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歐高福利國家,國民早無飽暖之憂,溫飽後的內心焦慮纔是他們的需要面臨的危機。我們通過這部電影管窺丹麥富足生活中的中年男人境遇。

導演是大名鼎鼎的道格瑪95電影運動發起人之一的托馬斯·溫特伯格,就在不久前的歐洲電影獎,《酒精計劃》獲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演員在內的四個獎項,成爲最大贏家。

托馬斯·溫特伯格 (Thomas Vinterberg)曾是丹麥電影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入學學生

電影開頭的字幕引用丹麥的哲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的“青春何物,柯南一夢罷了,愛情何物?夢中造物罷了。”

伴隨着年輕女孩哼唱着的《What A Life》,在全片的第一個段落中就奠定了影片的氛圍,一段青少年環湖啤酒比賽遊戲,開場第一個段落就充斥着溢滿屏幕的醉意酒氣。

電影的結構非常清晰,字幕後的一個段落就是一場關於丹麥當下酗酒問題的背景交代,之後逐漸擴散展開本片的四個主要角色。

麥叔扮演的馬丁是一位歷史老師,過着死水一般的生活,與安妮卡婚姻也逐漸瓦解,妻子長期上晚班,形同室友,只有早餐時候的時間聚在一起。獨身一人的體育老師湯米生活中只有一條狗與之相伴。在孤獨中掙扎的音樂老師彼得和已婚的心理學老師朋友尼古拉,婚後的尼古拉需要照顧小孩已經三年沒有睡好覺了。

在未接觸酒精之前,四人的課堂毫無生機,學生對所傳授科目也毫無興趣,就連歡快的音樂課也死寂沉沉。馬丁遭受到家長和校方的壓力,他的歷史課成績會拖累同學申請大學,馬丁面臨着隨時可能被更換的壓力,四人在百無聊賴的生活裏試圖打破這一困境。

在尼古拉的生日會上,尼古拉提出了一項實驗:四人小組打算根據挪威的心理學家芬恩·斯卡德魯德的理論“人天生的血液中酒精含量是過低的”、“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時人最幸福”。

通過這個理論,他們推斷如果人每天攝入適量的酒,甚至逐漸增加BAC(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即爲血液酒精濃度)是否會使他們更快樂,是否調整得更好。

四人課後之餘便聚在一起展開他們的“酒精計劃”

在尼古拉的生日會過後,馬丁開始把酒帶到學校,課前悄悄在廁所小酌後,並沒有給以往枯燥的課程造成變化。放學之後,四人又聚在一起,一拍即合,準備以自身做實驗,就此寫一篇心理學的論文《對芬恩·斯卡德魯假說的研究——關於人類天生缺少0.05%的血液酒精度一說》。

這名曰記錄口語能力和心理修辭效果,並對社交與專業能力表現的提升加以研究,實質是將四人工作期間喝酒的罪惡感轉嫁爲研究需求。

實驗敲定之後,每天上班前喝完酒後用酒精測試儀檢測BAC,並且精準控在在0.05%,於是他們整天喝酒,以達到0.05%的標準,並隨時測試他們的BAC水平是否超出設定的實驗標準。

結果發現,馬丁的歷史課,彼得的音樂課、湯米的體育課和學生都取得很好的互動效果,以往沉寂的課堂開始變得活躍。

馬丁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漸建立起與班級和安妮卡聯繫;獨身一人的體育老師湯米指導他的兒童足球隊取得比賽勝利。

他們記錄下每人每天攝入不同量的酒精,以此達到社交與教學能力的理想水平。並以各國領導人在公開場合喝酒的視頻材料來爲自己的研究的合法性進行佐證。

馬丁重燃起對於生活的希望,和妻子一起划船露營,並感受到久違的歡愉。

馬丁逐漸加碼,從0.05%到0.06%再到0.12%,以至於他行走都無法保持平衡,甚至在食堂中碰壁,當衆出糗。也發現在課上的效果出奇的好,學生的參與度極大提升。

馬丁的歷史課上介紹歷史人物也會以偉人的酗酒史,再結合學生參與的環湖啤酒比賽,最終贏得學生的滿堂彩。彼得看到遭受戀情和學業壓力的學生塞巴斯蒂安,勸他不妨在考前喝一杯,放鬆一下緊繃的情緒。

