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動時代,豐田一直是王者,在上世紀90年代第一代普銳斯推出時,豐田在混動技術方面申請了多達355項專利,可以說是幾乎把混動技術的專利都申請了。

後來,在面對一衆競品在純電動領域的佈局壓力,豐田也通過開放包括電機、電控、系統控制等約23740項電動化技術的方式,希望能將自己堅持多年的混動技術路線變爲主流的選擇之一,邀請行業夥伴一起把混動車型做大做強。

然而即便強大如豐田,也無力抗拒政策導向的發展趨勢——最近,豐田正式發佈了純電動汽車平臺e-TNGA,並同步發佈了一款全新中型SUV和雷克薩斯全新概念車的預告圖。

如此一步,昭示着豐田在手握的混動、插混、氫燃料電池和純電動四條技術路線中,將把更多的重心向純電轉移,一改此前的觀望態度,甚至說ALL IN也不爲過。

顯然,無論是合資品牌如大衆的MEB平臺還是現代起亞的E-GMP平臺,亦或像自主品牌吉利的SEA浩瀚架構、長城ME純電平臺,當所有人都在佈局純電動戰局,站在高處的豐田確實身披不小的壓力。

豐田e-TNGA平臺最大的特點,應該是繼承了燃油時代TNGA架構強大的模塊性。從公佈的技術圖片來看,雖然e-TNGA的前/後電機與副車架、驅動軸之間的位置關係是固定的,但可以改變電機來實現驅動形式的不同,比如前後置雙電機就是四驅,前置單電機就是前驅,後置單電機就是後驅;

其次,動力電池組的寬度、模塊單體的體積也是固定的,這就給電池的標準化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條件。但電機的功率和電池組的最大容量則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進行調整。

這樣一來,e-TNGA就可以覆蓋從緊湊型車到中大型SUV、MPV和小貨車等車型,並且還會應用在除了豐田和雷克薩斯以外的斯巴魯、鈴木以及大發等品牌車型上,通過規模效應來平攤成本會有明顯的優勢。並且由於e-TNGA的軸距、車寬、前後懸長短都可以變化,也能適應不同車型的尺寸需求。

有意思的是,在e-TNGA架構的建立過程中,豐田還延續了此前開放混動專利的包容心態,不僅與斯巴魯和鈴木等小車企進行合作研發,平攤成本之餘一起促進日本純電動產業的發展;還牽手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傑士湯淺等海外的動力電池產業巨頭,希望通過尋找最強的合作伙伴來彌補行動滯後可能會產生的不利因素。

並且像特斯拉或者大衆希望自建電池工廠或者收購電池供應商不同,豐田與電池廠商的合作模式更加開放,並沒有想控制住上游產業鏈,而是儘可能與多家供應商接觸合作——效率更高、投入更少是一方面,也與豐田希望帶着大家一起玩、共同推進行業發展的初心不無關係。

目前,從豐田發佈的全新中型電動SUV預告圖可以看出這是一臺5座佈局的溜背車型,將由豐田和斯巴魯聯合開發,率先在日本生產,明年先在歐洲上市,並與大衆ID.4和日產Ariya等車型直接競爭。

此後,鈴木、大發等品牌也會相繼推出基於e-TNGA架構打造的六款純電動新車。

而這臺雷克薩斯概念車則只透露了一個剪影,可以確定的是家族式紡錘格柵上將帶有一個發光的LOGO,並會使用雷克薩斯新一代電驅動控制技術DIRECT4,可通過識別駕駛者的意圖來精確控制前後橋電機動力輸出,增加車輛對不同路況、不同駕駛者的適應性。

無論如何,豐田的入局對於純電動汽車產業和市場來說無疑是重磅利好的消息。而就像豐田所設想的,只要帶着產業鏈的夥伴們一起壯大起來,遲點入局也不會錯過最終的盛宴。

越來越開放的豐田,能否後來居上甚至翻盤逆轉,還真挺值得我們期待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