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保利:雲臺大雪不飛雪|中原作家

作者|王保利

來源:百家巖(微信公衆號)

不知怎的,大雪節氣這一天,我鬼使神差地突發了冬遊雲臺山的衝動和念想。伴隨着親朋好友“冬天的雲臺山,冷清清禿刷刷的有啥看頭?”的不屑,執拗地懷揣火熱的嚮往,我早早地乘車駛向雲臺山。我想,仲冬時節,就該是水凝物枯,寒風蕭蕭的模樣。即便如此,也應該有讓人怦然心動的另一番別緻景象吧。

老天興許爲我的真誠所感化,一碧如洗的天空,似海水般湛藍,一掃城市灰濛濛的霧霾,肺葉快活地張合着,恨不得把山間清幽之氣全部吸滿肺泡。慵懶的太陽伸展腰身,慢慢地爬上雲臺山的屋檐,給人們一個早安的笑臉,驅走一時寒冷的同時,宣告今天又是一個響晴的天氣。冬日暖陽的光芒,照射得四野豁然開朗起來,被陽光觸摸的舒適,心自然是暖暖的。

步入小寨溝檢票口,瞧見一位古稀之年的白髮老者手拎幾兜鮮肉、青菜、麪條之類的食物,我便打趣笑着說:“喲,準備得怪齊全,要在大瀑布下開火做飯哩?”老者把食物提高點在我眼前晃了晃:“哪是自己喫,是給你們這些遊客準備的。”熱騰騰的午飯有着落了,心情與腳步輕盈起來。與老者邊走邊聊,得知他退休後在這裏的飯店爲兒子幫忙,今年景區飯店的生意受疫情影響,如這寒冬一樣,遊客稀少,不要說掙錢了,能圓裹圓就不錯了。儘管這樣,飯店門還照開不誤,不就爲讓你們冷呵呵的能喫上熱乎飯?握着一張8號飯店的名片,我彷彿握着老人溫暖的大手。

緣溪行,山谷有幾分釅冷,這樣的天氣,的確不是遊覽雲臺山的最佳時機,阻斷了人們的思維和腳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似乎是爲此情此景而寫的。不可否認,周遭山野枯荒,草木凋零,沒有春夏的蓊鬱,少了秋天的色彩,可若逆向思維,這時往昔的擁擠和喧囂不復存在,莫不是絕佳的休閒時機?照相也給愛人包了場,不用等待,不用躲閃,不用慌亂,難得一人悠然地出現在鏡頭裏。幾隻喜鵲破碎了柳宗元老先生《江雪》所描繪的意境,一會兒展翅飛翔在空中,一會兒又撲棱棱跳躍在枝頭。潭瀑峽山門前的枯枝上,一隻喜鵲飛來跳去,定睛凝望,儼然一幅水墨丹青圖,給這清幽的山間平添幾多靈性和動感。於是,心中難掩的江山多驕,眉目如畫的山水立體卷軸,向深處鋪展,向遠方展延開來。

說實話,雖然雲臺山以山顯貴,不乏太行蒼旻的氣度,可我總覺得凡來雲臺山,有一大半心思是想念這裏的碧水了,這樣講似乎有點對山大不敬了。我不啻一次給友人說,澄碧的潭水和清流是雲臺山的主宰,支撐着雲臺山的名聲與輝光。冬日的潭瀑峽涓涓清流,平緩而優雅,與素雅的山峯相得益彰,靜謐安詳,山風徐來,碧潭蕩起一圈圈波紋,宛如眉目間的碧波,明眸流盼。在這萬籟俱寂的氛圍中,抑或逡巡於流淌的丫字瀑,抑或靜坐在深幽的千堆雪,聽潺潺流水,似撥弄心裏的琴絃,彈奏出清澈的音符;觀斑斕色彩,如描繪夢中的圖畫,勾勒着不老的夢想。只有此時,摒棄了紛擾,放空了心靈,祈願用心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天。生活雖然平平淡淡,但內心卻豁達豐盈。學會寬容,讓自己平心靜氣;學會隨緣,讓自己身心安樂;學會放下,讓自己明心見性,永遠做個如水而善良的自己。

