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聋哑人,大部分人的脑海里会联想到“生活的弱者”这样的关键词,然后不自觉流露出怜悯的目光。在常州有一家特殊的摄影店,摄影师和化妆师都是聋哑人,虽然他们只能用写字、眼神和手势与顾客交流,可在他们的身上你看不到自卑和封闭,因为他们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听见”世界。

01.

命运不公,可我们不屈服

丈夫杨斌是常州本地人,妻子韩沙沙是廊坊人,两人都是聋哑人。

丈夫杨斌出生时是个活泼健康的孩子,一场猝不及防的意外剥夺了他的听觉。三岁的杨斌,和其他孩子一样去注射抗生素,没想到打完后,杨斌再也听不到世界的声音了。现在的杨斌虽然戴着助听器,但也不过是能听到声音,并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

妻子韩沙沙的聋是天生的。她的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因为服药不当,韩沙沙出生时就被检查出听力障碍,她一辈子都听不到声音。

两个人的孩童时代和一般孩子也是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朋友和家人从未对他们的听觉障碍有过歧视,但是在与陌生人交流的时候还是会害怕和紧张,杨斌说自己也曾经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过自卑并消沉。可即使这样,两个被命运剥夺听觉的人,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之下,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因缘巧合下两人相识相知,大四那年相爱了。但甜蜜的校园生活走近尾声,一毕业两人就面临找工作的考验。

两人毕业之后都找过不少工作,但是因为身体缺陷,找工作自然碰了不少壁的。不少单位听说是残疾人来应聘,问都不问就给拒绝了,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给。令人感叹的是,两人从始至终没有想过放弃,一家一家的投简历,这家不行就换一家,两个人相互激励对方,最终在廊坊找到了一家愿意接受他们的公司,做起了修图师。

2014年,两人深思熟虑,在大家的祝福中结为夫妻,之后因为结婚回到常州。不久幸福找上门,韩沙沙怀孕了。儿子的诞生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生机,即使杨斌夫妇听不到孩子叫他们爸爸妈妈,可爱情的结晶也使他们对于生活有了更大的奔头,对于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憧憬。

杨斌和韩沙沙恋爱时,因为岳父的推荐,杨斌第一次接触摄影,开始拍一些人物和风景,也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本来大家以为杨斌只是把摄影当成一个爱好来培养,没想到杨斌会真的爱上摄影。

2018年,夫妻两人想靠自己的力量做出一番事业,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创业自己当老板。有了想法,两人很快就行动起来。在离家不远的地方选中这家店铺,取名“猫屿”。这个店名既有点小迷信,但又是充满爱的。因为猫是招财的象征,而屿是取的儿子名字“宇”的谐音。很快,猫屿红红火火的正式营业。

02.

66平方的空间,声音不过33分贝

猫屿的面积不大,虽然只有66个平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工作室有序的分成三个功能区:拍照摄影、修图、换衣化妆。杨斌负责拍照,韩沙沙负责化妆,修图由两人共同负责。

因为店里一般都是采取预约模式的,客人会提前微信上联系,基本前一天都会确认好第二天是否有拍摄。开店到现在有两年了,一般每周稳定的会有20人上门。

韩沙沙说,一般店里的日常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客人预约上门,两个人一般会修修图,看看摄影书,再聊关于如何经营工作室。

平时除了店里的约拍以外,杨斌还会接一些户外的亲子跟拍、活动外景跟拍,另外也会有一些室内空间拍摄。

没有客人上门的猫屿,整个空间都是静悄悄的,像静止了一样。要说这有多安静的,用耳朵细细听,除了空调运作产生的轻微嗡嗡声以外,就只有浅浅的呼吸声和偶尔滴答的敲击键盘的声音。

今天正好有一组客人要上门拍照。九点半过了好一会,客人姗姗来迟,一行四人,显然是第一次来无声摄像,脸色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一直四处望着,不知道该做什么。

这时,杨斌已悄然迎上去,熟门熟路的给他们指了指门口的白板,引导四个人通过白板交流。四个人稍微愣了一下,商量过后,在白板上用马克笔写下“形象照”,然后用有些变扭的手势比划着告诉杨斌,谁先开始拍摄。

韩沙沙知晓拍摄主题之后,和杨斌一个眼神交流后,就快步走到化妆区,开始比照着客人的身形,给客人挑西装。杨斌则走向摄影区,开始调试照相机的位置,调整反光板的角度,试拍几张后,把现在的位置给固定在脑海里。

