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冠疫情让所有企业都面临一场“供应链应急”大考,这次疫情危机,改变了世界、中国、无数企业和企业家对供应链的认知与思考。

随着线上化、数字化趋势和供应链重要性被普遍认知,数字化成为保障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供应链成为企业的必要选择,越来越的企业在拓宽经营范围的同时,都加大了在此方面的布局。

数字供应链金融大有可为

谈到供应链,就不得不提供应链金融。开年以来,由于在疫情期间供应链金融在对小微企业的精准输血作用上表现优异,供应链金融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及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

随着我国出台首份供应链金融指导性文件,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对于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和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但同时供应链金融还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对中小企业应有的作用。科法斯《2020中国企业付款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小企业2019年支付状况越来越糟糕,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顶点,50%的调查企业提供的最大付款期限超过120天。

数据说明,即使在近些年国家在利好中小企业方面下达了越来越多的促融资、促发展以及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文件,但就目前的形式而言,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还是尤为糟糕,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并没有完全触及中小企业。

对此,数字供应链金融或许是破局关键。数字供应链金融能通过数字化使金融活动更加透明、更安全、更高效的开展,促进资金在供应链利益相关方之间的顺畅流动。

数字化供应链具有实时、透明、互联、可追溯的特点,能够助力金融从人际信任走向数字信任。而这无疑将能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应链金融的作用,实现供应链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更大范围的赋能。

供应链金融风控破解之道

“无金控不金融”,金融中风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风险管控也一直是行业重点探索课题。

对于供应链金融来说,外部宏观环境、市场政策、市场环境变动等,如在疫情冲击下,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债务违约风险可能上升,同时疫情导致的金融风险可能具有滞后性,后期不良贷款存在上升压力,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进一步恶化,受疫情影响,金融稳定形势受到新的挑战等不稳定的外部宏观环境无疑将为供应链金融的稳定发展无带来一定风险。

面对产生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各种因素,要有效控制和管理供应链金融风险,就需要建设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赋能供应链金融风控,遏制可能带来金融风险的各种因素。

那么,金融科技要如何才能真正赋能供应链金融?一直以来不少金融科技公司都在标榜利用金融科技缓解小微信贷难,让普惠金融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但实际上,更多金融科技手段还仅仅体现在口号上,金融科技的赋能之力没能真正实现。

要加快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建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同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表示:“将按照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把所有的金融活动纳入到统一的监管范围。”

随着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作用被广泛认知,在如今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展按下加速键的同时,供应链金融也正朝着“智慧供应链金融”时代前进。在数字化赋能下,供应链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先进技术形成的数字平台也将进一步加深供应链金融能触及的深度和广度,中小企业也由此能真正享受到供应链金融发展带来的利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