好好說你們不聽,就別怪我動手了"。其實如果國家願意,還有一個大殺器可以用,那就是反壟斷法第47條。

圖片來源:百度法律智庫

根據財報顯示,阿里巴巴2019年全年營收爲3768.44億元,如果用這一條的頂格處罰10%算,那畫面大家自行想象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