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武侠故事的世界观中都“天下武功出少林”,因此少林派总显得特别有威严,通常情况下他们就是中原武林至尊,但凡武林中有什么大事,天下群雄皆以少林马首是瞻,而少林派又以达摩为祖师爷,所以大多数武侠故事的体系中达摩祖师就是地位最高的人,且不论他武功强不强,就论各种排名的时候,都会将他排在首位。

(达摩剧照)

少林派在金庸的武侠体系中的地位也非常高,在他多部作品中也都是武林至尊般的地位,历代少林寺都涌现了不少高手,所以达摩在金庸武侠体系中的定位也是极高的,但有一人却被排在了达摩之前。

一、

生在达摩之前的人

要单纯的从武林地位来超越达摩几乎是不可能的,无论如何,达摩对于武林的贡献都是难以被超越的,所以要在被人谈论的时候被排在达摩之前达摩之前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生存的时代比达摩更久远,与此同时还要对武林贡献巨大,要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其实并不容易,而且金庸笔下这样的人物也的确不多。

达摩是南北朝时期的人,而金庸笔下同时符合“生存时代早于达摩”及“对武林贡献巨大”的人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越女剑》中的主角阿青了。

(阿青剧照)

《越女剑》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书中主角阿青的剑法可以说是左右了历史,当然,站在书外的角度来看这不过是他对“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故事加以武侠化的润色,后来她的剑法也的确是被传承下来,算得上是贡献巨大,但最大的问题就是阿青这个角色并不是真实的,固然也有越女的传说,但并没有具体到“阿青”这个名字上,所以阿青只是个虚构的人物。

二、

真实存在过的高人

阿青是虚构出来的,难道就没有其他人能够排在达摩之前?答案是“有”,那人就是老子,在新修版的《倚天屠龙记》中就提到了老子的存在。

原著道:“某一日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忽然想到老子所谓‘柔弱胜刚强’、‘物极必反’、‘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又想老子所云:‘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正言若反’、‘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因此而悟出一套以柔克刚的拳理,正是老子所说:‘天下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矢道。’亦即《道德经》中所谓‘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他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学中阴阳互济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

(张三丰剧照)

是的,张三丰就是在老子的影响下才悟出了太极之道,成为后来的一代宗师,从这一角度来看,老子在金庸武侠体系中的地位就足以排在达摩之前。

不过很可惜,金庸并没有在书中明确这一点,而他真正提到的是另一位高人。

三、一位名医

金庸笔下有不少名医,比如平一指、胡青牛、薛慕华,甚至主角中虚竹和张无忌都有不错的医术,但他们都不是真实的人物,而华佗则是东汉末年名医。

(华佗剧照)

金庸笔下有华佗这个人物吗?不仅有,而且不是以医生的身份被提及,而是一个习武之人,在《倚天屠龙记》中就将他排在达摩之前。

原著道:“突然之间,谢逊骂起武林人物来,自华佗创设五禽之戏起,少林派达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给他骂得一文不值。”

这番描述足以证明华佗在金庸武侠体系中的定位是非常高的,就如前文所述,他的武功造诣未必比达摩高,但在对武林的影响力是不输达摩的,再加上生存时代更早,所以金庸在这里是将他排在了达摩之前,而华佗则是被魏武帝曹操所杀。

只可惜金庸没有以华佗为主角来创作一部三国题材的故事,否则武侠小说界只怕又要多一部经典之作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