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可以說是有目共睹,而城市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至於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更是直線上漲,也許這些都是好事,但壞事也是有的,那就是物價也在不斷上漲,房價更是持續上漲近二十年,這真的是有點讓人難以置信。我國的樓市自1998年“房改”以來,可以說一直都是處於繁榮的狀態,而房價上漲的速度相比工資的上漲幅度來看的話,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有的人將如今的房價高度稱之爲“A股6124點”,也就是2007年的A股股指最高點,從這也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人都覺得現在的房價是處於高位。

如果房價一直上漲,那自然沒有人會問“要不要買房”這個問題,因爲國人向來是“買漲不買跌”,這也是過去的二十年裏,很多人只要有錢了就會考慮買房,那現在呢?有的人覺得如今的房價可以說已經是一個“高峯”了,已經難以逾越了,所以最好是不要再買房了,而是持有一定的現金這樣更好,同時安全性也更高;而有的人覺得買房還是要買的,畢竟房子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僅是居住而已,而是關乎到子女的教育問題,或者結婚問題等等,所以還是有人願意把現金變成房產。

也許每個人對於買房與否都有自己的觀點,那該不該買呢?馬雲曾說的房價“預言”會實現嗎?我國的房價有可能下降嗎?對於這些問題,小編覺得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即使是那些經濟學家、樓市專家都不行,可能現在正處於樓市的一個重要“節點”,如果房價還繼續上揚的話,那可能還會持續上漲,而如果說房價處於穩定,或者說開始下跌的話,那真的就比較危險了,所以估計沒有人能準確斷言,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參考一些樓市傳出的信息,來分析一下有可能出現的房價走勢。

第一個消息:國家始終堅持“房住不炒”

房價“瘋漲”,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所以國家對於樓市的調控力度可以說是逐年在增多,根據相關信息顯示,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全年的樓市調控次數僅僅只有250多次,而到了2018年的時候,全年樓市調控次數已經上漲至444次,到了2019年更是達到了620次,而且國家也多次反覆強調,官媒也數次提及“房住不炒”,可以說房子還是有希望迴歸住房“屬性”,而對於那些投機炒房的人則是不遺餘力的抵制,要知道我國的房價之所以一漲就是二十年,這與“炒房客”也有一定的關係。

第二個消息:房貸利率下跌

房貸利率關乎到買房者的購房成本,房貸利率高的話,那買房者需要付出更多的金錢,反之則可以節省一大筆開支,所以房貸利率如果下跌的話,那對於買房者而言那絕對是一個好消息。據相關信息顯示,進入2020年以來我國的首套房平均房貸利率已經下降了10個月,可以說相比2019年同期的話,那下降幅度還是非常可觀的,也能爲買房者節省一筆可觀開支。

第三個消息:樓市調控改爲“因城施策”,央行給出“答案”

其實樓市調控政策改爲“因城施策”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國有那麼多城市,有的城市是一線大城市,而有的城市只是三四線城市,或者直接就是小縣城,所以同一條樓市調控政策可能適用於大城市,但對於小城市來說可能是可有可無,所以“因城施策”對於房價的抑制也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衆所周知,房地產開發商開發樓盤並不是全部用的自己的錢,大部分都是用銀行貸款的,所以銀行的金融政策可以很大的影響到樓市,一旦銀行緊縮銀根的話,那對於開發商而言,這可不是一個好事情。根據央行之前發佈的一份對於房地產業的金融政策來看的話,國家對於樓市的方針是“房住不炒”,並且不會把房地產業作爲刺激經濟發展的手段,並且是要穩地價、穩房價,還要保持對房地產業的相關金融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

總結

從上述的幾個樓市信息和央行給出的金融政策來看,似乎我國的房價短期內是很難大漲或者是大跌,而是以穩定爲主,而這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馬雲所說的房價“預言”可能很難以在短期內實現了,也許會實現,但時間上真的很難以肯定了,所以還在等房價一降到底的人真的不要再等了,很難出現這種情況的,而這類人其實也還好,最“慘”的可能就是炒房客了。房價一旦不再上漲,那對於炒房客而言,那就沒有了利潤,而且還有很大的“成本”,要知道很多炒房客並不是拿着自己的錢,而是利用“槓桿”,這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利息的,所以還是不要再炒房了,否則真的會追悔莫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