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詞概括這個庚子年,

一定離不開的關鍵詞就是 “健康”。

隨着人們對於快餐式閱讀的需求,網絡上那些簡單粗暴直接下結論的健康科普很快就會抓住人們的眼球,又投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使得這些毫無根據的話一傳十,十傳百變成了大規模的誤傳。

健康謠言一旦傳播開來,危害比普通謠言大得多。

終結2020年十大健康謠言:

TOP1:甘草是藥中“國老”,可以代茶飲?

甘草是常用中藥,因其可以調和藥性,是很多方劑中的“使藥”,被稱爲藥中“國老”。甘草味道微甜,很多人都喜歡用它泡水代替茶水喝,以爲可以清熱解毒,但長期服用甘草代茶飲是不可取的。

事實上,久服甘草會導致水腫。甘草所含甘草甜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能夠促進水、鈉瀦留和排鉀增加,長期大量服用甘草,會患水腫、血壓增高、血鉀降低、四肢無力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出現蕁麻疹、哮喘、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TOP2:經期不能喫艾葉?

有讀者在網上看到“艾葉有止血作用”,便擔心在月經期間服用艾葉,會影響月經。

艾葉的作用是溫暖下焦,針對宮寒導致的出血不止、出血多確有療效。如果在正常情況下,即使月經期間喫艾葉,也不會對月經產生影響。

艾葉有活血止血、溫經通絡、祛寒逐溼、理氣止痛等作用,對於女性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西藥直接作用於疾病或者細菌病毒,中藥作用於調理人體體質,通過調動自身能力治病強身。

從單純的止血效果看,血小板的凝血功能遠在艾葉之上。所以,喫艾葉影響月經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TOP3:切除脾臟會導致脾虛?

脾切除術多見於外傷導致的脾破裂,爲了保住傷者生命,通常會實施脾切除手術。但接受脾切除術的患者,不一定會脾虛,因爲中醫所謂的脾與西醫切除的脾臟各有所指,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

西醫中的脾臟是指被切除的實體器官,而中醫所謂的脾是一系列功能的總稱。如果一個人消化不好、面黃肌瘦、大便溏泄、經常感到疲勞,無論是否進行過脾切除術,都可能被診斷爲脾氣虛。而接受過脾切除術的患者,如果胃腸機能正常,其實並不脾虛。

所以,中醫講的脾氣虛,並不是定位性的診斷,而是對身體機能虛弱程度的描述和形容。

TOP4:出汗能排毒,發汗越多越好?

很多人覺得出汗能爲身體排毒,發汗越多排出的毒素越多。因此會想方設法讓自己大量排汗。

中醫用發汗來解表、排毒、增加身體和外界的能量交換,但這個解表和排毒也只是微微出汗。如果爲了排毒使自己過度出汗,反而傷及身體。對此,中醫經典指出“不可令如水流漓”,因爲中醫將汗視爲“心之液”,大量出汗會耗散心氣,導致體液中的電解質過量流失。

在中暑休克的患者中,有很多是因爲出汗過多而導致心率不齊、心臟驟停等情況發生,這也是中醫所謂“汗爲心之液”的佐證之一。

TOP5:服用感冒藥時不能喫醋?

中醫認爲,酸性物質有收斂作用。有人擔心,服用具有發汗解表作用的中成感冒藥時喫醋會影響藥效。其實,這不僅誤解了中醫酸收的概念,還高估了醋的功效。

中醫說的收斂作用是指斂汗、止瀉、縮尿、止渴等。如果一個人出汗過多,醫生會給開五味子、覆盆子等止汗。但喫起來口感酸的食物,未必是中醫所指的酸味收斂之物。醋的味道雖酸,但其收斂作用並不大,更不會影響藥物解表發散的藥性。

還有些人擔心醋的酸性會影響中成感冒藥的藥性,其實這就更加多餘了。胃酸的酸性遠比醋的酸性高,口服中成感冒藥,要經過胃酸作用後發揮功效,所以基本不會受醋酸的影響。

TOP6:川貝蒸梨治各種咳嗽?

川貝蒸梨是民間治療咳嗽的經典偏方。很多人確實靠這種食療方法緩解了咳嗽,但川貝蒸梨並不適用於所有咳嗽。川貝蒸梨屬於性涼食物,具有潤燥止咳功效,專門針對肺部有實火的問題。因天氣乾燥導致的燥咳、乾咳無痰或因久病傷陰導致的陰虛咳嗽,適合服用川貝蒸梨止咳。

如果患者痰多咳嗽,就需要化痰止咳,應該選用具有化痰止咳功效的中藥,如瓜蔞、紫苑等。

TOP7:只有喫中藥時才需要忌口?

喫中藥講究忌口,通常建議患者不能喫辛辣、寒涼、油膩的食物。很多人認爲,停止服用中藥後,就可以隨心所欲放開喫了。事實上,與其說在服用中藥時需要忌口,不如說日常生活也需要忌口。

之所以需要忌口,是因爲患者在生病後,體質會發生變化,服用中藥是爲了調理身體恢復健康,需要忌口讓體質產生偏頗的食物。如患者本身屬於實熱體質,口舌生瘡、大便乾燥,這時應忌食辛辣之物,即使症狀減輕、停止用藥後,也應注意避免食用。由於患者體質原因,即使沒有出現病狀,但對體質產生不利影響的食物也應少喫或不喫。

TOP8:腎炎患者應多喫黑豆補腎?

中醫認爲“黑色入腎”,提倡喫黑色食物補腎,比如黑豆、黑木耳、黑枸杞、桑葚等。所以一些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希望通過喫黑豆來補腎。

事實上,中醫所謂的腎並非指腎臟器官,而是對身體一系列功能的總稱。中醫說的腎是指身體的根基,所以纔有“久病及腎” 一說。黑色入腎,其實是藉助黑色食物,爲身體根基補充能量。

但如果是腎炎、腎衰竭患者,就不適合食用黑豆。黑豆中富含蛋白質,腎病患者應限制蛋白質攝入,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另外,罹患腎病的人,未必都屬於中醫說的腎虛,也可能是痰溼所致,後者就不應補腎而應利溼。

TOP9:中藥必須按療程服用?

抗生素類藥物應按療程服用,因爲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有一定生命週期,服用抗生素類藥物應針對其生命週期,才能徹底殺死致病菌。但服用中藥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因爲中藥重在調整人體體質,所以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是去火類的中藥,在症狀減輕後就應儘快停止服藥,一般服藥不超過 3 天;服用補養類中藥,可以適當延長時間,但也不一定必須喫夠劑量,要根據患者體質隨時調整用量。因爲中藥重在培養自身體質,當身體功能恢復後,可以繼續服用一段時間鞏固療效,“扶上馬,送一程”。

TOP10:多喫山楂可以去火消食?

很多人以爲山楂是酸的,可以促進唾液分泌、去火消食。事實上,山楂的性質是偏溫的,過量食用會生燥。

爲了避免上火,可將山楂與百合一同食用。中醫認爲,百合性甘味平,甘味的百合搭配酸味的山楂,會產生“酸甘化陰”的效果。

至於希望通過喫山楂達到消食功效,也不能一概而論。中醫說的食積分爲因過量食用肉類導致的積食和因攝入過量穀物主食導致的積食。如果因食用太多肉類導致積食,服用山楂的確可以達到消食效果。但如果是因爲食用了過多穀物導致積食,需要服用炒麥芽等消除積食。

專家:健康科普作家 / 佟彤

文:本報記者 / 朱燕

編輯:邵琦

校對:於瀟楓

審覈:葉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