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养胃“好习惯”,你一不小心踩雷了吗?

在中医里面,有一句名言是:脾虚百病生,很多大病之所以会出现,其实一开始都是由脾虚引起的,和脾息息相关的消化系统,就是我们的肠胃了。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相对较快,三餐经常没有按时按量,加上生活压力大,胃病和胃癌、肠炎癌也在逐步年轻化。目前,胃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在我国胃病的发生率高达85%,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下、生存预后差是胃癌的现状。同时,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胃病之苦。可话虽这么说,但认真养胃的健康人群并并不多。

胃癌的发生由很多的因素共同造成的,其中最常见的病因包括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饮食因素等,而最常见和最大的因素便是生活中的饮食习惯。

但是,如何正确养胃,在网上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纷,虚假难辨,还隐藏着一些看似养胃的“好习惯”,实则伤害更深。

1. 喝白粥

在生病或者大型手术后,人体虚弱、胃口不佳时,我们常常都是煮点软烂的白粥,易消化,易进食,同时可以减轻胃肠的消化负担,起到补脾、养胃的功效。因此,很多人就会觉得一直喝白粥能够养胃。但其实并不然,长期喝粥,会使得肠胃出现“消化懒惰”,导致消化功能下降,这时如果进食一些较难消化的食物,就会使得肠胃不适,人体的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起其他疾病。

2. 喝红茶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特别是在潮汕地域,喝茶已然成为了一种日常活动。常有人说:绿茶伤胃,红茶养胃。但其实不然,绿茶的确会伤胃,是因为绿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会稀释胃液,降低胃液的浓度,使得胃液不能正常的消化食物,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腹胀等;而红茶,虽然在发酵的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会有所减少,但它含有大量的咖啡因,会刺激胃酸的分泌。故而,如果胃酸过多的人群,是不适合喝红茶的。

3. 少食多餐

对于养胃,一般都是建议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避免引起胃的消化负担,但是,盲目的频繁加餐,反而会打乱饮食规律,胃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判断去更正时间来“消化处理”食物,反而得不到修养,日子久了,更加容易诱发胃病。

正确的养胃习惯,应当是食物前期以清、软、松为主,后期应考虑食物营养,进餐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和暴饮暴食;食物的温度适宜,不冷不烫,少吃生、冷、硬的食物,进食时应当细嚼慢咽,以减轻胃的负担。注意卫生,幽门螺杆菌是胃炎、胃溃疡等的胃病、胃癌的罪魁祸首,进食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和尽量使用公筷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