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廣電總局下發的限籍令,讓衆多改國籍的明星進入了大家的視線,其中,還有很多央視風雲人物,如董卿,也因爲兒子是美國籍引發網友熱議。

說起央視,更改國籍的還有一個備受矚目的女主持人,她就是“復旦才女”姜豐。她不僅美得驚豔,而且滿腹才學,是央視迄今爲止學歷最高的“學霸”女主持。

姜豐24歲進入央視,主持過《正大綜藝》、《文化視點》等大型節目,然而她卻在巔峯時刻離開央視去了國外。

很多人感慨一個蕙質蘭心的才女,爲何突然嫁給老外並更改國籍,自毀了大好前程?

今天就和柴叔一起來看看劍橋博士姜豐,充滿曲折的人生經歷吧!

走過耀眼的青春時光

姜豐出生於1970年,從小聰明機智勤學努力,對學習有着極大的熱情,對於文學更是有特別的天賦,12歲開始就在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

91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同年保送到復旦大學中文系攻讀西方美學碩士學位。

作家格巫昂曾說:“姜豐是中文系的研究生,給讀本科的我們做過個講座,漂亮得跟演員一般。”

但是,讓姜豐一夜成名的並不是她的美,而是她的才華。

1993年,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在新加坡舉行,在那個時代,國際大專辯論賽萬人空巷,全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姜豐作爲復旦大學辯論隊中的一辯獨佔鰲頭,被稱爲“辯手之花”。

那一年,以她爲一份子的復旦大學隊獲得了冠軍,從此她成爲了衆人心中風華絕代的才女。

她作爲唯一的女辯手錶現從容大方,碩士畢業後,姜豐被分配進入了中央電視臺國際部正大綜藝組,擔任編導兼外景主持人。後到《文化視點》,任製片人、編導、主持人,達到了事業上的巔峯。

回憶這段經歷,姜豐直言不諱地說自己很幸運,“我整個的道路和職業都與1993年那場辯論賽相關。”

此時的姜豐在同齡人中,已然是“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存在。而在央視平臺下姜豐深感自己的知識能力不夠過關,需要深造給自己充電。

2001年,在做出一系列權衡後,姜豐毅然地辭去了央視主持人的職務,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

就這樣,她放棄了所擁有的一切榮耀,從零開始。

這對每一個成年人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氣。

由此,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姜豐是一個奇女子,擁有着很多人都沒有的灑脫和強大堅定的內心。

趟過婚姻的河流,做一對成功的離異夫妻

在英國求學期間,姜豐認識了理查德.杜比,一位身價很高的英國高管,理查德對姜豐展開了瘋狂地追求。

查理德是優秀的,姜豐以爲找到了可以託付一生的真命天子,她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工作,放棄了一切在國內的資源,爲此還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國籍,加入了英國國籍。

就在2004年,她和查理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並且在英國定居。

2007年她爲查理德生下了一對龍鳳胎,男孩爲大寶,女孩爲二寶,姜豐對於孩子們的到來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她曾在博客中詳細地介紹了寶寶們的性格、脾氣和每一天的成長,還放了很多照片在上面,照片上這對混血寶貝非常漂亮可愛。

《孟子》有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對於姜豐而言,家庭和事業自然也是難以兼顧的。

爲了丈夫和家庭,她放棄了部分外出工作,從一名驕傲輝煌的央視主持人變成了需要照顧寶寶的媽媽。

原本她以爲他們一家四口可以這樣永遠幸福的生活下去,但是天不遂人願,就在他們結婚6年後,因爲兩人的文化差異不同,最終還是導致他們的婚姻以失敗告終,姜豐自己撫養了一對兒女。

姜豐曾說:“有兩種方法將婚姻進行到底,經營是智慧,忍耐是無奈。經營是兩個人白頭偕老過到底,忍耐是窩窩囊囊混到頭。”

顯然姜豐並不想擁有一個窩囊的婚姻,她選擇和前夫做一對成功的離異夫妻。

她們雖然離婚,但這十年來,姜豐和前夫依然保持良好的關係,母親節一大早理查德就會來給姜豐送一大捧鮮花,父親節姜豐也會在微博祝福前夫節日快樂。

這些年理查德堅持經常來陪孩子玩,節假日給姜豐和孩子們做好喫的。

每個人無論在什麼階段都會經歷一些美好的事,這些事在我們以後的生活中都會成爲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儘管沒有好的結局,但是在經歷這些事的過程中我們是幸福的。

在煙火氣中追逐心中的夢想

離婚後,姜豐一個人帶着兩個孩子在異國他鄉獨立的生活。

閒暇之餘,她用手中的筆書寫自己的內心世界,出版了《溫柔塵緣》、《西部故事》、《不捨的玫瑰》等多部散文集,完成了多部小說的編寫和出版,同時她還擔任了中央廣播電視臺歐洲站的特約記者。

