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带来的这场风暴终归是来了。

就在前两天,雷军在微博上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小米11将取消充电器。

理由和苹果也毫不意外的一致,为了响应环保的号召。

豁哦,很突然就明白了小米11“轻装上阵”的真正含义。

不止小米,安卓阵营里的头号老大——三星也已经确定在明年发布的三星S21将会取消充电器。

这场由苹果带起来的风气似乎席卷了手机圈。

但苹果取消充电器和安卓手机取消充电器,特别是国产手机取消充电器,所带来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原因,而是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无论是苹果还是安卓手机厂商,取消充电器的原因,黑马都认为成本和利润占了很大一个因素。

我们以苹果为例。

根据苹果的说法,取消充电是为了环保,苹果也给出了两个原因:

一:能够减小iPhone的包装,从而减少碳排放。

二:减小包装后,就可以提高运输量,同样也能减少碳排放。

总结起来就两点:

1、iPhone 12系列上附赠的是USB C转Lightning接口的数据线,和苹果之前的充电器并不匹配,而且苹果大多数老旧的充电器又不支持快充,这样就导致购买iPhone 12的用户需要另行购买充电器,而这些充电的包装和运输就又会导致“不环保”。

2、苹果如果真环保,就应该舍弃Lightning接口,统一采用USB C接口,手机厂商都统一后,才是最环保的行为。但是Lightning接口每年给苹果带来很多的利润,所以苹果才不愿意更放弃。

至于安卓取消充电器呢,黑马看来,肯定也是可以节省成本的做法。不过好在现在大多数安卓手机都是USB C接口,也不需要再额外购买,兼容性上应该没多大问题。

但如果说环保的话,也不尽然?如果用之前的充电器,用户体验可能也会打折扣。

这话怎么讲?

我们还是从充电来说。

像iPhone的充电水准,在整个手机圈来说都是靠后的,最新的iPhone 12也就20W的充电功率。

这个充电功率,不要说是旗舰机,就连安卓千元机都能鄙视iPhone。

对于苹果用户来说,即使是取消充电器,市面上能够兼容iPhone快充协议的充电器,成本并不是很高。

电商平台上三四十元就能够买到一个能让iPhone快充的充电器。

但这事放在国产手机里,所花的成本就很多了。

以小米11为例。

根据目前的消息,小米11标配可能会配备55W的充电功率,高配甚至会达到120W的充电功率。

要达到这么高的充电功率,目前业内流行的是用氮化镓材料的充电器,毕竟之前的安卓手机标配的充电器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充电功率的,也没多少。

能够达到的,一般也是旗舰机,用户更新换代的速度也不会这么快,并且之前的充电器个头也很大,使用氮化镓材料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充电器体积。

而65W的氮化镓材料充电器,市面价格大概是在百元左右,百瓦的氮化镓材料充电器更是在两百元左右。

如果手机厂商不标配的话,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想体验满血版的充电,又是一笔支出。

那如果手机厂商标配氮化镓充电器,手机厂商大概也不愿意。

放置充电器,手机厂商势必要把包装盒做大,一来增加包装成本,二来减少运输量,三来氮化镓充电器成本也高。

附赠充电器,怎么看对厂家都不友好,安卓厂商只是害怕用户不买账,所以没有这样做,但在苹果身先士卒之后,安卓厂商也就大胆跟进了。

总而言之,安卓阵营取消充电器,用户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才能够享受到完整的体验。

黑马还是希望安卓手机厂商,在取消充电器上谨慎,纵使真的这么做,也该思考一下,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用户的体验成本和不满。

遥想iPhone 12取消充电器的时候,无论是小米还是三星,都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过嘲讽的言论。

然而时至今日,这两家手机厂商都要取消充电器。

在这些头部大厂的带动之下,取消充电器应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取消充电器是自己的策略和选择,为了降低成本,这无可厚非。

黑马不满的是,诸如苹果一样,以环保的名义去干这事,到头来,手机还给你涨价,这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黑马的态度是,充电作为一个被用户使用频繁的操作,可以不标配充电器,但请给用户一个选择,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充电器。

愿意使用充电器,可以多付点钱,选择没有充电器版本的,可以少付点钱。

最怕的是,多付了钱,还没有充电器。

至于雷军说,对于小米11取消充电器的决定,在行业惯例和环保之间,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将在发布会上探讨。

那是手机更便宜?还是可以低价选购充电器呢?

我们就期待一下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