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考研真的是熱門,每個節點都能被488萬考生送上熱搜,按這學歷內卷趨勢,今年不讀研,明年及未來會更加難。

01

第一,考試人數肯定會增加,因爲每年大學都擴招,應屆生自然就多了,未來的競爭會比今年激烈。

02

第二,疫情一週年了,歐美國家的疫情還沒能控制下來,航空繼續嚴管,明年去歐美留學的估計要泡湯了,打算去歐美留學讀研的人自然就加入國內考研競爭

03

第三,土澳準備要跟中國脫鉤,打算去澳留學的人也加入國內考研競爭,或許去發達國家留學只能去日本了,但不穩定,隨時爭島衝突;確定穩定的只能是發展中國家泰國了,中泰兩國無爭端、孔子學院還在、互認學歷。

04

第四,就業困難、失業率增加,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活不到下一年,就業機會少了,不管是畢業生還是社會人,很多人都會選擇考研求個緩和,可能下一年考研人數就是五百萬了,所以今年能上岸就上岸。

05

第五,國家在推行高校教師碩博化,加上學校有政策和補貼,性價比很高,於是有很多在職老師考研讀研。

中小學也可能會跟上步伐加入進來,很多師範生本科畢業可能就不夠用了,一兩年後985、211畢業的本科生想去當老師都有難度,你要競爭的是這些人和一些碩士學歷的大神,而不是跟你同一師範學校畢業的同學競爭崗位。

升學歷好處是在扎堆的年輕老師中,你碩士的學歷就比本科的佔優,評級高一級,博士就可以走管理崗路線,未來調任其他學校當主任、副校長。

另外,在職老師要讀在職研究生,當非全日制(在職)的名額少了,全日制的也會受到影響。

06

升學歷是社會潮流,想上岸的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比大多數人都要努力,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能力強,人數怎麼變化都對自己影響不大,不過說實在的,在國內考研這條賽道上,已經人滿爲患、競爭激烈;

第二種是轉化賽道,選擇出國留學花錢賽道上,兩三年後都是國家承認的碩士研究生學歷,不過發達國家賽道面臨關閉和不穩定的風險,發展中國家的賽道就看個人意願了,畢竟很多人對其不瞭解。

不過話說回來,就這經濟形勢和內卷程度,兩三年後好的工作還是難找,考公考編競爭也大,各種北大清華海外名校海龜的降維打擊,估計考研成211級別以上的大學本科生標配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