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6號晚上號稱是大秦系列收官之作的《大秦賦》終於迎來了大結局,但是這個結局觀衆不滿意,歷史學家也不滿意。整部劇就像是秦始皇的洗白劇一樣,所有的殺戮都是爲了天下蒼生,這一點是此劇最大的bug。

除非你苟同屠殺,否則別爲其點贊

《帝王世紀》一書中提到“秦兼諸侯至三十六郡,其所殺生三分有二。”秦王確實做到了統一六國,但是在當時中國的農耕還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之一,華夏民族靠着長久的耕作和水利的發展才得以艱難地增長人口,而秦始皇在短短10年屠殺了六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二,這對當時的百姓來說其實是一場災難。

而《大秦賦》中似乎故意把秦始皇屠殺的畫面一筆帶過,並不做拍攝,有洗白的嫌疑。比如秦王母親趙姬在趙國的舊居所被亡國之後的趙人推倒焚燒拿來泄恨。而秦王路過舊居之時,看見了燒燬之後的殘垣舊壁,下令直接屠殺方圓五百里的百姓。而後續怎麼進行屠殺,並沒有被拍攝出來,但是光是想想就已經觸目驚心了。

如此不分青紅皁白,連累無辜百姓的帝王,看過《大秦賦》的觀衆還覺得他是明君嗎?如果是明君至少應該下令徹查是誰主導了焚燒舊居的行動,抓住幕後佈局之人,而不是拿手無寸鐵的百姓來出氣。

樊於期爲什麼要放走燕國太子丹?

劇情中樊於期對太子丹有救命之恩,他領着一隊秦軍明明已經逼近了太子丹,完全有能力做到生擒,但是他送了一匹馬決定放走他。這個舉動讓很多觀衆好奇是什麼內在原因?這要從人物性格來分析,樊於期在領兵的時候已經外露剛愎自用的性格,此人過度自信且太有主見了,所以很容易以自己的思想作爲判斷,他覺得做得對就是對。

而樊於期與太子丹的交往其實不深,但是也算是長久的相處在同一個皇宮之下,難免有些朋友之間的交情。樊於期的性格爲人仗義,所以因此纔敢自作主張放走太子丹,他敢於挑戰秦王的權威和秦國的法度,所以導致了他最後因爲過度自信而沒有保護好秦王的冬姐,成爲秦國的通緝犯。

正是因爲他是秦王的痛恨之人,所以最後太子丹選擇犧牲恩人的人頭換取一次荊軻刺秦王的機會。可以說樊於期一生無腦仗義,該保護的人不能保護好,不該管的閒事硬要往身上埋炸彈,最近曲終人散,兩面不討好,落個成爲禮物的下場。

甘羅之死

甘羅是戰國時期名臣甘茂的孫子,小小年紀已經是聲名在外了,因爲家學非常的淵博,所以自幼就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他這個少年政治家卻死於秦王的刀下,究竟是爲何呢?

首先甘羅出使趙國的大背景是秦王已經決定聯合燕國一起攻打趙國,所以甘羅去趙國這一趟,不可能與趙國握手言和的,否則就是啪啪打嬴政的臉,弄得嬴政兩邊不是人。但是甘羅是誰的少庶子呢?是呂不韋的。所以作爲呂不韋的門下之人,自然是要替呂不韋賣命的。

小小年紀他沒有什麼城府,他屬於家道中落型,沒有在秦國的基層混過,最多是有點才華,並不是懂得生存法則的人。所以他去趙國,只考慮了呂不韋,他認爲大秦打趙國,爲的不過是趙國的城池和土地,其實不是的,秦王攻打趙國2個原因說的很明白,第一個是因爲年幼的時候遭到了趙人的欺辱,需要打架出口惡氣。第二個是想要滅了趙國,作爲統一天下的第一步。

那麼甘羅走這一趟也算是不辱使命了,確實靠着口舌之爭拿到了5座趙國的城池,但是嬴政的胃口豈是5座城池可以餵飽的?人家要的是整個趙國,甘羅走這一趟最重要的目的是讓趙國不知道秦國聯合燕國抗趙的計劃,做到迂迴。但是少年不懂帝王心,一心只爲了在呂不韋面前急於表現自己,要立功,所以死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相反,這一點姚賈就做得很好,完全做到了領會大王的意願,總是周旋於列國權臣之間,一步步推進秦國的計劃。

劇中關於天下百姓的情節純屬虛構

《大秦賦》爲了塑造嬴政的美好人設,給嬴政的臺詞加了很多“糖”,動不動就來一句“爲了天下蒼生才努力統一中國”,說實在的帝王之心來看,統一之後他管理的轄區變大了,那麼意味着以後增收的賦稅也就增加了。那麼賦稅增加之後,嬴政就可以修建自己想要的建築了,比如阿房宮、長城等等,哪一個不是用百姓的血汗錢換來的。

劇中很多關於六國百姓的情節純屬虛構,比如楚國的老百姓不堪官府壓榨紛紛逃往秦國,三晉的百姓迫於生計前往秦國乞食等等。然後秦國還給他們發放農耕用的工具和種子、牛等等。真的不曉得這個編劇是怎麼想出來這些橋段的,實在太荒謬了。秦王暴政,六國百姓避之不及,怎麼可能還前往投靠呢?