一陣歡聲笑語打破我的暝思遐想,邂逅一個導遊領着十幾個年輕人的江蘇旅行團冬遊雲臺山。她們興致勃勃,青春陽光,給清幽的山澗帶來歡樂與愉悅。“瞧,冰掛!”山崖、樹枝上倒懸的冰凌棍讓這些南方人尖叫狂喜。冰柱是冰涼的,可她們爭相撫摸,留存在心底的記憶卻是溫暖的。這時,我想起前兩天雲臺山下的一場大雪,人們瘋傳的視頻和照片,盡顯滿世界“千峯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美麗的景象,不僅給人們帶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欣喜,也給世間送達“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的祥瑞。今天迎來“大雪”的節氣,雪常常隨下隨積,有了皚皚積雪,纔有銀裝素裹的景色,纔有萬山積玉的意境。只是雲臺“大雪”不飛雪,待到這裏再次呈現玉樹瓊花,清秀雅緻的人間仙境,我還會再來,在冰清玉潔的冰筍前我們許下了約定。

儘管沒有雪落無聲,可空寂讓萬物迴歸純淨本色,處處充盈着一種質樸之美。你看羣山靜默,萬木蕭然,小橋、竹筏都在歇息,安享冬日寧靜的生活。

雲臺山的冬景,在偌大的調色板上,並非完全是一副灰色調,除了水的斑斕外,也會讓你撞見暖的色彩。這不,飄揚着“護林防火”的紅旗,在灰色的格調中,紅紅火火獵獵飄揚,尤其醒目耀眼。一株遲落的楓葉,兩片遺留的黃櫨,莫非戀戀不捨,與冬日進行真情的告白?還有那楓香、烏柏、野漆樹、鹽膚木、黃連木等,都給山裏,不,給人間呈現色彩呢。

細數起來,從20多年前來雲臺山至今亦有三四十回之多,那時基本上都是陪人遊覽,真正意義上利用閒暇時間靜心觀賞的並不多。就說現在有閒心觀察太行萌寵小獼猴,平日裏都呆在獼猴谷,而此時,它們也閒下來,抽身來瞅瞅山下的風光,爲冬日雲臺注入無限靈氣與生機。這時它們蹲在房檐、伏在石橋欄杆上,感覺那麼驚奇,昔日摩肩擦踵擠在山上看它們,狂拍它們,猛烈地投食,如今怎麼不見個人影?它們還在納罕呢。石橋東頭粗壯的柿子樹上,掛滿了紅柿子,好像一盞盞紅燈籠在搖曳。兩隻獼猴在上面攀來爬去,靈巧地剝喫着柿子,難怪有猴精的稱號,你看它們光喫裏面的瓤,卻把柿子皮扔下來,紅稀稀黃燦燦滿地都是。見此,我給負責清掃的女保潔員說,把它們攆走算了,省得這樣費功夫清掃。她卻說:讓它們喫吧,只要它們樂意,俺辛苦點沒啥。聞聽她質樸的話語,瞧着她冒着寒冷樂此不疲把地面沖洗得乾乾淨淨,愛人由衷地讚歎道:不愧爲AAAAA級景區。

悠然慢行,耳聞目睹並真切感受到的是雲臺山秩序的井然。遊人雖說銳減,可棧道小徑,不時會碰見工作人員在巡查,他們依然在履行“五員一體”的職責;衛生間依舊是那麼潔淨,幾近纖塵不染的地步;洗一下手,水龍頭照例流淌出熱水,一股暖流傳遍周身;大巴車司機依舊嚴格要求,乘車戴口罩,繫好安全帶,沒有絲毫支差應付的思想……這些,他們都在詮釋着不能重蹈“放鬆爲敵”的覆轍,一遍又一遍重溫“自己打敗自己”的案例。他們用職責和行爲告知遊客:此時的雲臺山,沒有寒冬,只有暖意。

中午12點半,我們如約來到小寨溝8號飯店。在溫暖如春的房間,兩對遊客津津有味地品嚐着各種菜餚,真是玩得開心,喫得暢快。白髮老者給我倆端上來滿滿兩大碗刀削麪,潔白的面片與雞蛋的黃、上海青的綠、西紅柿的紅交相輝映,加上散發出來氤氳的濃香,讓人有醉倒在麪食裏的感覺。色澤味俱佳不說,10塊錢一大碗,山下也無非這個價。一大碗麪,愛人硬是喫不完,看她呆怔回味的樣子,一定是在與天南地北各個景點的飯菜比較,慨嘆還是家鄉的飯安適吧。

大雪節氣,雲臺沒有飛雪。有的是清幽靜謐,有的是溫暖愜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