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聪明小生 校对|李蓉婳

原创内容,请勿搬运抄袭,违者必究

上个月,蚂蚁集团的暂缓上市在网上掀起一股巨浪,马云也成为人们的众矢之的,而这个月最火热的话题,则莫过于社区团购。每个新兴的互联网风口,都会引来诸多资本家的投资,社区团购也一样,大家所知道的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美团、苏宁等,都参与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众所周知,这些互联网巨头都非常有钱,随着社区团购的竞争越发激烈,巨头们为了“圈地”进行疯狂补贴,平台上面的商品价格也是低到无法想象:九分钱一颗白菜、鸡蛋1块钱6个、红薯400g只需1毛钱……超低价商品的背后,用户们乐开了花,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社区团购的队伍里。

不过正当社区团购崛起的时候,人民日报却泼了一盆冷水。12月11日,人民日报对社区团购进行了一番评论:“掌握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的互联网巨头,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担当、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为!”

人民日报这个央媒发声之后,网传阿里、拼多多、美团等巨头宣布退出社区团购,但随后这消息被陆续辟谣,可见,各大互联网一时半会是不可能退出社区团购的。

社区团购的爆火,也让生产厂商们犯了难,原因很简单,因为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诸多社区团购平台的商品上架价格出现严重的低价现象,甚至个别商品的价格远低于出厂价,损坏客户的利益。所以,为了应对这一现象,有些厂商也开始了自救,包括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有限公司以及卫龙辣条等厂商。

人民日报的批评,惊醒了很多正沉浸于享受社区团购实惠的消费者。

从短期来看,互联网巨头们疯狂补贴商品,价格确实降到了很低,老百姓们也感到非常实惠,但从长期来看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在你参与社区团购的同时,你的消费习惯也正在改变,一旦养成了打开手机买菜的习惯,那么以后价格就算比菜市场高,相信很多人也懒得去跑菜市场了!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互联网巨额补贴“云买菜”,实际上就是砸钱培养消费者的惯性,为以后搞垄断做准备。

一件事物的兴起,必然会有另一件事物的衰落,而在这背后,真正要哭的是小商贩们。小商贩跟大商家不一样,它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差,需要承担店铺租金、人工成本、产品腐烂变质卖不出去等种种风险,几个月的亏损就能压垮小商贩们。小商贩被压垮之后,巨头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反击,由于大家对团购平台产生了依赖,不买也得买,这时平台就可以趁机把价格涨回去,同时对供应商们的进货价格也进行打压,达到垄断的目的。

所以,人民日报批评,这是有原因的,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巨头们大材小用不干正事,为了几斤白菜的流量去抢小商贩的饭碗,吃相太难看!大家不妨想一想,当年滴滴刚兴起的时候,打车也非常实惠,同时也搞死了出租车司机们,但是现在呢,滴滴价格不也上去了?

有意思的是,人民日报这次只是批评互联网巨头们,并没有针对谁,但马云又一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社区团购,不只是阿里在做,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也在做,为什么都在批评马云呢?

在笔者看来,有可能是最近马云因为蚂蚁集团一事风评走低,被称为是一个只会赚钱“资本家”;另外,从本质上来看,马云毕竟是一个商人,商人最讲究的就是利益,马云也是互联网界最有钱的大佬,而一次社区团购风波都是以马云为首的资本家们引起的,马云自然首当其冲,成为网友们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那么,社区团购成为一地鸡毛之后,“马云们”又该如何收场?

大家要知道,对互联网巨头进入社区团购保持警惕,这是正确的,但并不是说就一定要阻止巨头们进入这个市场。尽管社区团购有诸多吐槽点,但也并不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互联网巨头有着超强的算法,它们可以对菜市场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对产品质量进行把控,这是好事。

可以预见的是,人民日报批评之后,“马云们”会有所收敛,但社区团购是绝对不会消失的,未来会跟线下市场一起并存。因此,“马云们”应尽量让社区团购成为菜场的补充,而不是想着去取代菜市场,如果能够平衡各方面利益,在不取代小商贩的前提下,把他们纳入社区团购体系之中,帮他们增加销量和收入,这是最理想的局面。

大家也知道,华为如今因禁令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为什么会被针对,不就是因为科技厉害吗?如今华为正在举全公司之力每年投入上千亿搞研发,目的就是突破美国的封锁,真正做到强大。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的那样,巨头们不应该老惦记着那几斤白菜的流量,有时间和精力不如学学华为,把钱砸在科研上面,多培养几个科学家,努力去解决“卡脖子”问题!

对于社区团购,不知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如果有独到的观点,请在评论区跟大家一起分享!

赔6200万,只是个开始?辛巴售假后续,两关联公司一个月蒸发30亿

赚一个亿,需要多久?腾讯7小时、阿里5小时,而它只需45分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