彼得勸學生考前不妨讓自己放鬆下來

四人醉酒後在超市、碼頭和酒館中,一羣退去了中年男人身上的各種工作和家庭上的瑣事,好像電影開場那羣湖邊少年一樣無拘無束,悠然自得。

但酒醉之後的失控也引發各種狼狽,尼古拉尿牀、馬丁額頭摔傷。剛與妻子建立起來的感情又因爲長期的酗酒引發裂痕。

酗酒在丹麥成爲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早在一份調查就顯示丹麥有20%的酗酒者,丹麥對於酒的人均消費量遠高於北歐另外四個國家。《衛報》也曾報道丹麥有73%的青少年飲酒,而這一人數則是歐洲平均水平的三倍。

馬丁的最後一節課上,學生對於考試信心滿滿。在彼得的建議下,學生塞巴斯蒂安在考試中面對考官應答如流。在一次教職工大會上,醉酒的湯米在校方領導和老師前引起不堪,受到處罰,回家反省並等候通知。湯米的境遇似乎並不理想,在看透世間冷暖的“毫無意義”之後,趁酒後與老狗拉班一起駕船遠行,最終湯米投海死亡。

一根緊繃的弦得到放鬆後還能否恢復常態,是借酒意的赴死還是醉後的無心失足都不得而知,總之湯米的死亡與酒精不顧關聯。湯米的突然離世,讓馬丁與妻子感受到親情的重要性。二人破碎的感情開始慢慢彌合。

湯米的死亡並非是片面人物的退場,而是做了精細的着墨,在高福利的北歐國家,在富足之餘面臨的更多的是內心的孤寂、情感的失語。年近半百與之相伴的只有一隻無法傾訴的寵物,生活與工作的歡欣和無奈更與何人說。

從一開始嚴格遵循少量攝入的原則,產生可觀的效果。然而當酒精逐漸加碼超過了限度,事情開始向逐漸失控甚至是造成死亡。最終也因爲對於家庭和社會造成的惡劣影響和考慮到酗酒的危險而結束實驗。溫特伯格這裏並沒有對與湯米的突然離世做出過多的悲情渲染,將朋友的悲痛轉化爲一種酒神的狂歡。

學生的畢業狂歡和麥叔的芭蕾爵士舞在片尾交織一起,影片的背景音樂也是影片開頭的《What A Life》。麥叔重拾自己之前羞於表現的舞蹈,在酒精的催化下,電影在一場屬於麥叔的獨舞中結束。

片尾字幕的“Til IDA”是溫特伯格獻給女兒Ida Marie。2019年,電影開拍前四天在比利時因一場車禍離開了人世,年僅17歲的她原本很喜歡這部電影,還打算想其中演個角色。溫特伯格在獲獎時曾說:“在她去世之後,唯一能做的就是挺過去,爲了她把電影拍出來。”

本片令人唏噓之處在於,《酒精計劃》並非處於溫特伯格的平均水準之上的作品,相較於道格瑪一號作品的《家宴》在電影史的劃時代性,《狩獵》的題材選擇帶來對於孩童全新的審視和社會價值構築。

《酒精計劃》放置在溫特伯格的佳作面前,無疑顯得隔靴搔癢。導演在丹麥酗酒的社會問題上也並無執刀解剖之意。無論是有意還是酒精下的失控,湯米的突然死亡被歸結於一切爲了馬丁和妻子的情感生活也太過牽強。影片的發展甚至一度進入兄弟片套路的情節類型。經過短暫的醉意,酒醒之後,逃避的問題仍需面對,中年危機題材早已司空見慣,放置北歐更不足爲奇。

由論文式的電影講述巴爾扎克式的悲喜劇,提出的論點並予以佐證,通過不同的實驗樣本證明其中的觀點。在老搭檔托比亞斯·林道赫姆的筆下,人物並沒有落入套路般的弧光成長俗套,尤其是在酒醒之後一如往常的設定更加證明酒精的短暫效用,酒精並無實質的作用,作爲催化劑只是催生了壓抑已久的情感。而一切行爲的出發點都是作爲鮮活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