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成藥——逍遙丸、歸脾丸、六味地黃丸,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甚至家中常備。對於它們的應用,很多人都應用自如。但是隨着研究的深入以及臨牀用藥的發展,這些中成藥又有了新的治療效果。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說一說。

一、逍遙丸

逍遙丸由柴胡、當歸、白芍、炒白朮、茯苓、炙甘草、薄荷、生薑6味中藥組合而制,具有疏肝健脾,養血調經的功效,常常用於肝鬱脾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鬱悶不舒、食慾減退、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的治療,但逍遙丸的作用絕不僅僅於此,它還能治療這些疾病。

1、調理更年期症狀

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專家團隊曾研究,發現更年期的女性往往氣血兩虛,而體虛會導致肝鬱,所以逍遙丸對更年期的治療有一定效果,能夠改善女性的圍絕經期綜合徵出現的失眠、潮熱等症狀,並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

2、治療抑鬱症

中醫認爲,抑鬱症的病人多是由情志不舒、氣機鬱結而導致的,所以需要疏肝理氣。其中逍遙丸就是一味很不錯的中藥,服用後會使氣血通暢,能夠改善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況,所以有“樂逍遙”的美稱。

3、治療乳腺增生

從中醫的角度說,乳腺增生又叫“乳僻”,是由於肝氣鬱結導致的,所以逍遙丸還有治療乳腺增生的作用[3]。

4、輔助治療慢性肝炎

逍遙丸含有抑制炎症反應的當歸和茯苓,又含有護肝作用的柴胡和甘草,對慢性肝損傷有抑制脂肪肝發生和纖維增生的作用,因此適用於治療慢性肝炎[2]。

跟逍遙丸一樣的是,歸脾丸在臨牀上運用也非常多,因爲歸脾丸的作用也很廣。

二、歸脾丸

歸脾丸是由人蔘、白朮、當歸、黃芪、甘草、茯神、遠志、木香、酸棗仁、生薑、龍眼肉以及大棗組成的,雖然跟逍遙丸有相同的組成成分,但是在治療作用上卻有很大的不同。

● 調養心臟病:我們常說的心悸、早博、心絞痛等心臟疾病在中醫裏歸屬於“心悸”、“胸痹”的範疇,是因爲心血不足導致心神失養,從而出現的疾病,而具有補益氣血、健脾養心的歸脾丸則適用於此症狀。

● 治療貧血:中醫認爲,脾主統血,若是脾氣虛,則生化無源可致貧血。經過實驗研究發現,歸脾丸可治療血液疾病,其中包括貧血。

● 治療皮膚病:歸脾丸具有健脾益氣、祛風止癢的功效,因此可治療皮膚病,其中包括常見的蕁麻疹、黃褐斑,治療時間根據疾病輕重程度,快則半個月左右,慢則一個多月。

● 調理白細胞減少症:出現頭暈乏力、失眠多夢、食慾減退等症狀的白細胞減少症,在臨牀上也是一種常見的綜合徵,中醫把它歸爲“虛勞”範疇,氣陰不足和氣血虧虛所引起,因此歸脾丸也可用於治療白細胞減少症[4]。

三、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是由茯苓、牡丹皮、澤瀉、山藥、山萸肉和熟地黃組合而成,有很好的的補腎作用,但現代研究發現六味地黃丸在治療肩周炎、過敏性紫癜以及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上,也有不菲的成績。

肩周炎:年老者和過度勞累者是肩周炎的高危人羣,年老者腎氣衰退,風寒溼邪乘虛而入,從而引發肩周炎,而六味地黃丸具有滋陰固本、益精添髓的功效,因此適用於肩周炎的治療。

過敏性紫癜:機體免疫功能失調所引發的過敏性紫癜會出現無菌性、廣泛性毛細血管炎,在中醫上屬於血癥、斑疹範疇。過敏性紫癜是由於風熱鬱滯,內閉營血溢於肌膚所導致,故滋陰潤燥、養陰增液的六味地黃丸可治療此病[1]。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中醫認爲,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屬於瘻證,瘻證主要是因爲溼熱脾虛、肺熱所引起的,因此滋養筋骨、填精補髓的六味地黃丸可用於治療此病。

這些耳熟能詳的中藥雖然有了越來越多的適應症,但是中醫講是藥三分毒,大家在選擇某種中成藥進行服用的時候,還是建議在專業醫師的辨證下使用。除此之外,疾病不能拖,如果發現身體出現了問題,一定要及時就醫!#39健康超能團##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王豪.六味地黃丸新用[J].醫藥與保健,2006:25.

[2]邢豔紅.論逍遙丸加減臨牀應用的新功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212-213[3]齊穎.《乳癖消和逍遙丸在治療乳腺增生的效果分析》〔DB/CD〕.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

[4]陳雯玥,王光耀.歸脾湯臨牀新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60-16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