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团结奋进,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贫穷落后,国力孱弱而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轻视,为了防止东方这条巨龙的崛起拒绝交流技术和建交。而为了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很多华侨主动归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更多的是国内的人民自强不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中,涌现除了无数的英雄人物:铁人王进喜、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白衣天使王雅利等等。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多强大,没有相应的军事实力保障,那也不过是一座海市蜃楼,二战期间的犹太人就是很好的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小男孩”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之后让世界震惊!军事武器行业又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核武器时代。随着美国原子弹的出现,各国争相在此领域进行研究。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的中国为了保卫领土和人民的安全当然也没有落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位在核武器时代为国家国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军人——杨国祥将军。

杨国祥1929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洛河乡小六垄村,新中国成立后加入我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空军总司令刘亚楼加紧从各地选拔符合飞行员要求的人员来发展空军预备部队,杨国祥有幸被保送到牡丹江航空学校学习。他是新中国资助培养的第一代空军飞行员,从此他开始了他热爱一生的飞行事业。1951年,他在航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航空兵团任飞行员。苏联空军从抗美援朝战场上撤出,让我军空军力量大为削弱。刘亚楼不得不把这些刚出校门未经过实战的“雏鹰”派往朝鲜战场,让他们成长成能保卫祖国蓝天的雄鹰。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归国多次参加国庆阅兵并被当时的领导人亲自接见。在大量科学家的辛苦奋战之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研制了第一颗氢弹。要使氢弹具有实战价值,就必须能运载,能投掷。经过大量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决定使用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强五战斗机”投掷氢弹。有了驾驶的工具还得有驾驶飞机的飞行员,这是一个非常危险又具有高度机密的工作。1970年4月,经上级批准,任命为杨国祥将军投掷中国第一颗实战氢弹的主飞行员。

1970年11月底,杨进入西北核试验基地机场。在核心试验基地工作人员把他严格“保护”了起来,期间饮食、运动和通信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医生每天为他检查身体以确保健康,除此之外还进行了大量的试投氢弹训练,训练中都能达到要求。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实战投掷开始!杨检查完毕飞机和氢弹后,核试验机场指挥员宋占元师长发布了起飞命令。杨驾驶着飞机冲上蓝天,向罗布泊核试验场冲去。当他飞临距离靶标中心9公里时,收到投掷的命令。他用力按了投弹电钮,并迅速掉转机头飞回来。然而,投掷氢弹的装置没有动静,万里长空,静寂无声。

汇报给领导后,第二次又没有投掷成功,相继第三次又未投掷成功。此时飞机油箱并未剩下多少油了,仅能支持40分钟。此时的他在想如果按下“弹射把手”跳伞,个人最安全,但无人操纵的携带氢弹的飞机会落到什么地方爆炸呢?这是一颗相当于数万吨的TNT能量的实战氢弹,它的能量无疑是无法想象的。如果自己死了是小事,多年来无数科学家科技人员的心血将毁于一旦。最后他一咬牙决定不跳伞,并向指挥部请示:“带氢弹着陆”。

经过惊心动魄的着陆过程,杨国祥安全把氢弹带回了基地。这次氢弹投掷失败的原因很快查出了,是因为氢弹推送装置电路短路而造成故障。1972年1月,杨国祥再次携带氢弹试投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从此中国也成了有能力投掷氢弹的国家,为国家的国防又增加了一份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