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了,袁紹爲首的討伐董卓的諸侯聯盟軍內訌大打出手宣告解散,孫堅被黃祖暗箭射殺,而由洛陽到長安的董卓聽到兩個消息傳來,原本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放了下去,一心想壓皇帝一頭,做過“尚父”。

最早的“尚父”說的是姜子牙,就是《封神榜》上的那個姜子牙,他是開國功臣,周武王尊稱其爲“尚父”,後來“尚父”就變成父輩,或者說對待他,就像對待父親一樣,先是蔡邕極爲阻止,後來長安又來了一場地震,董卓怕不吉利,這纔不敢有繼續當“尚父”的念頭

在長安之中,爲了震懾文武百官,就把這些文武官員召集在一起喫飯,用數百名篡權投來表演,表演啥呢?

斷舌頭,斬手腳,挖人眼睛,剝人面皮,嚇的不少人勺子、筷子都掉了,而董卓卻飲食自若。下屬將領如果言語有冒犯董卓的,馬上就會當場處死。

董卓的反人類行爲與洛陽時候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眼看着忠於漢室皇帝的大臣與關中舊族不斷被董卓清洗掉,不少人坐不住了,華歆、何顒、鄭泰、荀攸聯合董卓親近的越騎校尉伍孚組成了刺董小分隊,由荀攸規劃刺殺方案,計劃是伍孚在衣服裏藏了一把佩刀去拜見董卓,等待董卓接見時候刺殺董卓,可惜這個伍孚在刺殺董卓時候沒有完成任務,反而叫董卓發現而被反殺,事發之後鄭泰、華歆先跑了,何顒、荀攸兩個跑的滿的被管抓入獄。

眼看着董卓要血洗大漢漢朝,機會稱帝,原本隱忍不發,用了三年時間潛伏換氣董卓信任的王允,再也坐不住了,也開始謀劃刺殺董卓的行動,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司徒王允是一個上了年紀的文官形象,其實這個是不準確的,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文官武將之間是沒有後世我們看到的那麼大的差別的,王允出生名門望族,人生偶像是衛青、霍去病,因此經過多年努力,王允雖算不上絕世高手,卻也是一個文韜武略無不精通的全才,並且王允作爲豫州刺史指揮過地方軍與黃巾軍的作戰,上過戰場的。

之所以王允籌劃的滅董行動遲遲不成,一來董卓爲人極爲謹慎,他與何進不一樣出門都是帶着護衛,最關鍵的原因,王允自然有武藝,可他手下沒有兵權,刺殺董卓以後,董卓手下的人他對付不了。

王允一直拉攏這董卓手下第一猛將呂布,呂布是五原郡九原縣人,王允是太原祁縣,兩個人同屬於幷州管轄,王允一直對這個小老鄉很上心,隔三差五的請這小老鄉喫飯喝酒聊人生,時間久了呂布對王允這個老鄉十分信任,知無不言。

這一日,小老鄉呂布給王允吐槽,先說自己這個義父董卓不好相處,自己辛苦護衛他安全,他因爲屁大的小事,擲出手戟刀劍相向?後喝大了繼續吐槽,自己與看上了義父的婢女,並與婢女在一起探討了人生的終極奧祕。

王允心中不斷吐槽,狗屁的婢女,董卓好色成性,身邊有姿色的早被他被他下手了,小妾還差不多吧,呂布這個與後媽有染,想通這些,王允想到這些,心頭一喜,拉攏呂布共誅董卓,呂布有些猶豫,道:“奈何是父子,怎麼好下手呢?”王允說:“將軍姓呂,本來就非親生骨肉,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還來不及,還說什麼父子!”

於是王允作爲導演規劃了這場刺殺董卓的大戲,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大反派董卓乘車前往皇宮參加皇帝的慶祝會,主演呂布繼續扮演隨從護衛。當董卓車隊行至北掖門外時,李肅跳出來自造麻煩,順帶一說《三國演義》爲董卓勸說呂布來降的人就是他、董卓這時候高呼:“吾兒奉先何在?!”這次等來的不是呂布的救援,反而是呂布的補刀。

論功行賞,王允以布爲奮威將軍,假節,儀同三司,封溫(今河南溫縣,司馬懿家族的故鄉)侯。(漢朝爵位列侯從高倒低,依次是縣侯→縣侯→亭侯。王允將呂布從亭侯直接提拔爲縣侯,算是破格提拔了。此外,“溫侯”爵位非董卓所授,《三國演義》將其安在董卓頭上。董卓表示這鍋我不背!)。與王允同掌朝政,

董卓被殺,朝廷上下一片歡騰。掌握朝政的王允再再也不想在董卓手下一樣隱忍謹慎,反而開始居功自傲,對朝廷大臣呼來喝去,文武大臣對王允敢怒不敢言,對凡是更董卓有關係之人都開始清算,蔡邕就因爲對董卓之死感嘆一下,就變成王允的刀下亡魂,以至於董卓涼州嫡系部隊人心惶惶。

董卓手下大將,李傕郭汜在賈詡的建議下下,決定殊死一搏,攻打長安。勝利者王允並沒有做好戰鬥準備。當他聽說李傕郭汜再次拉起軍隊的時候,竟然還派人去申斥叛軍。

再說,呂布可是反覆無常,見利忘義,坑爹弒主的小人,王允與呂布先是因從董卓處收繳上來的財物是否拿出來犒賞公卿將校的不同意見而出現隙嫌,而後因王允只將呂布當作劍客,根本沒當呂布是自己人而引起呂布的不滿。以至李傕郭汜進犯長安,呂布並未捨命拒敵,甚至拋下王允,獨自帶着一家老小殺出武關,離開長安,轉投袁術,在董卓死後不足三個月之際,長安再度被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攻佔,王允被殺,身死族滅。

王允的經歷告訴我們三國時代任何時候都不要看不起他人,一個人在厲害也幹不過一個團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只靠自己的力量處理國事,在王允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已經與人和絕緣,也與成功永別。誅殺董卓他成功了,他贏過,但沒有勝利,最終大漢王朝皇權損失殆盡,諸侯爭霸的三國亂世正式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