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2日凌晨,日本廣播電臺發佈一條消息:新中國首艘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巨輪“躍進”號,赴日途中遭受三枚魚雷襲擊,沉沒於濟州島蘇岩礁附近海域。消息一出,舉世譁然,東亞上空一時間陰霾密佈,空氣中彷彿瀰漫着戰爭的氣息。

20世紀60年代,正值冷戰時期,中國與蘇聯、美國、韓國、日本的關係相當緊張,國內、國際局勢十分複雜。“躍進”號沉沒的消息傳到國內,羣情激憤,都認爲是敵對勢力的攻擊。然而,美、蘇、日、韓等國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否認與此事件有關,一直叫囂反G大陸的蔣介石政府,也表示沒有參與此事。

那麼,“躍進”號在航行途中遇到了什麼,究竟是遭遇魚雷襲擊,還是另有他因?好端端的一艘萬噸遠洋貨輪,裝備着當時最先進的設備,怎麼說沉就沉了呢?

01我國建造的第一艘萬噸遠洋貨輪

20世紀50年代,我國爲了發展民族造船業,改變造船工業落後的面貌,指令大連造船廠設計、建造一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遠洋貨輪。大連造船廠接到任務後,廠長原憲千與廣大技工一起喫住在船臺,攻破一道道難關,採用了許多新技術、新工藝,下決心一定要完成這項光榮任務。

建造過程中,周恩來總理兩次來到造船廠視察,工人們感受到了莫大的鼓勵,造船效率也大大提高。這艘巨輪全長169.9米,寬21.8米,排水量22100噸,續航1.2萬海里,中途無需補給即可抵達世界各大主要港口。這樣一艘大船,從船臺鋪底到建成下水,總共才用時58天,創造了一個世界紀錄,因此被命名爲“躍進號”。

1958年11月27日,大連造船廠彩旗招展、鑼鼓喧天,各大報紙都以頭版頭條慶賀“躍進”號下水,國務院也發來賀電,祝賀船廠開創了我國造船業的新紀元。可誰也沒想到,這艘裝備當時最先進的電氣化、機械化、自動化設備的巨輪,在處女航就遭厄運。

02駛出國門即沉沒

1963年4月30日,“躍進”號滿載1萬噸玉米以及3千餘噸礦產、雜貨起航,從青島前往日本門司港。當時,中日兩國還沒有建立外交關係,但民間貿易不斷發展,“躍進”號就是根據《中日備忘錄貿易》協定首航日本的,這也是新中國的遠洋貨輪首次駛出國門。

第二天,全國各地都在以各種形式慶祝國際勞動節,中南海里卻靜悄悄的,周總理雙眉緊蹙,在房間裏着急地來回踱步。身邊的工作人員意識到肯定發生了大事,可誰也不敢上前問,後來才知道,“躍進”號就在當天沉沒了。

5月1日1時50分左右,“躍進”號航行至濟州島蘇岩礁附近海域,突然發出“我船嚴重受損”的電報;20分鐘後,“躍進”號再次發出SOS緊急求救信號,沒過多久,這艘巨輪就沉沒於黃海之中。幸運的是,船上59名船員被日本“壹歧丸”號漁船救起,隨後被我軍護衛艦接回。

03“躍進”號沉沒引發國際緊張

“躍進”號的船員被救起後,曾對日本漁民說“可能遭受了魚雷襲擊”,日本媒體未等確認就將消息發了出去,國際局勢驟然緊張。美國政府立刻發表聲明,說他們的海軍沒有在此區域活動,同時推測可能是誤觸中日戰爭時期留下的水雷導致沉沒。日本慌忙出面解釋,說該海域並非水雷區,日本漁民常在此打魚,從未發現過水雷。南韓政府也發表聲明,表示與他們無關。

當年,我國的經濟非常困難,又面臨着外國封鎖,在這種情況下衝破重重困難,終於建造出第一艘遠洋巨輪,結束了中國人不能造大船的歷史,所以周總理對它極爲重視。“躍進”號沉沒的消息傳來後,總理立刻給海軍打電話,命令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營救落水船員。

由於沉船事件事關重大,它牽扯到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處理不當甚至會引發戰爭。因此,我國政府處理此事十分慎重,在沒有調查清楚原因之前,沒有貿然宣佈沉船原因。

04總理出面部署,揭開沉船真相

船員營救回國後,周總理專門抽出時間,接見了“躍進”號船長、大副、二副、大管輪等船員,瞭解沉船時的情況。大部分船員認爲“躍進”號遭受了魚雷襲擊,尤其是船上的二副,他說當時看到一艘潛艇在附近,甚至還看到了3個美國人在哈哈大笑。船長猜測是觸礁,但這一觀點又遭到質疑,因爲事發前剛進行過船位測定,離岩礁還有9.8海里,不可能是觸礁。

周總理聽完沒有着急下結論,責成上海市委、東海艦隊以及交通部門負責人組成調查組。調查組與專家進行了研究論證,一直認爲“躍進”號並非魚雷擊沉,而是觸礁沉沒。周總理認爲結論符合實際和判斷,但還需要事實加以印證,於是又派東海艦隊前往沉沒地點調查取證。

同年5月18日,東海艦隊派出護衛艦、獵潛艇、掃雷艦各2艘,與1艘油料補給船、3艘打撈救生船組成編隊,經過一天一夜的航行,終於在19日清晨抵達出事海域。5月22日,編隊首次確定“躍進”號的沉沒位置,但海況複雜、洋流湍急,船位一夜間能移動100多米,潛水員始終無法作業。

經過技術人員的一番努力,船位最終固定了下來,大規模潛水作業得以進行。潛水員先後下水72次,在沉沒的“躍進”號上發現3處破洞、5處凹陷,舭龍骨有折裂痕跡;在蘇岩礁上發現明顯撞擊痕跡,周圍散落許多岩石碎片,部分礁石上殘留有紅色油漆。至此,“躍進”號沉沒真相得以大白,既不是遭魚雷襲擊,也不是造船工藝存在問題,而是觸礁沉沒。

05文末

有人感到疑惑,既然是觸礁沉沒,那船員爲何一口咬定是魚雷襲擊呢?其實跟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當年正在搞階級鬥爭擴大化,“躍進”號船員的挑選主要考慮“政Z因素”,航海的專業技能反倒忽略了,據說船長都十幾年沒上過船,沒有熟悉“躍進”號的性能就出海了。很多船員經驗不足,聽到巨大的撞擊聲還以爲遭遇了襲擊,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也不足爲奇。

同年6月3日,周總理看完傳來的調查報告,下令編隊返航,同時指示新華社向全世界發佈聲明:“躍進號”是觸礁沉沒。消息一出,國際緊張氣氛立刻平息,我國首艘萬噸巨輪沉沒事件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