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佐治亞”號核潛艇以及水面編隊正在穿越海峽)

潛艇作爲現代海軍的戰略利器,其最大的威懾性在於,能夠悄無聲息地潛行至敵國近海,並發動突然襲擊,令對手難以防禦。戰略核潛艇則是核武器大國的專利,搭載潛射核導彈的戰略核潛艇被看作是可以“滅國”的終極裝備。因此,很少有機會看到戰略核潛艇的任務姿態。如果潛艇,尤其是核潛艇處於水面航行姿態,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出現致命的故障,不得不浮出水面;二是被對手反潛力量發現,按照對方發出的指令上浮,至水面航行姿態以示“認輸”,避免被擊沉。如果不屬於上述任何種情況,而且敢於以最危險的姿態(處於水面航行時航速慢、潛艇自身沒有任何防空、反導能力),唯一的解釋就是軍事大國的自信“託大”。近日,美國海軍就公然這樣做了。

當地時間12月21日,美國海軍罕見披露稱,美國海軍一艘核動力潛艇穿過了霍爾木茲海峽,駛入波斯灣。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發布的一份新聞稿稱,“佐治亞”號核潛艇(SSGN 729)於21日穿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波斯灣,“羅亞爾港”號導彈巡洋艦(CG 73)和“菲律賓海”號導彈巡洋艦(CG 58)伴隨護航。分析認爲,這是美國軍方針對伊朗發出的直接戰爭挑釁,波斯灣進入一碰就炸危險狀態。12月20日,不明人員向伊拉克巴格達“綠區”發射了8枚火箭彈,給美國大使館附近居民區的建築物和汽車造成了損害。美國大使館也遭輕微破壞。美國務卿蓬佩奧當天發聲明稱,美國強烈譴責伊朗支持的民兵對巴格達綠區發動的最新恐怖襲擊。但遭到伊朗嚴詞否認。

(伊朗軍隊嚴密監視波斯灣和海峽內美軍艦隊動態)

美國海軍還在其新聞稿中炫耀性地透露,“佐治亞”號核潛艇(SSGN 729)可攜帶154枚“戰斧”對地攻擊巡航導彈。“佐治亞”號核潛艇屬於戰略核潛艇,但是美國爲了提高戰略核潛艇的資源利用率,將其改造成對陸攻擊核潛艇,使之具備對敵國縱深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的有效戰爭能力。也就是說,“佐治亞”號核潛艇可以對伊朗國內的154個戰略目標實施摧毀。霍爾木茲海峽,完全處於伊朗的海空軍和岸基反艦導彈的打擊範圍。在美國核潛艇和兩艘水面艦艇“囂張”穿越海峽時,全程都處在伊朗導彈的瞄準之中。如果伊朗此時發動導彈攻擊,不要說自身毫無防護能力的“佐治亞”號核潛艇,就是兩艘導彈巡洋艦在狹窄的霍爾木茲海峽也沒有“機動避險”的機會。

實際上,美國海軍此舉就是在賭伊朗軍隊不敢輕舉妄動,在全世界面前羞辱對手。我們知道,伊朗國防部副部長、首席核科學家,上個月剛在德黑蘭街頭被炸死。伊朗指責美國和以色列是幕後黑手並聲言要以牙還牙地報復。同時,伊朗方面強調,還要繼續爲被美國刺殺的蘇萊曼尼報仇。再過幾周將是蘇萊曼尼2020年1月3日遭美國無人機擊殺一週年。蘇萊曼尼被刺殺後,伊朗曾對駐伊美軍基地發動大規模的導彈襲擊,並造成地下掩體內的數百美軍不同程度的腦震盪。12月20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思·麥肯齊稱,如果伊朗爲紀念高級將領卡西姆·蘇萊曼尼被殺一週年發動襲擊,美國“準備作出反應”。麥肯齊對媒體表示:“我們準備進行自衛,並保衛我們在這個地區的朋友和夥伴。”

(國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思·麥肯齊)

分析指出,在2021年1月20日,美國總統權力交割日之前,這段關鍵時期,伊朗方面不太可能做出針鋒相對的對抗姿態。伊朗希望在拜登政府上臺後,伊朗核問題會再次迎來轉機。因爲,拜登曾是奧巴馬政府的副總統,被特朗普單方面撕毀的2015版伊朗核協議是奧巴馬和拜登這對兒政治搭檔的共同政治成果。然而,這並不代表伊朗會無限度地忍讓。雖然伊朗的軍事實力與美國差距懸殊,但是伊朗針對波斯灣及周邊環境發展的武器系統和戰術,對美國在該區域內軍事力量的威脅也相當有效。伊朗反艦彈道導彈、反艦巡航導彈、潛艇和導彈快艇狼羣的飽和攻擊,不容美國艦隊有一絲一毫的輕視和大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