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向來滴水不漏的何老師翻車了。何炅或許怎麼也想不到,2019年綜藝裏一段關於應援禮物的言論會在時隔一年後引發這麼大的爭議。

在節目中,主持人沈夢辰說杜海濤給自己父母送的禮物都是其他明星後援會送的禮,上面還貼着後援會標記。何炅接了一句提醒應援團小朋友的題外話:“你們買那個不乾膠,不要買那麼死的。撕不下來,只能自己用。”

節目《口紅王子》截圖

網友開始質疑,何炅在節目中關於自己有二十多個保溫杯和五十多支筆的吐槽有嫌棄意味,嫌棄禮物不好撕標籤,更不好轉手送人。

22日凌晨,何炅在微博回應“收禮爭議”,表示自己沒有和各家粉絲接觸過,但有時面對藝人和團隊的問好送禮物時“沒好意思拒絕”,最後明確以後不會再收任何禮物。

“原本想引導不要浪費的,怎麼沒頭沒尾的變成這樣,反而成了不好的引導,這一點我真的很抱歉。”他說。

另一位《快樂大本營》主持人杜海濤也在當晚刪除了閒魚平臺上的252件已售寶貝,網友質疑他變賣粉絲應援物。

杜海濤刪除閒魚已售寶貝一事登上微博熱搜

從近年來各大明星應援團視爲功績般的集資應援來看,越來越組織化、講牌面的粉絲應援正難以避免地形成攀比、拜金的風氣。與其說是高情商的“內娛老人”何炅這次翻車了,不如說是粉圈畸態終於在大衆面前展露了出來。

何炅翻車?

“怎麼沒頭沒尾的變成這樣。”何炅打出這行字的時候,或許還有委屈的意味。

何炅是什麼人?主持穩、情商高、口碑好,有着超高的國民美譽度,自從1995年進入主持圈以來幾乎找不出什麼黑歷史。

他所主持的《快樂大本營》作爲明星綜藝的常青節目,在粉絲們眼中非比尋常。對他們而言,偶像能上這個老牌節目,是一次極好的曝光,甚至可視爲走紅程度的象徵。

出於對偶像的關愛、展現後援會的能力,粉絲會別出心裁地準備各種禮物。久而久之,形成了專門的“快本錄製應援”。

事實上,何炅的確曾在多檔節目中不約而同地勸說過粉絲不要送禮。他把自己的粉絲稱作家人,與粉絲之間有特別嚴格的約定:“不收禮物”“不允許接機”。

節目《朋友請聽好》截圖

他清楚地知道做好主持人是自己的本職工作,會在節目裏對每一位嘉賓都公平公正地對待,也曾傳遞過:“粉絲與偶像是平等的關係,偶像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地位,粉絲應該把力量放在社會和自己身上”“我能爲你提供的是認認真真在舞臺上的作品的力量”。

但與此同時,何炅卻又在節目裏直白地點評各類應援禮物,對於大量重複的保溫杯和鋼筆沒有興趣,但對彭昱暢後援會送的按摩椅讚不絕口,因爲太好用了還搬到化妝間讓全體主持人共享。

節目《口紅王子》截圖

被何老師誇讚的粉絲心滿意足,收到明星的正向反饋無疑是對粉絲應援的最高褒獎。在該節目片段的評論裏,粉絲充滿驕傲:“是飯隨愛豆的優秀”“感謝何老師把魚苗們的心意放在心上”“何老師喜歡就好,謝謝何老師一直照顧彭彭”。

筆和保溫杯,許多人可能還覺得這樣的小禮物沒什麼大不了。但看一眼後援團公示的各種應援禮物報告,當真會嚇一跳。在何炅收到的五十多支筆裏,或許就有一支萬寶龍價值四千多的特製款鋼筆,二十多個保溫杯或許就有一個普拉達的保溫杯。

粉絲送的應援禮物可以說是奢侈品大賞:愛馬仕領帶、芬迪的帽子、LV的鑰匙扣以及各品牌限量香水,昂貴程度令人咋舌。許多禮物都價格不菲,有售價約六千的理光GR3相機、兩千多的羅意威羊毛圍巾、三千多的剃鬚刀套裝等。

王鶴棣的粉絲送給快樂家族的應援禮物

應援團還會針對幾位快本主持人的不同風格,投其所好。送給何炅的禮物講究品味:高檔名牌咖啡機、奢侈品領帶、香水等。送給謝娜的多爲母嬰用品,如護膚禮盒套裝、嬰兒玩具等。送給吳昕的則是各類彩妝和奢侈品可愛單品,還針對她愛養生的習慣送出各種高檔茶葉。

最超乎常理的甚至還有粉絲應援團直接送上金條、化石以及價值上萬的和田玉等貴重禮物。

張雲雷的粉絲送給快樂家族的應援禮物

這顯然已經超過了表達心意的普通程度。

但從網友們的曝光來看,這種現象的存在已有三四年之久,且愈演愈烈。

內卷式應援

在韓劇《請回答1997》裏,18歲高中生成詩源生動展現了那個年代的追星女孩是如何瘋狂地應援。她在電視裏看到了自己送給偶像、大熱男團H.O.T成員Tony的熊玩具被他拿在手裏,高興到尖叫。所有追星女孩的終極夢想大概也就是如此了。

但到現在,粉絲應援的瘋狂程度或許令成詩源看了都要感慨一句:“大發!”

