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青木

01

近日,主持人朱迅,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

錄製過程中,節目組在草原上擺放了一個小木樁。

參加節目的人,要登上這個“小舞臺”,說出自己最想說的話。

朱迅第一個參加,正當大家猜測她會說什麼時,她對着空曠的草原,大聲喊了一句“媽,回家吧,想你了。”

說完,眼中已經滿是淚水,神情中充滿了遺憾和想念。

站在她身後的其他隊員,聽到朱迅的這聲“媽”之後,也潸然淚下。

熟悉朱迅的人,都知道她和媽媽之間,有一段糾結的往事。

02

1973年,朱迅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家族。

父親是外交官,母親是人民教師,從小她就在各方面展現出驚人的天賦。

17歲,朱迅選擇出國深造。

在日本,爲了支付高昂的學費,她不得不打幾份工養活自己。

不幸的是,留學期間,她被檢查出患了血管瘤,一個人在異國他鄉,朱迅特別希望可以得到家人的關懷。

可是,母親知道她生病後,帶了半個西瓜去看她,坐了不到半個小時就走了。

母親的“冷血”,讓朱迅很是傷心。

後來,她在日本打拼出一片天地,成了一位有名的主持人。

就在這時,母親病了,父親也被累出了毛病。

朱迅不顧所有人勸說,毅然回到中國,陪在父母身邊。

回國後的朱迅,更加拼命,一邊照顧生病的母親,一邊考取了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

當她的事業再次達到巔峯時,這個女人又一次被病魔打倒,不幸患上了“甲狀腺瘤”。

這一次,她還是沒有得到母親的照顧。

後來,病好了,母親也老了,父親去世後,母親一個人住在國外的養老院。

朱迅多次勸說母親回國,她都不肯。

這也讓朱迅再次懷疑,媽媽到底愛自己嗎?爲什麼寧可住養老院,也不願意和自己一起?

後來,朱迅的媽媽接受採訪時,說了幾條理由:

第一,自己不想給子女添麻煩;

第二,心裏是愛朱迅的,可能言行上不會表達;

第三,自己爲子女和家忙碌了一輩子,想過幾年屬於自己的生活。

雖然母女之間的隔閡解開了,可母親也不在了。

一度缺乏母愛的朱迅,心裏留下了一塊空地,再也填不滿。

節目上,她對着天空的那聲吶喊,更多表達了一份對母愛缺失的遺憾吧。

無論子女多大,還是一樣喜歡父母的懷抱。

只要父母在,彷彿全世界的風雨,都會向其他方向傾斜。

03

撒貝寧曾經在得了雙胞胎後,發過這樣一條短信:

媽媽,您的兩個小孫子出生了。

發出去之後,才突然意識到,手機對面,再也不會有迴音。

當年,撒貝寧在北京工作繁忙,出於孝心,他把父母接到了身邊。

本以爲,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父母,可工作性質的原因, 一天下來,他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少的可憐。

而且父母在北京人生地不熟,住的也不習慣,就搬回了老家。

後來,母親突然急性腦出血,送到醫院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

極度思念母親的撒貝寧,常常一個人翻開和家人的聊天記錄。

這時,他才發現,自己陪伴老人的時間太少了,一年視頻通話的次數,兩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這份遺憾,讓幽默風趣的撒貝寧,多次在與母親有關的節目中,淚灑現場。

父母之愛,簡單溫暖,是一份隨時隨地的依靠。

再苦,再累,聽聽父母的嘮叨,喫一碗媽媽做的打滷麪,所有的不愉快都會煙消雲散。

04

其實,不管我們長多大,在父母眼中,我們永遠是孩子。

在孩子眼中,只要父母在,我們就可以盡情撒歡哭鬧。

還記得動畫片《哆啦A夢》中的一個片段嗎?

有一期的故事中,大熊的爸爸,意外見到了之前還活着的媽媽。

本來已經是孩子父親的男人,突然變成了一個撒嬌的小孩。

大熊爸爸抱着媽媽,哭的非常傷心,向她訴苦說自己太累了,經常被部長欺負。

媽媽抱着爸爸的頭,輕輕安撫他。

那個畫面,非常感動人。

父母,是我們心底最溫暖的人,也是我們心中的軟肋。

他們愛我們的程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

05

有一位網友留言說:

才換了工作有些不適應,和爸爸媽媽視頻眼淚直掉。

媽媽說,放心姑娘,有什麼事跟媽說,天塌下來有媽給你頂着。

然後我爸擠過來說,還有爸呢,爸更高,爸給你頂!

還有一位網友說:

前兩天媽媽看了一個漫畫。

畫的是一個人死了之後,變成他最愛的人的保護神。

媽媽說,她以後死了,她也不走,哪都不去,做我的守護神。

在這世上,別人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只有父母才關心你飛得累不累。

哪怕你不能展翅高飛,哪怕你一直平庸無奇,父母都不會嫌棄你。

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父母這份愛。

希望,所有子女都沒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點亮【在看】+【贊】,把文章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願所有感情,都有一個溫暖的歸宿。謝謝啦!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