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乱世,自黄巢起义到宋朝一统,延续了八九十年。自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开始,到960年北宋建国。前期的主旋律是梁晋争霸,杨行密闷声发大财;中期主旋律是契丹南下,左右中原政局;后期是中原政权占据优势,南征北战,力图一统。前期的主角是朱温、李存勖,中期的主角是耶律德光、石敬瑭;后期的主角是郭威和柴荣。

五代十国,无疑,五代象征着中原的正统,疆域人口等方方面面的实力都远超十国。而十国中也是差距很大,既有杨吴和南唐强盛,还有前后蜀富庶;但是也不乏困顿不能自保的北汉,只能依附契丹;还有左右逢源靠打劫致富的南平小国。

五代十国

当然,上述国家还算好的,他们至少被列入历史,以他们的名义命名了那个特殊的时代,而当时华夏,除了五代十国这十五个政权之外,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间里,还有其它的一些割据政权。他们或因为实力弱小,或因为没有存在感,或因为国祚时间不长,或因为地缘偏僻,没有被定义在五代十国之列。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唐宋之间,除了五代十国之外的其它割据政权。

桀燕

1、桀燕

最应该被列入十国之一的应该是桀燕,其实力远强于北汉或者南平这样的弹丸小国,兵强马壮,豪横一时。

桀燕,由刘守光创立的国家,但是其割据,要从刘仁恭开始,刘仁恭当年乃是卢龙节度使下的将领,率兵造反未果,投奔李克用,用计诱李克用进攻卢龙,然后成功后巧妙地担任留守,再之后,逐步脱离李克用,当上了卢龙节度使。

之后游离于朱温和李克用之间,在朱温强势的时候,李克用和刘仁恭不敌,只得抱团取暖。再之后,刘仁恭开始进入享乐时期。其子刘守光起兵造反,幽禁刘仁恭,掌握卢龙大权,于公元911年登基称帝。

刘守光的称帝,引发了处于正高速崛起阶段的李存勖的不满,李存勖大兵压境,用时一年,平定了卢龙节度使,活捉刘守光和刘仁恭,公元913年,桀燕灭亡,被李存勖吞并。

刘守光

2、殷国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出现在遥远的福建地区,定都在福建西北的建瓯,且仅存在了两年。

提及历史杀同宗最狠的政权,有人会说是刘宋帝国末期,可是五代的闽国,对比刘松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开闽王王审知去世之后,闽国进入了宗室互杀,骨肉相残的悲惨局面。

建瓯

先是王延钧杀王延翰篡位,然后王延禀兵变失败被王延钧所杀,然后王延钧被长子王继鹏谋杀,并诛杀王延武。之后王延羲与侄王继业杀王继鹏,王延羲继位,对宗室族人大肆诛杀。王延政不满,便外逃自立,于943年在福建建州,也就是现在的建瓯,以五县之地,另立山头,也就是所谓的殷国。

恰巧这时的闽国内乱,朱文进叛乱,诛杀王延羲,将福州的王姓几乎杀绝。殷国的王延政自然要复仇,率大军进攻朱文进,联合其它王姓宗室,并一举拿下了福州,然后自任皇帝,945年改国号殷为闽。自此,殷国就不复存在,前后仅仅存在三年。

五代割据

3、岐

岐王李茂贞,唐末乱世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其对历史的走向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力。李茂贞镇州博野军的一个小军官,因为在黄巢起义中立有大功,所以平步青云,先是在神策军历练,后来又受封西岐。在李茂贞的苦心经营下,西岐四面扩张,最后四面扩张,独霸陇西。

也正是因为李茂贞的威胁和无礼,迫使唐昭宗出逃,最后被朱温掳至洛阳,加快了朱温篡唐自立的历史进程。岐王李茂贞在朱温后梁时期,并没有投降朱温,而是和李克用等人一起,作为对抗朱温的一股重要势力。李存勖建立后唐之后,李茂贞才向李存勖上表称臣。岐国割据政权前前后后存在了近三十年之久。

4、武平节度使周行逢

马楚末年,国家内乱,马光惠、马希崇与马希萼一分为三,南唐趁势派兵一举灭掉了马楚政权。武平军留后刘言不愿降唐,派大军占领潭州,南唐大军面对一地鸡毛的湖南,也没有做过多停留,纷纷撤出湖南,刘言主政湖南。

岳阳农家人,周行逢等人本是刘言部将,但是因为站队问题,选择支持王逵,后来又取王逵自立,主政湖南,任武平节度使。为政还算清明,到962年周行逢去世,割据湖南近十年。

周行逢

5、赵王镕

王镕,唐末成德军节度使,当了近四十年的割据政权老大,曾被朱温尊为赵王。王镕的成德,因为地处河北中部的定州和镇州,成为梁晋争霸的缓冲地带,因为地缘特殊,所以左右逢源,朱温强则归附朱温,李存勖强则加盟李存勖。直到后来经历张文礼之乱后,到921年附近,王镕死后,赵国才慢慢被李存勖吞并。

6、义武军王处直

王处直,其堂兄王处存因为平定黄巢战功,被封为义武军节度使,开始割据河北易州、祁州等地,后来朱温强大,王处直臣服于后梁,受封北平王。由于义武军和成德军唇齿相依,所以往往在政治决策上具有协同性。之后面对朱温的进攻,与王镕一起依附了李存勖,后来被李存勖攻破。

五代

7、林柯

位于今贵州地区,在五代时期,存在着一个部落联盟,史称林柯国。在邻国后蜀享乐不思进取,马楚被后唐灭掉后不成气候。林柯一般依附于西南的南诏、大长和以及之后的大理政权,行程时间和灭亡时间不详。

8、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

在南诏和大理政权之间,存在着历史上鲜有人知的三朝,人称大长和国、大天兴、大义宁。

大长和,由南诏汉人权臣郑买嗣指使人弑杀南诏国王,自立为帝,自称大长和国,历经三代三十年。公元928年,杨干贞杀大长和皇帝郑隆亶,立赵善政为傀儡皇帝,改国号大天兴。一年后,也就是929年,杨干贞废赵善自立,改国号大义宁。937年段思平又起兵灭了大义宁,从此云南进入大理段家时代。

大长和

9、静海

唐末安南的割据政权,疆域在今红河三角洲和广西南部地区。由静海军节度使于880年最有割据。直到930年,被南汉所灭,之后臣服于南汉。939年,脱离南汉自立,渐渐独立出去。

10、渤海国

在唐宋之间,在中国东北,存在着一个渤海国,在盛唐时期便存在,一直是大唐的藩属国。唐末渐渐独立,直到926年被耶律阿保机所灭,阿保机长子耶律倍为东丹国王,之后又赶上耶律德光和耶律倍争权,渤海反复几次,灿烂的文明被契丹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11、中天八国张遇贤

张遇贤,本是南汉政权的一位县吏,因为当地民变,张遇贤有威望,被尊为首领,然后发动了农民起义,脱离了南汉政权的控制。公元942年,自称中天八国王,但是之后随着南汉政权大军的反扑,农民起义军屡战屡败,于公元943年,被南汉大军所灭。

大长和

12、朔方军节度使

自盛唐开始,朔方军便一直存在,乃是西北对抗吐蕃的一支劲旅,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哥舒翰等名将都曾任职朔方军节度使。唐朝末年,朔方进入韩家世袭阶段,唐灭亡后,节度使韩逊,割据灵州,封颍川郡王。

13、定难军节度使

唐末,拓跋思恭因对黄巢起义的战功,被赐姓李,任定难军节度使。自此,定难军落入党项族李家的掌握下,成为日后西夏建国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