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推动合并鄂州之事得到官方实锤,武鄂整合意义固然重大,但与“南京-镇江”、“西安-咸阳”、“深圳-惠州-汕尾”的整合,只能算小巫见大巫。今天聊聊南京-镇江整合。

一、南京、镇江为何要整合?

南京虽然是江苏省会,但其发展严重滞后于江苏的地位,其困境有三:

1、人口增长迟缓

南京是人口增长最为缓慢的中东部省会城市,没有之一:2010年常住人口800万,2019年850万,年均新增人口仅5万,这对一个发达省份的省会来说不可思议,即使是在省内极度弱势的石家庄,过去十年人口也增长了70多万,合肥更是从570万飙升到819万;十年前南京和杭州人口差不多,现在杭州已是千万人口大城,而且还在以每年三四十万的速度向前,南京早已难以望其项背。对于南京这级别的城市而言,人口和GDP同样重要,没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做支撑,很难在中国城市格局中获得应有的地位。显而易见,南京已经被成都、武汉、杭州甩开距离!补充人口,对南京来说迫在眉睫!

2、南京都市圈有名无实

有南京都市圈吗?理论上有,实际上没有!所谓的南京都市圈一多半面积在安徽,而安徽省会就在100公里之外,南京如果全力推进南京都市圈只有一个结果:为他人做嫁衣裳,并招来省内兄弟城市的不满,你把资源给外人不给兄弟,你配当江苏省会吗?所以南京对推动包含马鞍山、滁州、芜湖的南京都市圈一直不是很热心。南京都市圈的主体必须在江苏,否则就无从推进!要想把南京都市圈放在江苏,那南京的重心必须东移动,镇江是最佳选择!

3、南京的科技潜力未激发

南京是中国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第三大科教中心,有双一流大学12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9个,各类科研人员十几万,然而南京的科技企业并不突出。不论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还是独角兽数量都与其科技实力不匹配!

是什么阻碍了南京科技转化的进程?个人认为土地匮乏是重要因素!扩大管辖面积,获得发展空间,势在必行!

二、南京、镇江如何整合?

方案一:南京+句容市

方案二:南京+镇江(含句容、丹阳)

方案三:南京+镇江+仪征市

方案三乃上策,方案二乃中策,方案一是底线。如果采用方案三,新南京面积11291平方公里,人口1230万,是非常完美的国家中心城市标准。而且合并有三大妙处:

1、仪征的加入填补了江北六合区面积过小,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2、镇江的加入让南京向东推进60公里,从蜗居一隅,到进入江苏腹地,使得南京都市圈从理论走向现实,具有了可操作性;

3、句容和丹阳的加入,打通了南京与苏南的通道,让南京与苏南不再隔阂。

三、大南京应如何规划?

南京扩容,不是简单的管辖土地扩大,而是对江苏经济结构的重构!江苏GDP能否超越广东,关键不在苏南,也不在苏北,而在南京!南京扩容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土地大搞房地产,那样毫无意义。未来的大南京,合理的规划应该是这样的:

1、江北工业聚集区

六合区和仪征市有长江之利,比苏锡常更有交通优势,而且周边人口成本低于苏南,在这里规划工业聚集区不仅有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能推动江北开发,带动苏中发展。安徽合肥近年来工业崛起迅速,如果江苏再不开发江北,用不了多久,扬泰地区将被安徽超越,等安徽优势形成,江苏江北地区很可能成为长三角经济洼地,一蹶不振!南京定位是综合性超级城市,需要雄厚的工业支撑,开发江北工业聚集区能支持南京做大做强!

2、超级科学城

南京有极强的科研实力,却没能转化成经济和产业优势,根本原因是缺乏产业化平台!建议在宁镇山脉南侧建设一座超级“科学城”,定位国家级科学中心!金陵科学城的模式:科研+创新+产业化+校企合作+大学生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独角兽繁殖基地。让这里成为南京的深圳,中国的硅谷,科技独角兽的巢穴,风险投资人的大本营,彻底激活南京的科技基因、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

金陵科学城如果成功,不仅能让南京脱胎换骨,也能让苏锡常脱胎换骨,让江苏脱胎换骨。

3、百里南京城

沿江百里,从建邺到京口,名胜古迹荟萃,人文典故不绝,是中国文化沉淀最浓厚的地区之一。不论是定居,学习,还是游玩,这里都应该极具吸引力,但是这些年,南京的吸引力却在缓慢下降,为何?南京正在失去自己的特色,变得平庸。南京应该重塑这座城市,以世家文化、帝王文化、戏曲文化、汉服文化、才子佳人文化、丝绸文化、佛道文化、秦淮文化、民国文化等元素为核心,打造一座举世无双的金陵,而不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南京不应该成为中国千篇一律城市中的一员,而是有独特性格和魅力的城市,从外在到内在,都要与众不同。

南京不完美,与镇江整合,城市重构,能让南京接近完美,让江苏经济接近完美!

关注猴军集,城市、农村、经济、人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