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11月23日,隨着貴州宣佈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實現全部脫貧摘帽。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一羣年輕人將青春鐫刻其中。

今天下午,上海書城市民文化客廳主題文化活動“一個都不能少——青春之名,扶貧之行”現場,4名年輕扶貧幹部講述第一線的所見、所想、所作、所爲。

其中,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幹部、清華學子李茂林,是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香卜路村原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他曾主動請纓、攜筆從戎,帶着“不脫貧、不走人,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決心,爲當地引進750萬餘元的幫扶資金。談及駐村最大的變化是什麼,他笑稱自己“髮際線後移了”。

“上海是立在潮頭的城市,有很多創新,但貧困地區如渭源縣就是一個農業縣,當地主要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他們很難做出創業的創舉。我所在的幫扶隊和村幹部裏,大專以上學歷只有一人,其他的小學初中爲主。李茂林感慨:”我們爲什麼脫貧攻堅,不是老百姓懶不想發展,而是受到一些客觀條件的限制。當地人有俗語,雨天走路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百姓住的多是磚房,還有泥巴房子,醫療和教育資源都很有限……”

在他看來,脫貧攻堅工作,不是做慈善,“脫貧和慈善是兩碼事,我們叫開發式扶貧,幫村民發展,有一套自己的機制和體系把貧困的百姓識別出來。不是發錢就可以扶,我們是一戶一策,有一些房子沒有辦法住,政府可以危房改造,沒有資金可以貸款,扶貧小額信貸,根據個性化需求和個人能力因村因人因戶施策。”而他最大的目標就是——“在我離開的時候,村民們能說一句,小李是個幹事的人,就是最高評價了。”

“以前大家對90後好像有一些標籤化認識,覺得他們是很自我的,或是貪圖享受,但其實90後年輕幹部代表這個國家的未來。”今年28歲的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菸草專賣局(分公司)副經理肖晗,任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姐把哪打村第一書記,從不懂彝語、飽受質疑,到被村民誇獎、信任,帶領全村脫貧,箇中艱辛只有自己知道。

他認爲,走進扶貧一線的這羣90後新秀,有學歷有專業技能,成長於互聯網時代,能在基層學習跟老百姓打交道,在實踐中鍛鍊成長。

在媒體人李聞鶯看來,90後早已不是稚嫩驕氣的代名詞,他們肩上有了擔子,家庭需要他們,時代也需要他們。“誰也不敢說他們是嬌滴滴的,正因這些年輕人把金子留在鄉野田間,他們經歷的酸甜苦辣、掙扎思考、拼搏收穫應有人幫他們記錄,這也是我們做的事。”

四川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打通精準扶貧“最後一公里”——“90後”駐村第一書記紀實》,正是以澎湃新聞“90後駐村第一書記”專題報道爲基礎,經重新打磨、昇華,形成全稿。來自全國的35位90後駐村第一書記,講述了各自扶貧道路上的彷徨與驕傲,犧牲與成就。他們當中,有時代楷模黃文秀,爲脫貧攻堅獻出年輕生命;從小家境貧困、靠讀書改變命運的王新,抱着“育於家鄉、回饋家鄉”念頭回到彝族山寨,目的是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涼山……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也少不了“上海力量”和“上海智慧”。來自上海的一對90後“夫妻檔”援滇幹部也作爲特邀嘉賓來到現場——嘉定區安亭鎮城管中隊黨支部委員顧誠,現任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扶貧辦副主任;嘉定區安亭小學教師楊芸帆,現爲雲南省楚雄州武定縣獅山鎮香水小學教師。他們的初心很樸素,“農村也有廣闊天地,我們力所能及地去做一點事,讓自己的青春時光更值得回憶。”

據悉,“市民文化客廳”是上海新華傳媒依託上海報業集團,全面響應“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的市民文化活動,通過現場講座、論壇,植入“互聯網+”技術,實現視頻雲線上線下同步直播,全面傳播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

作者:許暘

圖片:主辦方供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