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太過或者不及都是不好的。

出汗本身不是什麼壞事。天氣熱了,出出汗可以很好地調節體溫;運動後出出汗,可以排除身體運動的產生的一些毒素、雜質。

但如果太過了,就是有問題了。大家一起坐着聊天,別人都沒事,你滿頭大汗,衣服都一塊一塊的溼,就是有問題了。

生病了的人,出現各種異常,都有可能,比如更年期,甲亢,結核等都會導致出汗。

我們這邊不討論生病的人。

單純聊一聊,正常人或者說看着正常的人,沒有什麼不舒服,總是比別人容易流汗,是什麼體質。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天氣一熱就容易出汗。容易出汗體質的人,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爲熱。

這個熱是內熱。

把這個汗給熱出來了。

內熱分爲虛熱、實熱兩種。

虛熱是因爲體內陰液不足,陽氣就和陰氣不能對等了,陽就相對旺盛了,就會出現虛熱,從而出現汗出,這種出汗的特點是晚上容易出汗,而且多伴有夜間或者夜間白天一起口乾,老是想喝水,或者出現手腳心熱,心裏煩躁,感覺一陣一陣的熱從身體裏烘出來。

實熱多是溼熱,起先不一定馬上就是溼熱,可能開始只是溼,然後這溼一直沒有去除,時間一久,鬱而化熱,成就了溼熱,這種熱是真熱,自己都很能感覺得到熱,嘴巴又黏膩,嘴巴幹又不想喝水,大便也經常是黏膩的,拉不乾淨,甚至偶爾喫壞東西,還有肛門灼熱感。這種情況,裏熱明顯,就會把汗給燻蒸出來,而且這汗感覺黏黏的,一出完汗,感覺身上很不舒服,總有種身上不乾淨的感覺。

這就是有內熱的出汗體質。總結的說是陰虛體質和溼熱體質。

第三種是氣虛的體質。

我在醫院經常看到,很多老人家身體很虛了,快不行了,身上都會有汗,什麼原理?

就是因爲氣虛了,衛氣已經沒辦法在控制住毛孔的開合了,連躺在牀上,天氣不熱的情況下,也出汗了。

正常無病之人是不會這麼虛,但正常人中也有相對比較氣虛的人。同樣的活動,他就比別人更容易流汗。原理是一樣的。

很明顯的,以前讀書上體育課,那種大胖子就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跑得最慢,汗流得最多。

第四種就是氣陰兩虛的體質。

人其實挺複雜的,不止有單純的寒,單純的熱,經常也有寒熱夾雜。體質也是,不止是有單純的氣虛或者單純的陰虛,經常也會夾雜在一起的。氣虛與陰虛混合在一起就成了氣陰兩虛。這種體質的出汗,白天也出,晚上也出,就是把兩種出汗的特性給綜合在一起了。總結一下。

容易出汗的人體質大概可以分爲四種。

分別爲

陰虛體質、溼熱體質、氣虛體質、氣陰兩虛體質

好了,這是我對出汗體質的一些理解,科普文章,不易傳播,期待大家轉

發、關注、點贊

,如有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