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考研複習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結束,報考人數爲377萬,而在2020年,考研人數首次突破了300萬大關,達341萬人。

很多本科生和家長關心這樣的問題:2022年考研會有哪些變化?又應該提前知曉哪些事情?

考研人數的增幅這幾年明顯增快:之前的2017年,研究生報考人數首破200萬大關,達201萬人;2018年考研報名人數則升至238萬,較上一年增幅達18.4%;2019年全國考研人數規模達到290萬人,比2018年再增52萬人,增幅升至21%。

近5年的考研報名數據,從2017年的201萬,到2021年的377萬,短短5年,考研報名人數增加了170多萬。

如果繼續往前追溯,自2008年至2013年,考研人數呈逐年上漲趨勢;2014年總人數雖較去年減少4萬,但專業學位碩士報名數卻高達68萬,比2013年多出9萬人。

總之,當前的考研趨勢爲:越來越多的本科畢業生避開就業渠道,轉而選擇繼續求學深造,“考研熱”現象一直持續存在。可以預見,2022年考研的人數將繼續攀升。

面對越來越高的報考難度,爲什麼仍有無數學生加入到考研大軍中,這是否是經過深思熟慮所做出的明智之舉呢?

還有,他們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金錢投入到沒有十分把握的考研中,這麼做是否是理性的呢?即便被理想的高校錄取,成爲名副其實的在讀研究生,又能否彰顯出這是理性選擇的結果嗎?

所謂的“考研熱”,有關說法很多,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考研熱”呢?

考研動機調查結果

無論是工科類、理科類的在讀研究生,還是人文社科類的在讀研究生,都傾向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統的純理論探究與實際應用很難完全吻合,而只有在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付諸實踐、融會貫通,才能更好地立足社會,從而盡展才能。

這一點基本被所有在讀研究生們認可,可見存在的重要性。

考研態度調查結果

對於選擇考研或者“考研熱”,在讀研究生又如何看待?

在讀研究生的心理狀態以及外在表現,也是選擇考研的本科生所普遍存在的現象。根據多個高校調查的結果,在讀研究生從不後悔選擇考研這條路,對個人未來發展充滿期待,信心很好。

不過,冷絲依然提醒:想加入考研大軍的學子若想做出正確的選擇,需要事先進行理性分析,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考研,以及考上研究生以後的道路應該如何走。

考研主動性調查結果

未來研究生教育又將如何發展?哪些專業將成爲重點扶持的對象?

根據官方統計的數據,國內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2020年將達到30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達到60%左右,目前已超過60%。也就是說,“十三五”期間授予博士學位33萬人,碩士學位339萬人,這個規模達到了當時的既定目標。

根據教育部官方公佈的消息,我國研究生教育將着力探索關鍵緊缺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比如,瞄準“卡脖子”核心技術,與工信部、國防科工局共同啓動了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核科學等核心技術緊缺博士人才自主培養專項。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還有這些專業和學科需要引起考研學子的重視,教育部要求推進應急管理學科建設,擬定“應急管理”二級學科設置基本要求、博士和碩士指導性培養方案,推進20所相關學科基礎好的高校在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應急管理”二級學科,開展相關試點工作。

最後,冷絲提醒,考研初試過後,後面最爲重要的準備工作和環節就是複試,還有調劑工作。

近些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不斷改革,教育部針對具體招生髮展制定詳細的招生計劃,並且制定明確文件,要求參與調劑複試的考生要滿足初試中成績符合調劑複試要求,與此同時,調劑的院校專業需要與選擇調入地區的專業一致或者相近,並且都是統考科目內容。其次是滿足第一報考志願,如果將其調劑轉出,則考生必須達到基本複試分數線以上才能予以調劑。

考生選擇的第一志願報考專業,調劑專業期間考生的資歷與成績都必須符合調試要求。

考研初試已經完畢,這也就意味着下一步的工作即將開啓,冷絲預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初試,有機會參加複試,最終順利金榜題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