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23天,我國的嫦娥五號從月球上挖回了無價的月壤,總重將近3.5斤,這是當年美國贈送給中國月岩重量的1700多倍。這些月壤無比珍貴,將會填補十幾億年的月球空白史,而且其中還包含能夠改變世界的稀有能源物質。

然而,美國宇航局(NASA)卻打算向一家航天公司支付1美元,並且還要分3期支付,用於收集月球南極的岩石。NASA表示,這個費用將用於支付50至500克重的月球樣品。

月球上究竟有什麼東西呢?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有什麼特別之處?既然NASA很想要月壤,爲什麼又只想用這麼點經費來獲取,這背後有什麼不爲人知的祕密呢?

首先,月球蘊含着太陽系起源的祕密。月球的形成要追溯到45.1億年前,比地球晚了3000萬年。根據目前主流的月球形成理論,當初一顆原行星與原始地球發生了猛烈碰撞,由此產生的碎片結合成了月球。由於月球上死寂一片,它能較爲完好地保留着早期太陽系的物質,這能揭示太陽系的起源之謎。

月球非常荒涼,沒有出現過生命,所以也不會有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而且月球上也沒有有機物,想要直接在月壤上種菜是不可能的。儘管如此,長期遭受太陽高能粒子的直接轟擊,月球上形成了一種地球上十分罕見的能源物質——氦-3。

氦-3是一種完美的可控核聚變燃料,它們核反應之後不會產生輻射,這是人類未來理想的清潔能源。只需100噸的氦-3進行核聚變,所產生的能量就相當於全人類一年的能量消耗。據估計,月球上有100萬噸氦-3可供人類開採。

目前,人類正面臨能源短缺的問題。地球上的煤和石油是有限的,因爲它們都被認爲是由遠古動植物通過長期的地質作用演變而來,都是不可再生的,我們遲早要從化石燃料時代走向核聚變燃料時代。

但在人類真正發展到II型文明,能夠直接開採太陽能源之前,氦-3是一種很好的過渡能源物質。除月球外,水星、木星等太陽系天體上存在更多的氦-3,人類所能開採的氦-3其實非常可觀。

此外,研究月壤還有助於未來的月球基地建設。月壤曾給NASA的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帶來諸多麻煩,如果未來人類要在月球上長期生存,並建造永久性的棲息地,必須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42年前,中國獲贈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帶回的1克月岩。科學家只切取了一半用於研究,相繼發表了14篇科研論文,另外0.5克用於展覽。如今,嫦娥五號帶回了當年月岩1700多倍重的月壤,我們終於可以放開去研究月球了。

由於月壤的價值不可估量,世界上的很多科學家都希望我國能夠分享月壤,這其中也包括美國的科學家。與此同時,NASA又開出1美元的資金,想要讓“月球前哨(Lunar Outpost)”這家航天私企去月球收集月岩。

按照計劃,月球前哨將在2023年發射無人探測器,前往月球南極開展采樣任務。收費並不是背後的動機,NASA的1美元只具有象徵意義。這項任務有望帶來諸多科學上的利益,例如,NASA允許月球前哨從月球表面提取有用的資源。

未來,世界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航天時代,無限且無價的太空資源正等待人類去開採。令人慶幸的是,我國航天正走在世界的前列,不會錯過大航天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