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中麪食的特點

淄博地處黃河三角洲南部,轄控膠濟,貫通渤海與臨沂,以飲食風俗而言,整體說來屬於北方類型,受京津影響深刻。沿海、山區、平原、湖河、城市、古鎮又因自然環境不同,產業類型不同,傳統地域文化的區別,因而呈現出自己的飲食習慣,飲食風俗深深地烙上了地域的印痕。淄博地處山東中部,具有特定的民風食俗。

魯中麪食取料廣泛,歷代烹飪廚師及麪點高手利用豐富的資源,全面繼承傳統技藝,廣泛吸收外地經驗,把東路福山、南路濟寧、曲阜的烹調技藝融爲一體,將各地的烹調技藝推向精湛完美的境界。魯中菜取料廣泛,高則至山珍海味、低至瓜果蔬菜,就是極爲平常的蒲菜、芫豆、豆腐和家畜鳥禽內臟等皆可製成美味佳餚。如周村燒餅就源於漢代的“胡餅”,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生產歷史。據史料記載,明朝中葉,周村商賈雲集,多種小喫應時而生,用以胡餅上貼烘烤的“胡餅爐”此時傳入周村,以郭氏父子爲代表的當地飲食店戶師傅結合焦餅薄、香、脆的特點,加以改進,創造出膾炙人口的大酥燒餅,此即當今周村燒餅的雛形,並被列入第一批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面、雜糧爲主,被列入《中國米麪食品大典》中的山東名點有53種,出自魯中地區就不在少數。如盤絲餅、銀絲捲、博山菜煎餅、吊爐燒餅、博山水餃、淄川肉燒餅、沂源煎餅及水煎包子、淄博小蔥餅、壓面饅頭和大蒸包等更是大行其道,成爲本地百姓一日三餐的主角。有些品種時間久了成爲了人們待客及節日食俗麪點,水餃是魯中地區傳統的節日食品,民間待客常以水餃作爲主食,年節之際更是不可或缺的必備食品。古時稱爲扁食,扁食約始於元代,盛於明代。《明官史飲食好尚》所說“正月初一五更起,喫水點心”,即“水餃”也。據《地方誌》載:“歲時元旦,家人稱壽,食水餃,及五。”這一習俗由來已久。

魯中地區有俗語中“出門餃子回家面”及“迎客餃子送客面”之說,所以餃子又超出了節日食品的時限,已成爲百姓的日常麪食,激發着百姓的祈吉祝瑞心理,更有了民俗文化意義。(據《海岱美食·淄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