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這次,斯巴魯森林人在我從業數年內,已經第四次拿到了鑰匙。本來應該再熟悉不過,但久別再觸,卻不知道該論何言於它。如今,大家談及斯巴魯,BRZ和翼豹是對這一品牌的最直觀印象,不容有它。而森林人、傲虎、XV這些車,彷彿已經從人們視線中逐漸淡去。

但六芒星的微光,卻仍在照耀着這臺森林人。雖然它仍是水平對置的堅持與驕傲,雖然它的車主們對這臺車的好感依舊不減當年,但不可置否的是它歷經數代變遷保有量卻越來越少。即便如此,它的頭標卻在告訴我們:森林人,依舊是那臺全時四驅、水平對置的斯巴魯!

實而不華

不得不承認,面對中國汽車市場,斯巴魯森林人的銷量日漸衰退。而在我看來,幾乎一成不變的外觀很大程度上釀就了這一現象。確實,這臺車看上去太“老”了。一方面是中國自主SUV的崛起,另一方面,豐田本田當下的都市SUV,在外觀、內飾和科技配置上,已經超越森林人太多。

而作爲一臺全時四驅的SUV,承載式車身註定了它亦無法脫離都市SUV的使命。在外觀方面,森林人卻也沒有硬派越野的狂放。即便它擁有了混動,百公里油耗6L左右;即便它可以“喝”92的汽油,且保養成本相對便宜。即便它穩定性、通過性都在都市SUV裏首屈一指。

但是,150匹的最大馬力,沉墜的車身和內飾,卻實實在在的成爲了壓垮這臺車的銷量的稻草。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現在造的SUV越來越快、越來越帥。帥的讓人們把水平對置全時四驅已經淡忘。還是因爲斯巴魯覺得有了BRZ和翼豹這種熠熠生輝的車型已足夠,在森林人身上已無太多心思。總之這臺車,在當下的SUV市場中,已然且行且遠。然而……

曾經的榮光

當你聊起斯巴魯森林人的誕生,往日榮光遍歷歷在目。早在1995年,當時日本國內剛剛興起一股“跨界車”的風潮,跟隨着這股浪潮,斯巴魯在同年11月份推出了一款名爲“STREEGA”的概念車,只是在翼豹的基礎上將其軸距縮短、離地間隙加大,並加入了全時四驅系統。

一年之後,斯巴魯根據這臺概念車打造了兩臺名爲Forester的賽車。1996年10月30日,斯巴魯將這兩臺Forester賽車運往美國參加T-1組別的Hulman Trophy 24小時耐力賽,出人意料的是,這款車參賽當天就以180.082km/h的平均速度刷新了這項賽事的記錄。自此,斯巴魯決定將這款車投入量產,名字就定爲森林人。

SUV般強硬,轎車般輕鬆。第一代森令人定位爲跨界車型,當時一度暢銷各國。直至現在,斯巴魯森林人歷經多次改款與更迭,全新一代的森林人已經完全成爲一臺耐用、可靠的SUV車型。但從始至終,斯巴魯對於森林人的研發,一門心思在它的輕量化以及車身穩定性上,而對於外觀和內飾的設計,卻總是默默無聞。

但是在科技層面,EyeSight系統加持下的森林人,在日常行駛安全性上爲每一個駕駛者得到了最有力的保障。在實際用車的過程中,EyeSight的防碰撞預警系統與駕駛員監測系統,對於新手司機都是不小的幫助。尤其是駕駛員監測系統,當你的視線不集中(譬如看導航或瞌睡時),會及時有效的對其進行提示!在行車安全性上,森林人考慮周到且仔細。

森林人的意義

所以這臺車,愛他的人,用情很深。無感的人,卻始終無感。因爲他帶給你的,並非當下都市SUV所推崇的高性能、高顏值。而是人們對於SUV務實概念的所需:穩定、牢靠、安全與通過。

在加速度層面,他或許孱弱,但全時四驅卻是實打實的可以帶你遊山玩水。即便是在鋪裝道路上,水平對置的特殊性,也會讓你在高速過彎時不會有明顯側傾和不自信。如果你愛斯巴魯,你可以去享受BRZ和翼豹的性能。如果你愛斯巴魯,六芒星森林人也可以讓你安全且安逸的到達遠方。

雖然森林人的內飾和外觀,讓這臺車彷彿與這個時代有了鴻溝。但卻無法泯滅這臺車歷經20餘年的輝煌歷史和當下存在的意義。也許斯巴魯對於森林人而言,近些年有些放任自流。但森林人對於斯巴魯而言,卻始終秉承着它存在的意義。

這也許就是爲什麼森林人車主對這臺車的評價永遠那麼高的原因吧。遇到最合適的,纔是最重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