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老百姓中,流傳這樣一句俗話:喫一百口豆子,也不嫌豆腥。意思是說那些不長記性的人,喫多少次虧都照樣犯相同的錯誤。其實,這句話用在《大江大河2》裏的宋運輝身上是再適合不過了。他就是那種不長記性的人。自打來到東海之後,他可以說是在同一個地方摔過不止一個跟頭了,但他依然故我。大家應該還記得吧?當初他剛到東海項目的時候,就遇到整個項目報批方案被否決的事。

《大江大河2》海報.

如果一旦項目被否決了,那就意味着老馬、老韓、老劉、老高和小宋(宋運輝,以後也這麼叫)他們這四個廠長都得哪兒來的回哪兒去。當時管行政的劉廠長連自己的調動手續都辦好了。不過最後還好,小宋憑藉自己的技術儲備,和智慧的頭腦總算另闢奚徑把東海項目給報批下來了。這算是救了大家一命。按理說,在這種情況下,小宋應該算是居功至偉了吧?應該得到一個不錯的獎勵或提升了吧?

主人公宋運輝

可是對不起,小宋最後的命運是,不但沒有得到相應獎勵和提升,而且還被小拉安排到一個墊底兒的位置,讓他去負責東海項目的土建工程。而小宋最爲擅長的技術那一塊卻被小拉安排給老韓了。此時,在小宋遇到如此不堪的打擊時,其他四位廠長卻沒有一個站出來爲小宋說話的。這是小宋第一次被身邊的白眼狼們冷漠對待。按理說,此時他應該長點記性了吧?而當他把東海的基建項目優質超額地完成之後,他再次被當成了楊白勞。

宋運輝負責東海基建項目

應該給予他的獎勵與職務,作爲一把手的老馬連提都不再提了,而且還理所當然地派小宋去負責工廠的碼頭基建。並且老馬還說,即便是這個建設碼頭的職務,還是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部裏爭取來的呢。看到沒?小宋還得感謝他老馬呢。其他四位廠長自私、平庸、冷漠的嘴臉,讓觀衆們氣不打一處來。遇到重大難題了,紛紛都想到小宋了,等到分好處的時候,卻把小宋一腳踢開了。其實,上述這些遭遇基本上都小宋自己造成的。

高廠長

正是他的耿直、冷傲和書生氣才使其他廠長及部裏的人把他當成免費的救火工具,有火災了想起他了;安全了,就把他忘一邊兒了。特別是老馬、老韓還有部裏的小拉(路小第),早已經對他形成了圍剿之勢。因爲,小宋的書生意氣和鋒芒畢露,已經讓老馬和老韓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受威脅了。剛來東海時,小宋對老韓的報批方案進行第一次調整時,就已經把老韓給碾壓了。他小宋對英文很精通,而老韓卻對外文資料一竅不通。

管行政的劉廠長

這不就已經在碾人了嗎?老韓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裏憋氣窩火是必然的。爲何我老韓的方案就被部裏給否決了,而你小宋的方案怎麼就比我老韓優秀呢?但是不服不行,小宋的技術就是比老韓厲害,小宋只用了一週時間就把新方案搞出來了。這是在技術上對於老韓的威脅。而在工作協調與溝通斡旋上,小宋更是對老馬形成了更大的碾壓。本來老馬就是個技術外行,而他的優勢就在於作爲領導的協調、溝通、調度與分配的能力上。

管技術的韓廠長

但是在協調、溝通與斡旋上,老馬更是讓小宋碾壓得灰溜溜的。新方案再被否決之後,小宋和老馬商量着再見一次路小第,可是這期間老馬愣是連小拉的面兒都沒見到,更別說溝通交流了。就在老馬徹底絕望的時候,小宋卻可以通過閔廠長的關係見到了路小拉,儘管項目沒成,但是總算見到了。最後,在小宋的牽頭領導之下,大家一起努力,對方案再次調整,總算通過經委、科委把項目審批下來。而在這期間,小宋的號召力和籌劃力遠遠超過老馬好多倍。因爲小宋是通過自己的技術實力來號召大家,所以強大的領導力是必然的。

東海化工廠馬書記

大家想一想吧,這麼能幹的年輕人,留在老馬身邊,他晚上能睡得着覺嗎?相比較老馬和老韓二人來講,老馬從小宋身上感覺到威脅要更大一些。而得罪路小拉,帶給小宋的後果就更加明顯而嚴重了。那唯一的一次單獨談話,讓小拉覺得他人生中第一次遭遇如此巨大的挑戰與冒犯。那次談話,他不但沒能制服那個年輕瘦弱的小宋,反倒被小宋用文弱的化骨綿掌給輕飄飄地扳倒了一局。這是他作爲官二代,所絕對不以容忍的。

路小第路司長

小編猜測,在後來那些腳踩小宋的措施中,估計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來自於路小拉的,應該都是老馬的主意。這個老馬,別看他在技術上外行,但在官場內耗上絕對是行家裏手。那些讓小宋靠邊站的手段,都在公佈時都被老馬說成是路小拉的。那是因爲當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小宋都沒機會見到路小拉,所以任憑他老馬怎麼往小拉身上甩鍋都無所謂,小宋也見不到小拉,怕什麼?所以,在小宋被圍剿的勢力中,尤以老馬最爲陰損、蔫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