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机器轰鸣,数控车工正利用数控技术制作零件,现场气氛紧张而严谨。”11月24日,在沂源县,以“一技之长 能动天下”为主题的技能比武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这是市总工会打造“六个平台”优化“六种生态”的一个现场实例。

12月18日,市委书记江敦涛作出批示:市总工会立足主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很好,望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新经验新作法,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工会组织和职工,为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将遵照江书记的批示精神,勇于挑战、奋进担当、开拓创新,以奋斗之我干好工会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卜德兰表示。

今年以来,市总工会从“搭平台,促生态”入手,围绕职工创造创业、职工创新创优、工匠选树招引、工会服务企业、职工服务保障、工会组织建设等平台发力,推进淄博高质量发展。

市总工会以打造职工创造创业平台,优化高质量发展生态为抓手,开辟全市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劳动竞赛主战场。聚焦全市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先后开展了全市重点项目“疏堵点、解难题、促落实”争先创优,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交通国省道6项重点项目和水利系统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促进全市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早完工、早投产、早达效。据统计,有6300余个企业、2.5万个车间班组、62.6万名职工参与到各类竞赛中来。

产业强,城市强。市总工会开辟“产业攀登”攻坚新赛道,围绕全市300个重点技改项目和“四强”产业,开展了青年职业、药品检验检测、农机、第十一届职业(技工)院校等14个行业系统、50余个项目的职业技能竞赛,参与职工23万余人。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陆汉明说:“下一步,我们将锚定工业互联网、智联汽车、人工智能等11条产业新赛道,推进职业技能竞赛向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扩展。”

前进需要方向,每个时代都需要榜样的力量,市总工会与“淄博荣耀广场”核心内涵对接,开创“淄博力量”集聚新高地。大力宣传我市8名2020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举办全市先模人物云宣讲,5.7万人次观看直播;成立先模人物事迹报告团,举办报告会170余场,集聚起推进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我们将加大工匠学习交流力度,为推进淄博高质量发展招引储备更多优秀人才。”市总工会围绕推进传统产业“五个优化”,大力开展全员创新企业、创新班组、创新能手选树,打造职工创新创优平台。

培育市级全员创新企业48个,全市创建劳模(金牌工匠、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1075个,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42.6万件,完成技术革新41.2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8万项,形成创新成果22.1万项。围绕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五小”创新活动,有14万余名职工参与。市总工会聚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11个全面试点单位、10个项目试点单位和5个试点部门为先导,推进在技能培训、技能认证、技能人才评价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广泛开展网上网下“寻找身边的淄博工匠”和“十佳名师高徒”“百对优秀师徒”评选活动,参与报名1000余人,评出“淄博金牌工匠”20人、“淄博工匠”30人,培育各级工匠人才1200余人。全面落实“人才金政37条”,积极推动“淄博工匠”与“齐鲁工匠”及其他省市工匠的技术、人文交流,吸引外地市工匠来淄创业。

打造工会服务企业发展平台,助力优化营商生态。市总工会深度对接市委“一号改革工程”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大反思大提升。大力加强“书香工会”建设,举办了全市职工云朗诵、“时代新人说”职工演讲比赛,全市建设“书香工会”510余家,推进以人文精神涵养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务实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先后挂牌成立了原山、沐锶汤温泉、岜山等7家职工(劳模)疗休养阵地,组织1500余名职工进行了疗休养。

在职工服务保障平台方面,市总工会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服务站19个,打造“1+1+N”一站式劳动维权平台。关心关爱劳动者,建成“户外劳动者驿站”244家、市级“妈妈小屋”20家。搭建“云招聘”就业服务平台,先后开展了“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等网络招聘会,每月开展一期线上“云招聘”,目前已举办淄博“四强产业”企业、“新经济”企业等专场直播招聘,观看人数超50万人次,网友线上投递求职简历1000余份。

在工会组织建设服务平台方面,市总工会开展“新领域、新业态、新组织”建会入会行动,新建工会组织317家、发展会员3.4万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总工会主席张江汀、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贵堂分别对该项工作作出批示肯定。坚持建会与建“家”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优化资源配置,建设街道、社区、园区、企业四级共享“职工之家”,目前全市已建立共享“职工之家”示范点18个。

淄博市总工会创新求变、敢闯敢干,在搭建平台促进生态的路上越走越宽,不断谱写淄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淄博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