在我看來,胡編亂造、篡改歷史,爲秦始皇的暴政塗脂抹粉真的沒必要,爲什麼要不遺餘力地努力洗白嬴政呢?雖然他是暴政,但是他的暴政確實是他得以成功的理由,他已經做到了威懾天下,每個人都懼怕他,所以粉飾暴力是沒有必要的,崇拜強權這種思想明顯不對勁。

如果一部歷史劇想要用歷史的教訓來啓發當下的人去看待現代的生活和政治,那麼必須要學會運用一些情節,讓觀衆看到其中的矛盾性。比如雖然秦王征服了韓國,但是其子民仍然過得不好,並沒有秦王所說的那樣能夠過上喫飽穿暖的太平日子,而是陷入了無盡黑暗的深淵中,這樣的情景並不用很宏大,而是僅僅需要幾個餓殍遍地的畫面即可。

但是此劇中把韓國亡國之前拍攝得非常的悽慘,地裏沒有任何的糧食,百姓都開始啃樹根了。而歸依秦國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效提高,有喫有喝,過上富足的生活?無知加荒謬就是形容這部戲編劇最好的詞語了。

服道化角度看《大秦賦》

《大秦賦》在劇情上是非常不符合歷史的,但是整部劇的服化道卻出奇得寫實。比如在劇中秦王在翻一個大漆木箱的時候,整個木箱的構造其實仿造了戰國早期的漆木器,而戰國時期這種木器只有紅黑兩種顏色,基本沒有黃色,色調相對單一。

還有劇中用到的“秦箭”是完全符合歷史的,秦國的箭爲了能夠減少浪費,所以箭羽、箭桿、箭鏃三個是分別製作,從而使得三個組成部分不論缺乏任何一個部分,都可以通過換零件來頂上,從而能夠保障正常使用。這一點上確實做到了對歷史的尊重。

我們在很多劇情中都可以看見騎兵的腳下並沒有馬鐙,馬鐙是用來穩定人的騎坐位置的,而我們從多國的戰爭中可以看出,騎兵在當時不算是主力。步兵纔是衝鋒陷陣的主力,騎兵主要是起到包圍的作用,用馬的身體把敵人包圍起來,畫圈騎射,這樣可以避免敵軍逃出包圍圈。

那麼“馬鐙”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是當騎兵從輔助兵種成爲主力的時候,明顯這個時候還不是,所以馬鞍和馬鐙都還沒有發展出來,該劇在這部分也算是冒着拍攝的危險展示給觀衆看了秦國時期的騎兵形態。#樊於期#秦始皇#太子丹收藏

如此不分青紅皁白,連累無辜百姓的帝王,看過《大秦賦》的觀衆還覺得他是明君嗎?如果是明君至少應該下令徹查是誰主導了焚燒舊居的行動,抓住幕後佈局之人,而不是拿手無寸鐵的百姓來出氣。

樊於期爲什麼要放走燕國太子丹?

劇情中樊於期對太子丹有救命之恩,他領着一隊秦軍明明已經逼近了太子丹,完全有能力做到生擒,但是他送了一匹馬決定放走他。這個舉動讓很多觀衆好奇是什麼內在原因?這要從人物性格來分析,樊於期在領兵的時候已經外露剛愎自用的性格,此人過度自信且太有主見了,所以很容易以自己的思想作爲判斷,他覺得做得對就是對。

而樊於期與太子丹的交往其實不深,但是也算是長久的相處在同一個皇宮之下,難免有些朋友之間的交情。樊於期的性格爲人仗義,所以因此纔敢自作主張放走太子丹,他敢於挑戰秦王的權威和秦國的法度,所以導致了他最後因爲過度自信而沒有保護好秦王的冬姐,成爲秦國的通緝犯。

正是因爲他是秦王的痛恨之人,所以最後太子丹選擇犧牲恩人的人頭換取一次荊軻刺秦王的機會。可以說樊於期一生無腦仗義,該保護的人不能保護好,不該管的閒事硬要往身上埋炸彈,最近曲終人散,兩面不討好,落個成爲禮物的下場。

甘羅之死

甘羅是戰國時期名臣甘茂的孫子,小小年紀已經是聲名在外了,因爲家學非常的淵博,所以自幼就能夠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他這個少年政治家卻死於秦王的刀下,究竟是爲何呢?

