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雲”範小勤又一次登上了熱搜,與之前不同,這次“小馬雲”不再光彩奪目,而是變得暗淡無光,從之前的身價上千萬,到現在被榨乾資本“退貨”,12歲的小馬雲早早地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的未來將何從何從,誰是他人生悲劇的始作俑者?

“小馬雲”原名範小勤,江西永豐人,家境貧寒,父母殘疾。2015年,範小勤的表哥拍了一張範小勤的照片傳到網上,引發了轟動,因爲他長相酷似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馬雲本尊也被驚動了,決定資助小馬雲上學。

小馬雲立刻成了紅人,一些商人看到了他身上巨大的商業價值,蜂擁而至,他的家和學校經常被圍堵得水泄不通。真是窮在深山無人問,長成馬雲天下知。小馬雲的爸爸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反倒是改變家境的好機會,他曾誠懇地說:“我不管是什麼人,只要對我有好處,(讓兒子)做什麼我都答應。對我沒好處的,我就拒絕。”如今,小馬雲的商業價值被榨乾,被送回了農村老家。

小馬雲的經歷,告訴我們急於求成,必將成爲一場空。然而,現實中有太多這樣急於求成的父母了。曾看過一個教琵琶的老師拍的小視頻,有一個小女孩古箏過了10級,找他來學琵琶,卻發現小女孩連調音都不會,10秒鐘就能調好的事情,小女孩花了半個小時都沒有搞定。

原來,小女孩之前一直用調音器調音,媽媽說他們之前就想着考級,只要對考級有幫助地就學,根本沒有加強基本功的訓練。結果導致孩子現在雖然過了十級,可彈奏的卻很一般。彈琴如此,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急於求成,就會犯了揠苗助長的錯誤。

北宋時,蘇軾帶着書童去一個城市赴任,遠遠地就看到城市的輪廓,因人生地不熟,兩人不知道要走多久,便急匆匆地趕路。在路邊,遇見一位老者,蘇軾便施禮相問。老者看了看天色,又打量了一下書童背上的一大摞書,不緊不慢地說道:“行得慢,兩個時辰能到,走得快,三個時辰可達。”

蘇軾大惑不解,以爲老者拿人打趣,眼看天色已晚,他和書童趕緊趕路,就快到達目的地時,只聽嘩啦一聲,書童背上的書散架了,全部掉在了地上,斷了的繩子也無法連接在一起,他們只好把書抱在懷裏,緩步前行。此時,蘇軾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老者的話,欲速則不達。

子曰:“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用這句話來形容小馬雲最適合不過了,小馬雲有今天的悲慘結局,從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父母短淺的眼光,註定了小馬雲難以走得長遠。

薩頂頂說,並不是快節奏的音樂就一定能帶來快樂,有時候它也會帶來浮躁。人生要成沉澱,要有定力,一個人定力不夠會浮躁。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家長一定要有定力,高瞻遠矚,教育孩子時才能靜心,根據孩子的心理發育特點,一步步地來,方能積跬步至千里,水到渠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