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接劉協入駐洛陽,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位,之後曹操脅持劉協遷都到許昌,漢獻帝雖然沒有實權,卻名義上還是大漢集團的最高統治者,曹操利用漢獻帝這個政治招牌,“奉天子以令不臣”時代的開始,用漢獻帝口號開始對諸侯下達命令,這時候曾經的俠氣少年袁術卻變成人人喊打的對象。

在羅貫中筆下袁術基本上算一個草包,依靠家世排擠劉關張,騙孫堅,呂布,歷史之上袁術在諸侯爭霸的東漢末年,也是一個很特別的怪咖。在《三國志》中,名士孔融評價袁術“冢中枯骨”,以此表達不屑。偏偏這位怪蜀黍偏偏不走尋常路,成爲諸侯爭霸中的稱帝第一人。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或稱四世五公。東漢三公就是皇帝手下地位最高的三位重臣:司徒、司空、太尉。汝南袁氏四代人中有五位貴及三公。所以講,袁術那可不是官二代,明明是官五代。

袁術和袁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袁紹是他司空袁逢與小妾生的,袁術是袁逢與正妻生的,因而雖然袁紹是袁術的哥哥,但在袁氏家族裏,袁術的身份要比袁紹更爲高貴,所以袁術打心底裏是看不起袁紹的,認爲袁紹是小老婆的兒子。

東漢末年遊俠風非常的流行,就跟90年代的非主流一樣,《後漢書·董卓傳》載, 董卓“以健俠知名” ;《後漢書·袁紹傳》載, “袁紹以豪俠得衆” ;《三國志·先主傳》載, 劉備“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三國志·諸葛亮傳》載, 徐庶“少好任俠擊劍” ;《三國志·吳主傳》載,孫權 “好俠養士” ;《三國志·甘寧傳》載, 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 等等,基本上這些人物都有遊俠的一面,如果在那個時候你說你不是遊俠,你都不好意思說你是混社會的。

所以袁術見袁紹玩起遊俠風,自己也開始搞起來遊俠”《三國志·荀攸傳》載“袁術亦豪俠,與紹爭名,聽起來好像很豪氣仗義,實際上卻是“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這樣不難理解曹操、袁紹偷新娘的故事了。

遊俠玩多了自然就沒有了興趣,袁術憑藉這家族超強的號召力仕途上一路開掛,“舉孝廉,除郎中”,經地方推薦進入中央作後備幹部,這是東漢最正最快的出仕之路。隨後袁衙內歷職內外,折衝校尉、長水校尉、河南尹、虎賁中郎將。從禁軍統領到首都市長再到中央警備局,這一路走來要實權有實權要地位有地位,想想劉備經歷大小苦戰幾十次後,好不容易獲取一個安喜縣縣尉還被督郵排擠勒索,最後逼的棄官,

如果一切按照太平的劇本,袁術也能混一個位及三公的位置,可東漢王朝經歷黃巾起義後此時已是千瘡百孔,大將軍爲首的外戚集團與十常侍爲首的宦官爭鬥過程中兩敗俱傷,最終勝利的果實被董胖子給掰走了。

董胖子進城把何進手下招攬過來,又離間呂布接收了丁原的力量,坐位洛陽之後就想更換皇帝,掌握着宮廷虎賁軍的袁術成爲董卓拉攏的對象,董卓升袁術爲後將軍,黃忠快70歲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才得後將軍的官職,袁術這時候不過纔到而立之年。

袁衙內也明白跟着董胖子混早晚玩的,於是帶着帶着虎賁軍就跑出了京師洛陽。帶着虎賁軍到了南陽與孫堅匯合,殺了南陽太守張諮,自己佔領了那塊地方,史書記載南陽有百萬人口,在古代有人口就意味着糧食充足,有兵源,袁術輕輕鬆鬆就擁有了根據地,這可比劉備起家輕鬆多了。

諸侯討伐董卓時候,袁紹想立漢宗室劉虞爲帝,派人通知袁術,希望得到袁術支持。這時候袁術見大漢王朝已千瘡百孔,已有取而代之的想法,自然不同袁紹的提議,袁紹對於這個弟弟也是很不滿意,先下手去搶袁術地盤,於是兩人徹底翻臉。

這時候,袁紹手下有曹操,拉攏劉表來與自己弟弟幹架,而袁術手下有孫堅,選擇夥伴的選擇條件只有一個,誰和袁紹打架,就是袁術的盟友誰和袁紹打架,就是袁術的盟友!於是公孫瓚,成了袁術第一個名義上的盟友。

除此之外,呂布在佔據徐州期間,也是袁術的一個重要盟友。而江東孫堅名義上是袁術的帳下先鋒,實際上只能算是客居。雙方雖有主從關係,但更多的是一種合作,孫堅管打仗,袁術出錢糧,孫堅實際上成了袁術的前鋒部隊。而在孫堅被黃祖射死之後,其子孫策打下江東依然還是打着袁術的旗號。北有飛將呂奉先,南有小霸王孫伯符!袁術的兩翼看似強橫異常。

