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邊境警察部隊”總督察迪帕姆·塞思20日視察拉達克)

在拉達克地區的冬季深入和降雪冰凍擴大後,最先受到影響的是印度軍隊的後勤補給問題。尤其是那些在海拔5000米左右山脊高地上對峙的5000多名特種部隊,他們最基本的糧食和飲用水的補給,目前已得不到有效保障,經常斷水斷糧。首先是,靠肩挑人抬爲這些印軍特種部隊供應糧食和飲用水的拉達克當地民衆,因爲得不到政府承諾的工錢和補償而罷工不幹了。其二是,印度通過輕型直升機爲這些部隊供應物資,投送規模有限,而且嚴重受到風雪氣候影響。通常情況下,拉達克高海拔地區的冬季風力最高可達11級。降雪導致的能見度很低,印度軍方不得不考慮直升機和機組人員的安全。

(迪帕姆·塞思在前沿陣地觀察中方陣地)

印度和中國舉行了邊境事務磋商與協調工作機制第20次會議,12月18日,雙方就兩國邊境實控線地區的局勢進行了交流,目的是結束兩國軍隊在喜馬拉雅中印邊境的對抗。印度外交部說,他們同意“繼續努力,以確保在邊境實控線西段的所有摩擦點完全脫離接觸”,還強調說,10月和11月的高級指揮官會議“也有助於確保穩定”。印度國防部說,下一次指揮官會議“應該儘早舉行”,以便兩國可以通過一線部隊在有爭議的邊界地區完全脫離接觸,而努力“完全恢復和平與安寧”。印媒分析稱,中印雙方的第九次軍長級會談似乎很迫切或很快舉行。

從印度媒體和軍方人士透露的消息來看,拉達克地區的印度軍隊已經出現嚴重的後勤支援困難。《印度時報》日前報道稱,爲了改善拉達克偏遠地區的交通狀況,印度已經批准了多達36個直升機起降坪建設項目。這些直升機起降坪建設項目正在進行當中,但是遠水不解近渴。因爲最樂觀的估計,這些直升機起降坪要到明年4~5月份才能完工投入使用。根據印度媒體此前透露的印軍物資儲備數據,印度軍方爲拉達克地區5萬多軍隊準備的15000噸物資最多維持到明年一月。所以目前最好的結果就是儘快把人員撤下來,但印軍想把武器裝備後撤已經不具備條件了。

在拉達克衝突爆發後,印度方面一直在吹噓“錫亞琴冰川戰役”的勝利,暗示印度軍隊能在錫亞琴冰川打贏巴基斯坦,也就一定能在拉達克東部打贏中國人。但是從1984年到現在,有2000多印度士兵死在那裏,主要是缺氧、極寒天氣和雪崩等導致的。更重要的是,印度軍隊在錫亞琴冰川部署的兵力有限,與當前拉達克東部地區的兵力沒有可比性。幾千名印軍在錫亞琴冰川的任務是對抗巴基斯坦軍隊,那麼5萬多印軍在拉達克的任務首先是戰勝飢餓和寒冷的致命威脅。印度媒體記者感嘆稱,氣溫低至零下30度以下,拉達克進入最難熬時期,不管是印度軍隊還是中國軍隊,處境都一樣艱難。

12月20日的衛星圖像顯示,曼冬錯(斯潘古爾湖)已經接近完全封凍。班公湖寬闊水域的浮冰面積也在急劇擴大,即將完全封凍。一旦地表水源全部凍結,解決5萬多印度陸軍和3.5萬印度邊境警察的喫水問題就成了最艱鉅的任務。所以說,留給印度軍方裝傻充愣和猶豫的時間着實不多了。印度軍方近日稱,正在調整130萬軍隊的部署,這或許是爲從拉達克地區撤離埋下伏筆。印度論壇報20日報道,尼赫魯大學教授康達帕裏稱,中國的通信信號完全覆蓋拉達克等邊境地區,那裏的印軍士兵手機收到的全是中國信號和“中國歡迎你”的短信祝福語。處境艱難的拉達克印軍,鬥志很可能被中方的心理戰瓦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