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酒泉市牢固樹立糧食安全大局觀,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爲頭等大事、底線任務,按照穩政策、擴面積、增產量的要求,着力改善農田基礎條件,加強病蟲害綠色防控,強化技術服務指導,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全市糧食播種面積109.6萬畝,糧食總產量預計超過56萬噸,全市糧食生產實現豐收。

酒泉市將糧食生產放在突出位置,將糧食生產和永久基本農田撂荒整改任務分解至各縣市區,確保糧食生產任務落到實處。認真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種糧大縣獎勵、農機購置補貼等糧食生產扶持政策,落實到位資金1.52億元。科學安排秋冬種工作,今年全市播種冬小麥1萬畝。

“三春”生產期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道路交通運輸不暢、農資調運難度大的情況下,酒泉市農業農村部門加強與供銷、市場監管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全力保障種子化肥等農資供應。加強農資市場監督檢查,組織開展了市場監督檢查和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全市出動執法人員1978人次,受理舉報案件11起,檢查經營門店及企業2204家,整頓農資市場127個,查獲各類非法農資28568.41公斤,挽回經濟損失67.7萬元,確保了農資市場安全。

酒泉市把強化技術服務指導作爲保障糧食豐收的關鍵,啓動四季輪迴技術指導服務行動,組建專家團隊和技術服務組,深入鄉鎮村組、涉農企業、農場大戶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術指導服務。全面開展農機保春耕行動,大力推廣機械深松、整地起壟、精量播種等農機農藝融合新技術,加快耕播進度,提高播種質量。今年,全市機播玉米55.32萬畝,機播春小麥30.54萬畝。同時,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跨區作業、訂單作業、農業生產託管等形式,開展代耕代種服務,提高農業機械化作業服務水平。

酒泉市利用光熱資源條件,選用增產潛力大、抗逆性強、穩產性好、熟期適宜的糧食作物品種,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5%。堅持良種良法配套,建立適宜不同糧食作物的高產栽培技術體系,在玉米種植上推廣“兩增五改”密植高產栽培技術,在小麥種植上推廣藥劑拌種、精量播種、“一噴三防”等技術,促進了全市糧食生產向綠色高質高效方向發展。

酒泉市堅持把抓好病蟲害防治作爲促進農作物豐產增收的重要舉措,大力推廣以農業、物理、生物、生態防治爲主,以化學防治爲輔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持續加強農作物病蟲害監測,全市建立測報網點52個、監測點215個,架設高空測報燈4個,基本實現了全市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監測全覆蓋。

酒泉市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以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爲重點,着力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工程。2019年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成18.27萬畝,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完成9.5萬畝,推廣高效節水面積58.9萬畝。着力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全市建立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412個、耕地質量調查點388個。大力推廣有機與無機相結合、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着力改善土壤肥力,提升農作物增產潛力,全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土地295.72萬畝。

酒泉市制定了《酒泉市突發農業災害應急預案》,對重大突發性農作物病蟲害、低溫凍害、冰雹災害的預防、應急處置和生產恢復等,明確了責任分工、提出了具體措施,確保災害發生時迅速、高效採取應急控制措施。針對今年極端天氣災害頻發實際,指導各縣市區開展災害預防和抗災自救,第一時間組織各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工作人員深入災情一線開展查災、核災、救災等工作,有效降低了農戶損失。(楊繼祖 申睿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