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拉达克地区温度进一步骤降,印军对于保暖物资的需求越发迫切。尤其该地区早已大雪封山,即便军印现在想撤退也无法安然撤出。无奈之下,印度竟然翻出了几十年前的旧睡袋运往前线,希望能用于低海拔印军的保暖问题。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因为中印边境对峙还没有看到缓解的迹象,但保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印度军队方面无奈之下,从仓库里翻出了14年前从意大利采购的一批旧睡袋,希望能送往前线“废物利用”。虽然这批物资将用于保障低海拔印军的日常生活和训练,但有消息称,不少印军在试睡过这批睡袋后抱怨,由于睡袋内羽绒填充分布不均匀,导致保暖效果并不理想。不过尽管如此,这批总计共35580个睡袋最终还是被分配了下去。

按理说,背靠欧美支持的印度,不应该缺少防寒物资才对。可为何至今,印度方面的防范物资都配不齐全?原因主要有几方面。其一,印度决定给边境地区配备防寒物资时,拉达克地区已经进入八九月份。眼见气温骤降,加上驻扎在拉达克地区的印军足足有20万之多,所以留给印军采访防寒物资的时间根本不够。其二,全球防范物资主要生产、制造的国家是中国。介于中印关系的紧张,印军自然放弃从中国采购防寒物资,然而欧美的生产速度和效率难以满足印军的需求。所致直至今日,印军都没有备齐防寒物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印度在对防寒物资的采购态度上其实也同样犹犹豫豫。一方面印度想要尽快结束中印边境冲突,省下这笔费用。毕竟当下的印度在疫情的冲击下,经济状况并不好。第二方面,来自欧美等国对于印度采购防寒物资一事上,何尝不是狮子大开口,趁机漫天要价,将印度当成了“冤大头”。然而印度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只是不得不装糊涂而已,但也令印度对从欧美继续采购防寒物资心生抵触。所以直至今日,印度方面也没能凑够前线军队所需的全部防寒物资,甚至打算用一批“质量不过关”的睡袋,让前线印军“凑合用”。

对于印军这种“大条心态”,有分析人士却认为其中透出几个重要意思。第一,印度方面深受疫情困扰,对于边境冲突其实已经有心无力,希望早日结束这场冲突。第二,表面上看,印度暴露出的是在防寒物资上的准备不足,其实背后反映出来的则是印军后勤体系的落后乃至运转的崩溃。第三,印度方面已经没钱,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维系着这场冲突。总而言之,这场边境冲突其实已经让印度在财力和精力上已然接近“油尽灯枯”。

既然印度已经难以维系这场冲突,为何印军还不撤退?其实不是印军不想撤,而是大雪封山撤不走。更何况印度方面还需要借助边境冲突吸引印度国民的注意力,避免他们过多地关注印度疫情局势。同时,一些印度鹰派分子始终想要尝试与中国“过过招”,洗刷当年一败的耻辱。

再加上莫迪始终不愿得罪印度方面的强硬派,导致边境冲突拖至现在也无法得到圆满的解决。不过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印度方面恐怕在开春后悔第一时间撤退,避免再继续耗下去,最终场面难收。不过在大雪解冻之前,恐怕印军还会继续耗下去,因为撤退的成本太高,以印度现在的经济状况和能力,根本就承受不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