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上岗请多指教,初为人母都想当一个好妈妈,加上现代年轻爸爸妈妈思想比较超前,在孕期或者怀孕过程中便开始了育儿之旅,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看些相关的书籍,避免孩子出生后过于慌乱照顾不好小家伙儿。

不到1岁宝宝脾胃受损,好在发现及时:

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闺蜜小萱算是妈妈中非常称职的了,由于老公在外上班赚钱,家里带娃和大小事小萱一个人全包。

在宝宝6个月龄前纯母乳喂养都照顾得很好,可就在添加辅食后,宝宝动不动就哭闹,还总是胀气肚子鼓鼓的,大人小孩都睡不好。

连续两天都这样,小萱实在担心带着宝宝就往儿科医院去,儿科医生说:孩子还不到1岁就出现脾胃受损了,再过度喂养更会影响孩子日后的生长发育,好在发现及时还能调整过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孩子出现这三种表现要停止喂奶!

宝宝出现哪三种表现要停止喂奶?

1、宝宝吃完奶后,经常溢奶:

很多宝妈看到宝宝哭就认为宝宝饿了,导致一种“哭就喂”的情况。

然而宝宝溢奶(吐奶)的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一般情况下,溢奶常出现在4~6月龄的宝宝,由于肠胃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喂奶幅度较大、进食过快、情绪兴奋等,都容易造成生理性吐奶。

可过了6月龄后,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期间,溢奶会越来越少,直到1岁左右完全消失。如果宝妈经常看到宝宝溢奶,很有可能是吃多了的现象不用再喂。而宝宝真正因为饿了哭,通常会发出“吭吭或哼哼唧唧”的声音,按需喂养是最好的方式。

2、宝宝小肚子鼓鼓的,容易胀气:

实际生活中,不光是宝妈还有家里的老人,孩子爷爷奶奶或姥姥爷爷都希望孩子多吃一点,这样才能长大个。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 极易造成“有一种饿叫奶奶或妈妈觉得孩子饿”的现象。如果孩子长期过量进食,包括母乳在内,更会导致消化不良、积食、腹胀、胀气等不适,不仅孩子难受大人看着也十分心疼。

所以,建议宝妈们及时观察宝宝的情况,若宝宝肚子鼓鼓的、时不时放屁、整天哭闹、两只腿蹬来蹬去,很可能是吃多了的表现,短时间之内不要再给宝宝吃东西,带他出去活动活动。

3、宝宝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时夹紧臀部:

问到孩子吃没吃饱,大部分宝妈都认为不哭闹就不饿了,多吃一点也没坏处。

殊不知,宝宝的胃容量并没有大人想象中那么大,加上脾胃消化能力较弱,吃太多很容易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影响脾胃的健康,造成脾胃受损、积食、便秘

如果宝妈们不知道怎么看,不妨从宝宝的大便入手,若宝宝短时间内出现排便次数少,从之前的每天3次到现在2天内才排便一次,大便干硬;排便时还不由自主地表现出夹紧臀部、哭闹不止、弓背。

要注意宝宝很可能吃多了,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食物摄入还不能缓解,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今日话题:你还知道哪些宝宝吃多了的表现?不妨分享你家萌娃的趣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