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還值得考嗎?”引發人們的熱議。

真的是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嗎?#2020年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曾經麒鑑主持過多次員工招聘面試,從招聘面試的現場效果看,確實對碩士研究生非常不利的結果:從學識和專業深度看,碩士研究生明顯不如博士;而從就業求職的準備和對自我的認識能力以及面試表達的流利情況看,碩士研究生明顯不如本科生。從現實工作實際上情況看,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是否據此就可以說研究生的學歷越來越水呢?實際上也不能這麼說。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大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目前的研究羣體確實比較大,但並不能說碩士研究生的學歷就越來越水,而只能說我國的教育能力在提高

有的人可能會說,現在的研究生越來越多,隨便一個單位就有好多研究生,甚至發生過有的單位招聘門衛都要求碩士學歷的狀況,以此來說明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貶值。

最新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377萬人,錄取率約爲30%,以此進行推算,明年研究生的錄取人數將達百萬之巨。而在1985年麒鑑考研時,當年的招生錄取人數只有3萬人。

根據教育部最新官方數據,預測明年也就是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到909萬人,首次突破900萬人!到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超過1000萬人!目前我國14億多人口中,只有1.7億名大學生,再過10年左右時間,隨着各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的各行各業,我國總人口中就會有3億多名大學生!2001年高校畢業生只有114萬人,20年的時間擴大了將近10倍。

有數據顯示,60後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9%,因爲當時包括中專的考錄比爲9%。而1995年後出生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佔比高達95%。

碩士研究生是如此,本科生是如此,博士研究生也是如此。1983年5月首批18名博士從幾千名學子中脫穎而出,到如今每年7萬多的博士招生人數,6萬左右的博士畢業人數,粗略估計我國目前具有博士學位的人有70-80萬之間。

各種研究生的大量增加導致研究生不再神祕,同時由於研究生數量的擴大,個別研究生存在水平下降的情況也在所難免。但整體上來看,漢有得出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的結論。

第二,說目前“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還因爲研究生就業越來越難,但就業難已經成爲一個未來必然的的趨勢

一些人考研是爲了提高自己,另一些人考研是爲了迴避就業的矛盾和困難,從而對考研以後的就業充滿了不切實際的希望。

據教育部數據統計,2018年考研報考人數達到238萬,比2017年增加37萬人,增長18.4%。其中,應屆考生131萬人,比去年增加18萬人,往屆考生107萬人,比去年增加19萬人,考研增加人數和增長率均爲近年來最高。而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377萬人,近幾年考研人數再創新高!爲什麼一方面感嘆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另一方面研究生報考人數不斷升高呢?當然是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和研究生畢業求職仍然困難的矛盾。

近年來,隨着經濟增長放緩,針對應屆生的崗位有效供給減少;而同時本科畢業生人數卻年年增多,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度加大,甚至出現了諸如“畢業即失業”的說法。一些人爲了增強自身的職場競爭力,選擇考研也是一條非常好的路徑選擇;另一些人爲了推遲就業和更好的就業,則不得不選擇考研。這本來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但研究生畢業以後,卻突然發現自己辛辛苦苦學習了幾年獲得了碩士學位以後,就業形勢並沒有像曾經想象的那樣容易,甚至還要與本科生共同競爭就業崗位,這時才發現自己學識和專業程度不如博士、對社會的適應度不如本科生,將自己生生地熬成了一個職場的夾層。從而發出了研究生學歷越來越水的感嘆。

實際上,這個社會是看學歷,但學歷只是一個職場的敲門磚,真正能否在職場立足的仍然是能力、業績。而我們的很多碩士研究生們卻沒有真正地認清自己,沒有找到自身的定位,自以爲學歷比本科生高就應該受到重視,現實卻不是這樣的。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是碩士研究生的專業非常重要。這個社會上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學歷都是熱門,只有熱門的專業纔是社會需要的人才。從2018年的情況看,MBA、會計、法律碩士等依然是報考的熱門專業。以2018年北京爲例:工商管理、會計專業、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的報考人數位列前三位,報考人數居第四至十位的專業依次爲金融、公共管理、計算機技術、法律碩士(法學)、廣播電視、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因此,考研時不能爲了考研而考研,更不能只要考研錄取即可,選擇什麼樣的專業對就業和職場未來都十分重要。

有熱門專業就有冷門專業,冷門專業雖然好考,錄取率高,但是就業難就成爲必然。所以說,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學歷都越來越水,而是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學習能力差的、業務能力低的、冷門專業的研究生就業越來越難、職場發展越來越難。

第三,你相信嗎?整體而言,研究生的工作能力要強於本科生。考研還是不考研取決於你自身的判斷

在整體學歷教育體系中,碩士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分析問題的深度、解決問題的高度肯定難以與博士相比,而業務直接操作能力和熟練程度肯定難以與本科生相比,如果單位重視學歷那肯定落實到博士身上,而如果單位重視實際業務操作能力,那麼肯定是落實到本科生身上,而碩士研究生則就顯得不倫不類、不高不低了。這也是很多人質疑碩士研究生的原因。

現實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銀行工作的一些研究生,在面對櫃檯業務操作、櫃檯基礎業務處理、特別是在點鈔等技能時,研究生的熟練程度要比本科生甚至專科生要差。這也是正常的。從銀行的基層工作角度看,研究生肯定在點鈔、翻傳票、存款、取款、記賬等方面明顯要弱於本科生,有些人以此認爲研究生的業務能力差,研究生的學歷越來越水,這是有偏差的。因爲銀行的這些基礎工作畢竟不是研究生的強項,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也並不能代表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差,而是說研究生可能更適合一些管理崗位。

雖然現實中大家可能會舉出很多的例子來說明研究生的能力不一定比本科生高,這是正常的現象。研究生作爲一個羣體有高有低很正常,我們不能苛求研究生就一定要成爲什麼樣的人才,而只能說,研究生比本科生具有了更好的學習能力。

整體而言,研究生的工作能力比本科生要高確實是應該肯定的。研究生畢竟比本科生多系統地學習了兩年到三年的專業知識,而且在研究生學習期間比本科生學習的專業性更強,學習的知識更系統,對專業的理解也更好一些,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專業的問題處理會更專業、更系統一些,分析問題也更深入一些,解決問題的大局觀和視野也會更好一些。現實中,大量的研究生整體發展得要比本科生更好一些,這也是社會的現實。

當然,由於培養方向和培養能力的出發點不同,研究生的能力可能更多地體現在分析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業務的基本操作能力可能要弱於本科生甚至專科生,這是必然的,這也是學歷教育中分層教育的必然結果。

考研值不值得?未來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鍵是你要明白考研是爲了什麼?不要被眼前的苟且迷茫了考研的初心。(麒鑑)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