雖然,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佔據了姜豐很大一部分精力,但是,她並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事業。

她創辦了留學機構杜比教育集團,並擔任董事長,還進軍了投資領域,擔任CEO,身價不菲。

她享受着平凡的煙火氣也熱愛着自己的事業,她每天早起,做飯、送孩子、洗衣服、檢查作業、陪練琴,和天下的寶媽一樣全身心投入教育孩子,她也每天處理公司賬目、跟進新的項目、見合作伙伴討論業務、爲國內著名期刊寫封面特稿……

生活正如她自己所言,“忙碌的日子真的是快樂的,根本沒時間煩惱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彼時的“辯手之花”已然遠去,而現在,經時光雕琢更多幾分知性溫婉的姜豐仍在前行。

2019年,姜豐選擇了回國發展,尋找新的契機與希望,她經常穿梭在各大城市當中爲事業而忙碌着。

單薄而脆弱的青春總是稍縱即逝,一個女人最好的時候,是心智成熟、經濟獨立、內心自由、而身體依然蘊藏着愛的能量和能力的時候。

順應生命中的所有曲折

姜豐說:“有三樣東西,世人執拗地渴望長久永恆:生命、青春和愛情;而這恰恰都是短暫易逝的。”

青春已去,愛情不再,婚姻無果,姜豐人生的曲折似乎遠遠不止這些。

2015年,她在博客寫下,“生離始,死別終,蒼天弄人猶不悔,明月清風自相隨。傷疊傷,痛加痛,我心片片化蝶去,唯願君享九霄樂。”悼念逝去的友人。

2017年,姜豐微博分享一張和兒子的合影並配文:“所有解不開的心結,老天爺都派醫生用手術刀替我解了。長達七個半小時的開心臟手術,切除心臟內腫瘤、修復受損心瓣膜。

從今往後,人情世事,永遠不會再留我心!

走過年少輕狂的青春,經歷過婚姻的變故,見證過生離死別,姜豐對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有限的人生裏,過程會終結,結果是虛無,都不值得摩拳擦掌,或捶胸頓足。輕鬆(不擰巴)、坦然(不躲藏)、愉悅(不糾結)、豐富(不偏執),便是能夠追求的最實質性的好了。”

在姜豐的心中不論滄海桑田如何變遷,一個美好的女性,應該是一個純真上進的少女,溫暖寬容的女人,平和慈愛的老太太。

無論眼前的世界大小、冷暖、長久還是短暫,姜豐都在努力找一個最美的角度去看它。

人生旅程的風景各異,別讓自己匆匆忙忙地奔向終點,對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激,不再糾結、焦慮、患得患失,纔可能從容體味人生每一個瞬間的純粹與美好。#姜豐#中央電視臺#國籍收藏

91年畢業於山東大學,同年保送到復旦大學中文系攻讀西方美學碩士學位。

作家格巫昂曾說:“姜豐是中文系的研究生,給讀本科的我們做過個講座,漂亮得跟演員一般。”

但是,讓姜豐一夜成名的並不是她的美,而是她的才華。

1993年,首屆國際大專辯論賽在新加坡舉行,在那個時代,國際大專辯論賽萬人空巷,全國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姜豐作爲復旦大學辯論隊中的一辯獨佔鰲頭,被稱爲“辯手之花”。

那一年,以她爲一份子的復旦大學隊獲得了冠軍,從此她成爲了衆人心中風華絕代的才女。

她作爲唯一的女辯手錶現從容大方,碩士畢業後,姜豐被分配進入了中央電視臺國際部正大綜藝組,擔任編導兼外景主持人。後到《文化視點》,任製片人、編導、主持人,達到了事業上的巔峯。

回憶這段經歷,姜豐直言不諱地說自己很幸運,“我整個的道路和職業都與1993年那場辯論賽相關。”

此時的姜豐在同齡人中,已然是“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存在。而在央視平臺下姜豐深感自己的知識能力不夠過關,需要深造給自己充電。

2001年,在做出一系列權衡後,姜豐毅然地辭去了央視主持人的職務,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

就這樣,她放棄了所擁有的一切榮耀,從零開始。

這對每一個成年人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氣。

由此,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到,姜豐是一個奇女子,擁有着很多人都沒有的灑脫和強大堅定的內心。

趟過婚姻的河流,做一對成功的離異夫妻

在英國求學期間,姜豐認識了理查德.杜比,一位身價很高的英國高管,理查德對姜豐展開了瘋狂地追求。

查理德是優秀的,姜豐以爲找到了可以託付一生的真命天子,她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工作,放棄了一切在國內的資源,爲此還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國籍,加入了英國國籍。

