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之下》在芒果tv獨播,空降4集,很快衝上熱搜,收割一大波熱度。

電視劇《陽光之下》翻拍自小說《掌中之物》,原著主要講述的是才女老師何妍遭遇歹徒劫車,卻意外幫助警方擊斃在逃案犯,不料七個月後劫車匪徒改頭換面成爲了傅氏集團總裁傅慎行,並對還沒走出巨大創傷的何妍展開了瘋狂報復的故事。

小說作者貝昕寫書初衷是爲了反斯德哥爾摩,所以在角色塑造上極力刻畫了女主角何妍的堅韌聰慧、三觀正且堅定;男主角傅慎行的心狠手辣和反社會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使《掌中之物》在霸道總裁言情小說市場與衆不同,從而聚集一大批不再滿足於傳統現代言情的書迷。

但是,《掌中之物》自公佈立項拍劇以來就風波不斷,出現了不少問題。

首先就是改名問題。

1、劇名風格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從《掌中之物》變成《陽光之下》,從愛恨糾纏特徵明顯瞬間成爲一部看上去就過分正經、脫離現代言情的主流劇。引發不少吐槽。甚至書粉的名字“掌中奶奶”不情不願的變成“陽光奶奶”,使原有的超話被迫廢棄,造成熱度分流。

2、主角名大換血。女主角何妍改成柯瀅,男主角出獄前後名字沈知節、傅慎行改成申世傑、封瀟聲。對沒有看過原著的新觀衆可能這無傷大雅,但是對於原著書粉來說,可能就“沒內味”。更何況,男主角的名字也暗含作者貝昕的用意,所謂“知節慎行”,即使在嘲諷男主角的人性扭曲,也有規勸意味。此次主角名字大改,讓《陽光之下》更加脫離《掌中之物》的影響,利弊未知。

其次就是情節的大規模刪減和部分內容的大力強調。其實在官宣《掌中之物》影視化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不可置信。因爲這部小說雖然題材新穎,女主的反斯德哥摩表現令人眼前一亮,但全文充斥着大量突破下限的大尺度描寫,並且這些描寫在一定程度上刻畫人物形象並推動故事情節發現。

但是爲了能夠過審,這些情節極有可能刪除,這也極其考驗編劇的故事重構和銜接能力。比如第四集中傅慎行(封瀟聲)打草驚蛇,威脅何妍(柯瀅)玩遊戲之後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如果第五集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原著黨還可以腦補,但新觀衆觀劇感會下降。

除此之外,就已經開播的四集內容看,《陽光之下》已經表現出由現代都市言情向刑偵劇轉變的趨勢,甚至弘揚着主旋律,但由於內容構架大體上保持原有不變,所以極其容易出現“魔改”的質疑聲音,這對開局順利的《陽光之下》是非常不利的。

但就現在的話題趨勢來看,《陽光之下》仍有名利雙收的可能。

初次開播不過一天,《陽光之下》已衝上熱搜兩次並長期懸掛,賺足了流量。說明粉絲忠誠度高、該劇的宣發團隊水平也在線。面對當下《有翡》差評滿滿,頹勢初顯的時段,《陽光之下》大爆的機會增大。

想要收視大爆,光靠宣傳到位不夠,更要注重該劇本身的質量。由於該劇只播出四集看不出整體情節流暢度,但在主角演技展現、情節發展節奏、畫面冷色調符合刑偵化轉型等方面,好評如潮。不僅讓初期脫粉的觀衆重拾興趣,也讓一直爲該劇播出而提心吊膽的人們如願以償,同時向周圍人安利爲過審瘋狂修改的《陽光之下》。這就是業界所期待的“自來水”式宣傳。

該劇最亮眼的莫過於男女主的扮演者彭冠英和蔡文靜的精彩表現。拋開流量小生當道的選角模式,《陽光之下》挑選的演員極力貼合原著角色。

蔡文靜(柯瀅飾演者)在表演初遇罪犯申世傑的犯罪團伙時便遭到脅迫的驚懼表情生動而真實;再遇逃犯申世傑,卻發現他西裝革履時所展現出來的不可置信,而後迅速緊張的情感過渡自然,代入感極強。

而彭冠英更是得到了廣大觀衆的認可,其演技精湛,完全可以用“炸裂”來形容,不少原著粉稱他“活着的傅慎行”。劇中,他飾演的申世傑假死後,以封瀟生的身份再次出現在女主面前,他的眼睛,就像獵人盯住獵物一樣凝視着柯瀅,散發着勢在必得的氣勢,讓人心底發憷。尤其在他表演其復仇慾望時的“眼神”,讓觀衆直呼“嚇了一跳”。

無論如何,就原著講,女主角何妍歷盡傷痛伏低做小隻爲將傅慎行繩之以法,遍體鱗傷卻綻放凌厲嬌豔光芒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而不懂得什麼是愛和尊重,對何妍多番折磨直到成爲了何妍的掌中之物的傅慎行也令人難以忘懷。

希望《陽光之下》保持首播水準,不要拉胯。用高技巧的敘事手法將觀衆帶入男女主之間勝負不知不覺間逆轉的情節中去,培養出深入骨髓的共情。文/ 桃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