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月均1萬輛以上的銷量,繽越成爲了繼博越和帝豪之後,吉利的主要銷量來源之一,在小型SUV細分市場中,它的價格不算高,產品力也能夠與繽智和XR-V這些合資強將一較高下,但在選擇它之前,瞭解不足之處也至關重要。

出色的外觀內飾和良好的經濟性是人們選擇吉利繽越的重要原因,小型SUV的消費羣體大多是年輕人,因此時尚運動的風格成了它的設計精髓,它的外觀運用了大量凌厲的線條來勾勒出動感的氣質,輔以最大18英寸的輪轂來增強視覺衝擊力。

對細節的把握也至關重要,車頂的擾流板與精緻的尾燈組相得益彰,部分車型還提供了雙邊四出排氣,看起來非常“唬人”,它的外觀算不上絕對的漂亮,但足以吸引年輕人的目光。

內飾也能給人帶來很強的好感,通過大量的軟質材料、撞色元素和仿金屬飾板營造出了不俗的質感,整體的風格雖然偏向簡約,但細至的做工和不錯的用料仍能帶來一絲檔次感,在同級別同價位車型中處於上游水平。

10.25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配合電子換擋桿,也帶來了一定的科技感,即使是低配車型上的8英寸屏幕,看起來也不會顯得寒酸,美中不足的是,全系車型都沒有配備後排空調出風口,也反映了它對後排乘客的重視程度不足。

它的空間表現遠不如外觀內飾那麼出色,在實際乘坐中,身高180cm的人在前排和後排頭部空間均不足1拳,後排腿部空間爲1拳多,日常乘坐沒有問題,但如果是稍微慵懶一點的坐姿,膝蓋就會頂到前排座椅,而且後排坐墊的長度偏短,對大腿的承託不足,長時間乘坐容易疲勞。

再加上橫向空間不算寬裕,坐滿3個人的時候會有一定擁擠感,舒適性難以保證。好在坐墊和靠背的軟硬度比較適中,還有一定包裹性,如果平時後排的使用率不高,或者全家人個頭都不高的話,日常坐4個人還是能保證舒適性的。

它的儲物空間比較豐富,雖然中央扶手箱、門板儲物槽和手套箱偏小,但是換擋區域有獨立的手機位、儲物槽和卡槽,杯架的深度和間距也比較合理,儀表盤左側還有兩個獨立卡槽,再加上門板扣手,隨身攜帶的零星物品都能找到合適的位置歸納,便利性和實用性不錯。

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後備箱空間很一般,實測裝下兩個22寸行李箱之後,就只能再放兩個揹包和一些零星物品,應對日常使用沒有問題,但如果是中遠途自駕遊的話,很難裝下足夠的行李,而且後排座椅摺疊後坡度太大,空間的擴展性也比較一般。

在實際駕駛中,1.4T四缸和1.5T三缸發動機的動力表現都值得肯定,普通模式下起步不肉,中段加速有不錯的輕快感,高速超車深踩油門動力也不會有明顯的遲滯,能夠給人信心,兩款發動機如果不做直接對比的話,在動力感受上不會有特別明顯的差異。在普通模式下實測的百公里7.8升的綜合油耗表現出了不錯的經濟性,也算是一個亮點。

不過,1.4T發動機的6速雙離合變速箱在低速跟車時的頓挫感比較明顯,正常駕駛時在1、2擋之間切換也能感受到一定闖動,作爲對比,1.5T發動機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要平順的多,除了低速跟車時偶有頓挫外,整體平順性值得肯定,奈何1.5T是三缸發動機,在啓動時的震動比1.4T略大,但整車行駛時二者幾乎沒有差異。

它的底盤整體性不錯,絲毫沒有鬆散感,支撐性也挺好,以較快的速度過彎不會讓人缺乏信心,但美中不足的是減震太硬,路面的細碎顛簸都能清晰地傳遞進車內,如果是像減速帶一類的大顛簸,除非把速度降到特別慢,否則感覺就像是“剛性碰撞”一樣,不僅聲音大,而且後排的彈跳感比較強,對舒適性的影響很大。

它的隔音也非常一般,速度超過60km/h後胎噪就非常明顯,路況不佳時感覺更加擾人,而上了高速以後,風噪也開始變大,長時間行駛對乘客的舒適性和駕駛者的心情都有一定影響。

編輯點評:

總的來看,在小型SUV細分市場中,繽越能夠憑藉給力的外觀內飾、良好的油耗和城市工況下不錯的舒適性脫穎而出,儘管減震和隔音令人不爽,但考慮到它的定位與價格,只要不是對行駛品質要求特別高的人,一般也都能接受。

車型選擇方面,建議優先考慮1.5T車型,三缸發動機並不可怕,但兩臺變速箱的體驗還是有一定區別的,260T騎士版在配置和價格的均衡性上比較突出,可以作爲首選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