就在2004年,她和查理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並且在英國定居。

2007年她爲查理德生下了一對龍鳳胎,男孩爲大寶,女孩爲二寶,姜豐對於孩子們的到來充滿了喜悅和自豪。

她曾在博客中詳細地介紹了寶寶們的性格、脾氣和每一天的成長,還放了很多照片在上面,照片上這對混血寶貝非常漂亮可愛。

《孟子》有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對於姜豐而言,家庭和事業自然也是難以兼顧的。

爲了丈夫和家庭,她放棄了部分外出工作,從一名驕傲輝煌的央視主持人變成了需要照顧寶寶的媽媽。

原本她以爲他們一家四口可以這樣永遠幸福的生活下去,但是天不遂人願,就在他們結婚6年後,因爲兩人的文化差異不同,最終還是導致他們的婚姻以失敗告終,姜豐自己撫養了一對兒女。

姜豐曾說:“有兩種方法將婚姻進行到底,經營是智慧,忍耐是無奈。經營是兩個人白頭偕老過到底,忍耐是窩窩囊囊混到頭。”

顯然姜豐並不想擁有一個窩囊的婚姻,她選擇和前夫做一對成功的離異夫妻。

她們雖然離婚,但這十年來,姜豐和前夫依然保持良好的關係,母親節一大早理查德就會來給姜豐送一大捧鮮花,父親節姜豐也會在微博祝福前夫節日快樂。

這些年理查德堅持經常來陪孩子玩,節假日給姜豐和孩子們做好喫的。

每個人無論在什麼階段都會經歷一些美好的事,這些事在我們以後的生活中都會成爲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儘管沒有好的結局,但是在經歷這些事的過程中我們是幸福的。

在煙火氣中追逐心中的夢想

離婚後,姜豐一個人帶着兩個孩子在異國他鄉獨立的生活。

閒暇之餘,她用手中的筆書寫自己的內心世界,出版了《溫柔塵緣》、《西部故事》、《不捨的玫瑰》等多部散文集,完成了多部小說的編寫和出版,同時她還擔任了中央廣播電視臺歐洲站的特約記者。

雖然,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佔據了姜豐很大一部分精力,但是,她並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事業。

她創辦了留學機構杜比教育集團,並擔任董事長,還進軍了投資領域,擔任CEO,身價不菲。

她享受着平凡的煙火氣也熱愛着自己的事業,她每天早起,做飯、送孩子、洗衣服、檢查作業、陪練琴,和天下的寶媽一樣全身心投入教育孩子,她也每天處理公司賬目、跟進新的項目、見合作伙伴討論業務、爲國內著名期刊寫封面特稿……

生活正如她自己所言,“忙碌的日子真的是快樂的,根本沒時間煩惱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彼時的“辯手之花”已然遠去,而現在,經時光雕琢更多幾分知性溫婉的姜豐仍在前行。

2019年,姜豐選擇了回國發展,尋找新的契機與希望,她經常穿梭在各大城市當中爲事業而忙碌着。

單薄而脆弱的青春總是稍縱即逝,一個女人最好的時候,是心智成熟、經濟獨立、內心自由、而身體依然蘊藏着愛的能量和能力的時候。

順應生命中的所有曲折

姜豐說:“有三樣東西,世人執拗地渴望長久永恆:生命、青春和愛情;而這恰恰都是短暫易逝的。”

青春已去,愛情不再,婚姻無果,姜豐人生的曲折似乎遠遠不止這些。

2015年,她在博客寫下,“生離始,死別終,蒼天弄人猶不悔,明月清風自相隨。傷疊傷,痛加痛,我心片片化蝶去,唯願君享九霄樂。”悼念逝去的友人。

2017年,姜豐微博分享一張和兒子的合影並配文:“所有解不開的心結,老天爺都派醫生用手術刀替我解了。長達七個半小時的開心臟手術,切除心臟內腫瘤、修復受損心瓣膜。

從今往後,人情世事,永遠不會再留我心!

走過年少輕狂的青春,經歷過婚姻的變故,見證過生離死別,姜豐對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有限的人生裏,過程會終結,結果是虛無,都不值得摩拳擦掌,或捶胸頓足。輕鬆(不擰巴)、坦然(不躲藏)、愉悅(不糾結)、豐富(不偏執),便是能夠追求的最實質性的好了。”

在姜豐的心中不論滄海桑田如何變遷,一個美好的女性,應該是一個純真上進的少女,溫暖寬容的女人,平和慈愛的老太太。

無論眼前的世界大小、冷暖、長久還是短暫,姜豐都在努力找一個最美的角度去看它。

人生旅程的風景各異,別讓自己匆匆忙忙地奔向終點,對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激,不再糾結、焦慮、患得患失,纔可能從容體味人生每一個瞬間的純粹與美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