本来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可是在领带长短的问题上顾客有些不满。

顾客坚持领带的长度有点短,对着韩沙沙说了两三遍,她还是没有正面回应。顾客明显露出了不满意的表情,耐心仿佛达到了峰值,嗓门突然就高了起来。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听不到声音的韩沙沙只好无助的望向杨斌。

注意到这边有异样动静的杨斌赶忙走过来,面朝客人指了指手机,暗示客人她是听不到声音的,客人才反应过来,自己面对着的是听不到的聋哑人,要用手机打字交流,也有点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同时,杨斌用手语把客人的需求转达给韩沙沙,终于理解客人需求的韩沙沙,有些抱歉的笑了。用手比了一个“OK”的手势,迅速的调整了领带的长度,再给客人戴上。

原本担心刚刚不愉快的风波会导致紧张、尴尬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拍摄结束,没想到很快出现了一点有趣的小插曲让气氛缓和了很多。

一位男顾客不知道怎么做抱胸这个姿势,杨斌站在一旁,示范了好几次,顾客还是没有做对,自己就不好意思的笑了。杨斌也不知道怎么比划了,直接走上前,动手帮他纠正动作,可还是不行。同行的几个人看着这一幕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纷纷上手帮他掰胳膊摆位置。

之后女顾客对于拍摄的照片角度不是很满意,想要重拍一张,不断指指相机,再用手指比1,重复了几次。杨斌皱了皱眉,而后想了几秒,很快也明白她的意思。

韩沙沙和我们解释,像今天拍摄中出现的小摩擦是常有的。因为第一次来工作室的顾客很多,大都没有和聋哑人接触的经验,经常会忘了他们听不到这个情况。不过大部分初次来访的顾客都会像今天这几位顾客一样,从开始的惊讶,甚至有点不耐烦,到慢慢适应和配合,理解和包容他们。

03.

不破不立!走出舒适圈,才能看到新世界

做这行之前,两人基本接触的都是聋哑人群体,开工作室后就势必要和更多的健全人打交道。因为摄影不像修图,它需要大量沟通,一般要一边说话指导,一边抓拍,这样才能拍出能够产生共鸣的好片子,所以这份工作从一开始就不简单。

而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拍摄都像今天这样圆满。韩沙沙回忆,刚开店的时候,接到过一单儿童写真的拍摄。因为拍摄对象是小朋友,所以交流的难度不小。虽然有家长在中间帮忙沟通,但小朋友的协调和配合总是比不上成年人的。韩沙沙哄了小朋友很久,几乎要使出十八番武艺了,他还是不愿意配合,最后只能遗憾地和家长协商取消儿童写真了。

刚开始修图的时候,他们也曾因为达不到客人的要求而收到投诉。在沟通方面因为理解能力的不足,他们会比预定时间还久的时间,拖延后面的工作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熟能生巧,通过一次次和陌生客人的磨合,俩人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现在修图的时候,已经基本不会误解客人的意思。现在俩人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对于突发状况的应对更加游刃有余了,杨斌也逐渐业界做出一些名气。

可能是听力缺失的缘故,他们其他的感官比常人更加敏感一些。可能正常人会容易忽视的一些微表情和细小动作,都能被他们俩的眼睛迅速捕捉和接收。因为长时间处于一种无声的环境,两人已经习惯于通过别人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读懂他人的想法,在工作时也更容易专注和集中。

问起开猫屿对夫妻二人的变化,他们一致认为是性格上的转变。“说实话,我们俩人性格都是腼腆,而且又是内向的人,不怎么和人打交道,却因为摄影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去克服这种性格,慢慢的就开朗了,和客人交流也不会感到尴尬和腼腆了。”韩沙沙给了我这样的回复。

从自己的安全区迈出第一步,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迈出来就会看到新世界。杨斌说,把兴趣转变为职业,通过摄影,自己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美好,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勇气去正视自己,而将来自己想开更大规模的工作室。他相信,通过努力,聋哑人也能活出精彩!

写在最后

根据最近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中国大约有2075万听障人。他们因为原生障碍很难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社会上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的人也不在少数,歧视和偏见已经根深蒂固。

韩沙沙告诉我们,他们开猫屿的初衷,就是想让大家看看聋哑人,在没有听觉的世界里,仅凭摄像会呈现什么样的风景。杨斌和韩沙沙虽然遭遇了命运的不公对待,可他们选择坚强而又自信的过好每一天!希望这个社会能给他们这样的聋哑人群体多一些包容、理解和尊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