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遊戲分級標準#

近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在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發佈了由人民網和國內幾家規模較大的遊戲公司牽頭開展立項的《網絡遊戲適齡提示》,這可以算是國內首部較爲正式的遊戲分級制度標準。

根據網絡報道,其以不同的年齡爲標準,將等級分爲綠色的8+、藍色的12+、黃色的16+。其次,還明確規定了下載渠道、規範了提示語和標識符擺放位置等基本要求。但並未列入可能引起歧義的18+年齡段,這也是該標準與國外遊戲分級制度的明顯不同之處。

說到年齡分級制度,其實不僅在遊戲行業,影視、動畫等娛樂行業在國外都有其嚴格的分級制度。比如日本內容產業按照具體各自的行業有着不同的分級制度:電視動畫遵循廣播行業制度、動畫電影遵循電影行業分級制度、遊戲遵循遊戲行業分級制度。具體到遊戲行業審查,按照遊戲模式分爲EOCS和CERO審查,每種不同審查分級按照年齡都各有5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ERO審查設有“禁止表現”項目,如果一旦發現有相關內容的,則會一票否決,不能在家用機上販賣,比如“暴力表現”、“性表現”等等。總而言之,日本內容產業分級十分嚴格和明確,且具體到監督體系,則依靠家長教師協會(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簡稱PTA)發揮作用。每部動畫、遊戲若在上市後發現有違反行業標準要求的內容,經過投訴舉報,都可能會遭到再次審查甚至下架整頓。

除了日本,美國遊戲行業也有一套嚴格的審查分級體制。最有名的遊戲分級制度爲黑白標誌的ESRB制度。ESRB爲美國娛樂軟件分級委員會,依據遊戲中的暴力內容,血腥和成人內容將遊戲分爲EC(幼兒級,3歲以上可玩)、E(普遍級,6歲以上可玩)、E10+(普遍級,10歲以上可玩)、T(青少年級,13歲以上可玩)、M(成熟級,17歲以上可玩)、AO(成人級,18歲以上可玩)和PR(未定級)七個等級。且該ESRB認證協會每位定級者都有着廣泛背景、經驗和年齡層,且職業與娛樂行業無關,有些類似美國的評審員制度,目的都是爲了保證定級認證的公平性和客觀性。

不管哪個國家,從這些常見的遊戲分級制度可以看出,各國對於遊戲使用者的年齡限制要求十分嚴格,對於遊戲中可能會出現的暴力、血腥和性內容十分敏感。

我國制定出遊戲分級制度的出發點其實是有利的。我們都知道一款遊戲從製作到銷售宣傳其實會經過多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涉及不同的單位。詳細的規範標準,可以確保每個“節點”都能按照標準依法開展。比如針對最初的遊戲製作公司,便會直接根據年齡分級提示標準來製作遊戲,避免因爲之前由於遊戲分級制度不明確導致原本開發出的一款遊戲,直到上市使用後才產生負面影響,將風險和損失控制在上市使用之前。甚至遊戲的銷售商也可以通過該標準來規定其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某些限制類遊戲。

我國從2004年行業開始興起,一直到現在的遊戲玩家和產業市場規模要用“千億”來計算,這十幾年裏網絡遊戲行業發展的速度可謂十分迅速。但是此前我國由於沒有年齡分級制,導致問題頻發,網友甚至抱怨“年齡分級就是低齡向”。很多遊戲廠商、動畫製作方製作出的遊戲、動畫爲了確保過審,製作出的作品只符合低齡向的幼兒題材,沒有符合廣大成年玩家羣體胃口的遊戲和動畫,甚至某些未成年人因爲自己缺乏控制力,反被家長舉報,以致遊戲內其他成年玩家怨聲連連。

另外,年齡分級意味着玩家玩遊戲前需先進行個人身份信息認證。比如針對一些在線類遊戲我國在前幾年就已經強制玩家進行實名制認證,通過輸入身份證號來確認玩家年齡,施行“防沉迷系統”。但是從結果看一些未成年人不但沒有防沉迷,反而變得更加沉迷。通過偷用家長的身份證信息註冊、偷用家長的錢買遊戲裝備的事件數不勝數。

雖然該標準纔剛剛出臺,是否可以與行業適配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但隨着遊戲行業打擊盜版的力度逐漸變大,玩家正版意識變強,遊戲行業可以因爲這份標準的出臺而得到更爲規範的監督和管理,或許遊戲行業可以因此得到更有保障的發展未來。

不管該標準實施後的效果如何,國內總歸邁出了第一步,這對於遊戲製作廠商、遊戲銷售商還是廣大玩家來說,都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