首先甘羅出使趙國的大背景是秦王已經決定聯合燕國一起攻打趙國,所以甘羅去趙國這一趟,不可能與趙國握手言和的,否則就是啪啪打嬴政的臉,弄得嬴政兩邊不是人。但是甘羅是誰的少庶子呢?是呂不韋的。所以作爲呂不韋的門下之人,自然是要替呂不韋賣命的。

小小年紀他沒有什麼城府,他屬於家道中落型,沒有在秦國的基層混過,最多是有點才華,並不是懂得生存法則的人。所以他去趙國,只考慮了呂不韋,他認爲大秦打趙國,爲的不過是趙國的城池和土地,其實不是的,秦王攻打趙國2個原因說的很明白,第一個是因爲年幼的時候遭到了趙人的欺辱,需要打架出口惡氣。第二個是想要滅了趙國,作爲統一天下的第一步。

那麼甘羅走這一趟也算是不辱使命了,確實靠着口舌之爭拿到了5座趙國的城池,但是嬴政的胃口豈是5座城池可以餵飽的?人家要的是整個趙國,甘羅走這一趟最重要的目的是讓趙國不知道秦國聯合燕國抗趙的計劃,做到迂迴。但是少年不懂帝王心,一心只爲了在呂不韋面前急於表現自己,要立功,所以死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

相反,這一點姚賈就做得很好,完全做到了領會大王的意願,總是周旋於列國權臣之間,一步步推進秦國的計劃。

劇中關於天下百姓的情節純屬虛構

《大秦賦》爲了塑造嬴政的美好人設,給嬴政的臺詞加了很多“糖”,動不動就來一句“爲了天下蒼生才努力統一中國”,說實在的帝王之心來看,統一之後他管理的轄區變大了,那麼意味着以後增收的賦稅也就增加了。那麼賦稅增加之後,嬴政就可以修建自己想要的建築了,比如阿房宮、長城等等,哪一個不是用百姓的血汗錢換來的。

劇中很多關於六國百姓的情節純屬虛構,比如楚國的老百姓不堪官府壓榨紛紛逃往秦國,三晉的百姓迫於生計前往秦國乞食等等。然後秦國還給他們發放農耕用的工具和種子、牛等等。真的不曉得這個編劇是怎麼想出來這些橋段的,實在太荒謬了。秦王暴政,六國百姓避之不及,怎麼可能還前往投靠呢?

在我看來,胡編亂造、篡改歷史,爲秦始皇的暴政塗脂抹粉真的沒必要,爲什麼要不遺餘力地努力洗白嬴政呢?雖然他是暴政,但是他的暴政確實是他得以成功的理由,他已經做到了威懾天下,每個人都懼怕他,所以粉飾暴力是沒有必要的,崇拜強權這種思想明顯不對勁。

如果一部歷史劇想要用歷史的教訓來啓發當下的人去看待現代的生活和政治,那麼必須要學會運用一些情節,讓觀衆看到其中的矛盾性。比如雖然秦王征服了韓國,但是其子民仍然過得不好,並沒有秦王所說的那樣能夠過上喫飽穿暖的太平日子,而是陷入了無盡黑暗的深淵中,這樣的情景並不用很宏大,而是僅僅需要幾個餓殍遍地的畫面即可。

但是此劇中把韓國亡國之前拍攝得非常的悽慘,地裏沒有任何的糧食,百姓都開始啃樹根了。而歸依秦國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效提高,有喫有喝,過上富足的生活?無知加荒謬就是形容這部戲編劇最好的詞語了。

服道化角度看《大秦賦》

《大秦賦》在劇情上是非常不符合歷史的,但是整部劇的服化道卻出奇得寫實。比如在劇中秦王在翻一個大漆木箱的時候,整個木箱的構造其實仿造了戰國早期的漆木器,而戰國時期這種木器只有紅黑兩種顏色,基本沒有黃色,色調相對單一。

還有劇中用到的“秦箭”是完全符合歷史的,秦國的箭爲了能夠減少浪費,所以箭羽、箭桿、箭鏃三個是分別製作,從而使得三個組成部分不論缺乏任何一個部分,都可以通過換零件來頂上,從而能夠保障正常使用。這一點上確實做到了對歷史的尊重。

我們在很多劇情中都可以看見騎兵的腳下並沒有馬鐙,馬鐙是用來穩定人的騎坐位置的,而我們從多國的戰爭中可以看出,騎兵在當時不算是主力。步兵纔是衝鋒陷陣的主力,騎兵主要是起到包圍的作用,用馬的身體把敵人包圍起來,畫圈騎射,這樣可以避免敵軍逃出包圍圈。

那麼“馬鐙”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是當騎兵從輔助兵種成爲主力的時候,明顯這個時候還不是,所以馬鞍和馬鐙都還沒有發展出來,該劇在這部分也算是冒着拍攝的危險展示給觀衆看了秦國時期的騎兵形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