最初的應援,就是來源於日韓的偶像造星活動。從H.O.T時代起,韓國逐漸形成了成熟的應援體系,粉絲通過訂購現場燈牌、統一服裝應援物、應援色或者場外捐錢捐物等方式支持偶像的演唱會。

韓國偶像組合的演唱會上,全場統一的應援色

發展到今天,除了演唱會以外,就連偶像生日會、影視劇拍攝探班、出演綜藝節目等活動,粉絲都要組織各式各樣的應援,目的就是爲了展現明星的人氣和粉絲團體的實力。

在國內,粉絲羣體的規模化要追溯到2005年湖南衛視舉辦的《超級女聲》選秀節目。這檔全民選秀節目讓“粉絲”這個概念第一次大規模出圈。經過連續幾屆 “超女”“快男”節目,年輕粉絲已然清楚該如何最大限度地傳達對偶像的崇拜、喜愛。

他們用手機短信投票來支持,票數由此成爲衡量偶像人氣的指標;他們成立粉絲組織、後援會,爲偶像造勢拉票;他們日常在線上打榜、做數據、拼排名,線下統一應援色、應援物等,綜合整合資源配合經紀團隊完成應援活動。

2005年《超級女聲》

這樣一來,在追星的同時,粉絲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造星”的主動權。

2007屆“快男”王櫟鑫曾回憶過第一次感受到粉絲應援力量的震撼:“大概來了上千人接機,特別誇張,人走不出去。機場也沒有這種經驗,大家措手不及,沒辦法,只能一個一個出,出一個,走一家粉絲,再出一個。”

在比完賽後的全國巡演,粉絲們會造勢、爭地盤、碼方陣,每個人應援的顏色都不一樣,來比誰的人氣高。“你家把這條街包了做廣告,他家就做一百個空調氣球,我家就是大巴。”

如果說在娛樂圈裏人氣的比拼是殘酷的,那落到粉絲應援上,最殘酷的是要實打實地比拼人力、物力和財力。

到了近幾年,粉絲應援規模發展至超乎想象的程度。例如令人印象深刻的有TFBOYS粉絲爲三位成員十八歲成年禮分別舉辦的生日應援。

2017年9月,王俊凱37家粉絲站聯手組織了全球首例天空打字應援,在好萊塢上空寫下他的名字和生日祝福,還承包了洛杉磯所有的12塊LED屏幕。

王俊凱的粉絲爲王俊凱準備的生日應援——在好萊塢上空“打出”他的名字

其他的應援活動還有全球多城商圈大屏投放、交通廣告宣傳、全國影院五千塊LED廣告屏輪播生日廣告等。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粉絲做不到,有粉絲站甚至還想到“太空環遊紀念應援”。

有粉絲感慨,應援也早就內捲了。“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以此形容飯圈的攀比再合適不過。要想揹着粉籍,就永遠也不能在追星的路上停下來。

一位網友回憶,自己的愛豆第一次上節目錄制,沒有經驗的粉絲根本不知道應援活動已經發展到如此豐富的程度。當愛豆收到同場嘉賓的粉絲應援禮物時,一時顯得無措。

粉絲心疼了:“現在追星都把愛豆當兒子、女兒,送禮就像上學時要給老師送禮的家長,這樣是不對的行爲。但別的孩子有的,自己家怎麼能沒有。不僅要有,還要得更好。”

從那次開始,粉絲們纔開始知道要準備這麼多的應援禮物。所有偶像的粉絲都不得不參與其中。從2017年一些後援會的圖片可以看出,當時粉絲應援還是以食物應援爲主,樣式也不復雜,但慢慢地,食物應援的檔次越來越高,再演變成禮物應援的比較,價碼越來越高。

(23日晚,湖南衛視發佈聲明稱,堅決反對主持人、演員、嘉賓收受粉絲禮物等不當行爲,“如查實有不當收受禮物行爲的,湖南衛視將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這是投入沒有上限、一眼看不到盡頭的競爭。

應援潛規則

隨着輿論發酵,粉絲替劇組人員包工作餐、快本應援合作商家大賺差價等更多應援亂象也被不斷曝光。很顯然,喫瓜羣衆扒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不只是何炅一個人的問題。

翻車背後是整個飯圈應援的畸態發展。送禮成爲所有參與者都明知的“潛規則”,甚至被拿出來在節目中調侃討論。

明裏,明星參加綜藝節目,主持人、工作人員完成製作,雙方是合作關係,最後爲觀衆呈現電視作品,收受禮物明令禁止;暗裏,只要參加節目,粉絲一定要替愛豆做好禮物應援,這已經是應援比拼的一部分,而電視臺各方默許並享受了其中的好處。

汪涵在節目《火星情報局》中呼籲粉絲不要給節目組送禮

這已經形成了一種不便明說但已經被雙方都認可的慣性操作。雙方都知道這是規矩,是雙方認可的行爲準則,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期待。

在應援過程中,粉絲不再是被動的,而是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偶像的生產過程中。

打榜、集資應援,付出的行動能迅速地得到反饋,這個互動的過程讓粉絲得到滿足感,這種滿足感激發出更多的動力投入精力和付出金錢。

從節目的全體主持人到工作人員、參演嘉賓,所有人都默默享受着粉絲應援送禮帶來的福利,沉浸在奢享的蜜罐裏。

但享受之餘不要忘記,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肖戰粉絲事件,殷鑑不遠。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徐觀

編輯 | 董可馨

排版 | 李倩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