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开发区。(长宁区供图)制图:李洁

伴随着蓝色液体缓缓注入苏尔寿字样的模具,上海苏尔寿昨天正式获批亚太区总部。上海苏尔寿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宇表示,苏尔寿来自瑞士,今天举行这样的仪式,是表达公司对其中国业务源源不断的希冀。

今年以来,上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外资工作,预计全年实际吸收外资将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过去五年间,上海实际吸收外资超过920亿美元,约占历年累计吸收外资的三分之一。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外商目前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767家,其中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112家,大中华、亚太及以上区域总部136家。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以浦东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先行先试为引领,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球资源配置和开放枢纽功能。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扩大在沪地区总部的辐射范围,努力打造配置全球资源的亚太门户。

“源动力”与“软实力”:多重因素让外企看好上海

全球总部位于瑞士的工业工程和制造公司苏尔寿,早在2008年6月就已在临港建设厂房,亚太区市场是该公司最看好的市场之一,总部升级之后让“中国设计”和“中国研发”成为可能。李新宇说:“我们是管理型总部,又有不少外籍员工,技术研发更是依赖人才资源的积累。临港新片区推出了不少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个税政策非常吸引人。此外,临港的智能化产业化布局也与我们公司的产业升级相匹配。”

如果说市场是外资进入中国的“源动力”,那么,制度政策突破等营商环境则是外资企业扎根中国的“软实力”。“友邦人寿是整个中国保险业中第一家改建成为独资寿险保险公司的外资企业,改建过程中遇到大量在规章上没办法查到,需要探索才能实现的关键环节,这一成功经历也让我们感受到上海有着非常好的营商环境。”

友邦人寿首席客户官姜利民表示,正是因为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更加对中国有信心,未来也将立足中国推出多重健康保障计划及护航疾病康复全流程的健康生态圈,携手更多中国家庭实现健康长久好生活。

外商投资企业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目前累计设立研发中心479家,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一半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来自外商投资。来自德国的思爱普(SAP)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入中国以来,已为1.5万多家中国企业服务,助力多家中国百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思爱普全球高级副总裁柯曼同样表达了公司坚定持续在中国投资的信心:“我们的创新科研能力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得以进一步发展,我们虽然没有神奇的‘水晶球’洞察未来,但我们已明确了持续投资中国的计划。我们从未停止在中国投资的步伐,今年如此,明年和后年也是如此。”

“大胆试”与“大胆闯”:着力打造外资首选地

自1980年7月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电梯厂成立,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引进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以来,上海外资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上海以约占全国万分之六的面积、百分之二的人口,吸引了超过十分之一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约6万家。目前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2700亿美元。

在此过程中,上海用了约25年时间吸收外资突破500亿美元,用了约6年时间突破1000亿美元,而1500亿美元、2000亿美元、2500亿美元的突破均仅用时3年。40年来,上海外资工作引领了全国诸多“风气之先”。从设立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保税区等开始,上海坚持大胆试、大胆闯,取得一系列“零的突破”。

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外商投资法实施后地方人大出台的首部外商投资条例,《条例》坚持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引资,注重对外商投资的促进、保护和服务,强调外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与保障。

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华源表示,“十三五”时期,上海坚持把扩大开放和吸收外资放在突出位置,率先落实国家各项开放举措,不断完善外资政策体系。下一步,上海的外资工作将围绕着力打造新时期外资首选地、着力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着力营造国际一流投资环境3个维度,推进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努力打造高能级市场主体集聚、高标准投资促进体系健全、高水平服务系统集成的亚太投资门户,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更大助力。

作者:祝越

编辑:苏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