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15名驴友自驾3辆四川牌照小车来到黔西县素朴镇水西洞,擅自进入该未开发溶洞。当晚,有群众见15人未出洞,恐发生危险,向当地派出所报警。接警后,民警赶到水西洞洞口,发现水西洞铁门锁已被撬开并从内部进行反锁,初步判断撬锁人员已进入洞内。为避免意外事故,当地紧急展开救援工作,通过全力搜寻,于8日5时将进洞人员全部搜寻到。从这15名驴友被曝失联到民警搜救进程再到最后被找到,这个过程在网络中被即时传播,加之各种相关的碎片信息层出不穷,公众的关注热度以及情绪态度也被不断激发,舆论随之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

1、舆情传播演化过程分析

15名驴友进入未开发的溶洞始于12月5日,而被发现失联及民警搜救的信息传播则始于12月7日下午。整个传播过程围绕着失联、搜救以及救援结果展开,舆情传播热度的演化大体呈现如下特点:

失联信息触发关注热度,搜救结果未出前热度较低

15名驴友在未开发溶洞探险失联最初是于12月7日下午,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对失联搜救以及溶洞基本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随后澎湃新闻、大河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跟进与扩散,该事件的关注热度达到了一个小小的峰值。随着搜救进展的继续以及搜救结果未明,各传播主体的传播扩散的积极性以及新闻报道的密度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该事件的网络关注热度也随之呈现式微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官方回应目前尚未有人被救出”、“专家称洞穴探险专业性强、很危险”等内容仅在小范围内引发公众参与互动与评论。

失联驴友被找到引爆关注热度,细节信息影响热度走向

12月8日早上,“黔西发布”微信公号发布消息, 称经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组织力量全力搜寻,12月8日凌晨5时许,擅自进入黔西县素朴镇水西洞的15名户外活动爱好者已全部找到,人员身体状况正常。这则信息经过各大媒体的传播报道其关注热度迅速被引爆,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峰值。失联驴友们被找到这一搜救结果的传播过程中,各种细节信息也被爆出,比如此前就有人擅自进入溶洞、此次擅自进入溶洞的驴友年龄最大有75岁、失联驴友被找到时正在睡觉并称还想再待10天、系第三次入洞且带着锅碗瓢盆等,这些细节信息也成为影响关注热度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加剧公众不满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2、负面舆论贯穿事件传播始终,公众愤怒不断极化

在从驴友失联到搜救再到被找到,对于此事件的负面舆论一直充斥在网络中。从网络情绪的分布中也可以看出,整个过程中网民的负面情绪所占比例极高。从网民负面情绪的表达来看,主要是围绕着这些驴友们撬锁、擅自进入未开发溶洞、自己冒险的同时为别人、为援救人员增添负担。另外,网友们强烈呼吁这些驴友们要支付救援费用,浪费公共资源。随着这些负面舆论的不断生成,舆论抨击力度呈现处极化之势,谩骂驴友们不配活着、该死的言论也不断出现。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网友将对驴友的称呼改为野驴,对这一群体的形象的非理性黑化也是此事件中舆论极化的另一个表现。

3、驴友负面舆情愈演愈烈,从个案到普发下的舆论反思

由该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舆论对驴友这一对象表现出极为负面的评价。以往各种相关驴友负面舆情事件也被一些媒体提及。澎湃新闻等媒体就基于此事件积极主动进行议题设置,细数以往频发的驴友冒险导致的各种负面事件,如12名驴友中秋夜被困野山、男子进入禁区受伤被困等,除此之外,还有之前一些驴友被援救后不买账的事件也被提及。由此看出,驴友相关负面舆情事件发生的较为普遍。而对于援救驴友的费用应该由谁买单早在之前就经历了几次大讨论,舆论指向大多为驴友应该成为费用支出方。驴友负面个案的屡次出现,已经逐渐演化成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普遍现象的频发,也加剧了公众们对驴友这一形象的恶评,同时呼吁制定相关惩罚措施、加强进行监管的舆论声音也不断强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