袁術跟電影中一個人物很像,那就是滅霸,袁術是一個固執的人,袁術見天下大亂早已經有了稱帝的想法,只是他一直尋找機會稱帝,他固執的認爲袁姓出自於陳,陳是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等到漢獻帝在曹陽打了敗仗,袁術覺得時機到了,但是他不好意思直接提出來,於是就試探羣臣,說自己打算順應天意稱帝,沒想到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贊同的,主簿閻象更是勸說發道:“當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說有他們的兩分,可他們還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您雖然累世高官厚祿,但恐怕還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樣昌盛;眼下漢室雖然衰微,似乎也不能與殘暴無道的殷紂王相提並論吧!”袁術聽了閻象這番話不吭聲,心裏卻是非常惱怒,機緣巧合,他袁術到了玉璽後,袁術終於按耐不住自己內心的狂喜,此時他佔據了半個徐州,揚州,部分豫州,坐擁十一郡,麾下帶甲17萬。要知道官渡之戰,袁曹雙方投入兵力的總和是否有17萬仍是未知之數啊……赤壁之戰時,孫劉聯軍都只有5萬兵力。可見,袁術在那個時間點正可謂“兵多糧廣”!於是官五代袁術開始自己單幹,公開稱帝。

孫策趕忙與袁術斷絕關係,並開始收割袁術在江東的城池,表態與其勢不兩立!至於政治頭腦簡單的呂布,袁術希望通過兒女聯姻與鄰居呂布在徐揚地區的結成政治同盟,也讓自己登基的樣子顯得偉岸一些。(《後漢書》:建安二年,因河內張炯符命,遂果僣號,自稱“仲家”

呂布一聽說要與自己的女兒要與皇帝的兒子成親,把姑娘送上了接親花車,卻被陳珪及時阻止,爲呂布理清楚關係,呂布一聽不但悔婚,還把袁術的聘禮、信件和媒人韓胤都送許都的朝廷了。

呂布因此被朝廷嘉獎封官,而袁術以及投靠他的韓暹[xiān音“先”]、楊奉被通緝天下。

這下袁術瘋了。自己剛成爲天子,就被呂布拒婚,還被呂布告發成全國通緝犯,成爲天下笑柄。這讓袁術無地自容,袁術便派手下大將張勳、橋蕤等人同韓暹、楊奉合兵,率幾萬步兵騎兵,分七路進攻呂布,不想袁術手下的韓暹、楊奉突然臨陣倒戈,與呂布聯合將袁術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殺死十將。

禍不單行,曹操,劉備討袁術,斬殺了袁術數員大將,迫使袁術不得不逃回淮南老巢。禍不單行的古話確有道理,袁術回到淮南,恰遇江淮地區遭遇多年不遇的饑荒,災民遍地慘不忍睹。仲家帝國的最後一絲生機也沒了,就這樣袁術稱帝僅僅堅持了不到兩年,就失敗了,袁術在想念着蜜水的甘甜中憤然離世。或許直到這一刻他還沒想通,爲何他會落到如此地步。

其實細細分析下來,一方面漢獻帝時期,漢朝雖然名存實亡,但畢竟誰也沒有公開提出來,並且還有一部分忠於大漢之人,這也是劉備爲什麼一直打着興復漢室的口號,袁術在這討伐董卓的董卓諸侯中第一個稱帝,其行爲比當初的董卓有過則而不及。

另外作爲富家子弟,生活奢侈其實也沒什麼,而袁術在驕奢淫逸的同時,將盛氣凌人發揮到了極致,他出行所用的車馬一定要比別人高大,比別人華麗,即便是遇到神魔鬼怪,也要給他乖乖讓路,鑑於袁術這幅不可一世的模樣,人們給他取了個外號叫“路中捍鬼”。

過慣了錦衣玉食日子的袁術,在當上皇帝后,生活上更加奢侈,其宮人衣着華麗,食物精美,袁術的後宮,簡直堪比紂王的酒池肉林。若是國家富裕,歲有餘糧,那麼作爲皇帝好好享受一下倒也無可厚非。然而袁術治下的江淮地區,不僅長期遭受袁術的剝削,天災人禍更是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軍中將士飢寒交迫,民間百姓甚至陷入了人相食的境地。

但凡有點良心的君主,在面臨這種境況時,都會想辦法來解決一下民生問題,但袁術不僅不解決,還自顧自的享受高質量的生活品質,當現實不允許袁術享受高質量的生活時,袁術仍然要求要過的好一點,軍中百姓和黎民百姓都已經被迫喫人肉來維持生命了,他卻還沉浸在錦衣玉食裏不可自拔;甚至在所有積蓄耗光,只有麥屑可以充飢的時候,他卻妄想着來一杯蜂蜜水享受甜蜜,蠢的天真,蠢的可笑,這樣的主公要是不敗亡,那簡直天理不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