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迅(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潘英武,身材高大,面容俊朗,不言自威。他的微信名就叫鷹,象徵着他的本色,也彰顯出他的性格。是的,他說話是這麼果斷,斬釘截鐵;辦事是這樣乾脆,雷厲風行!

(左四爲潘英武)

潘英武是新豐縣公安局刑偵大隊一中隊長,出生於警察家庭,自幼奔流着徵惡揚善的鐵血;他就讀於警官學院,從而奠定了紮實的刑事偵察的理論基礎。參加公安工作以後,他立志在父親曾戰鬥過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在紛紜複雜的滅罪鬥爭中,鍛造鐵鷹的銳利和機敏、堅定和沉着。由於出色的工作表現,他被評爲“韶關市十佳刑警”榮譽稱號。

最近,筆者採訪了潘英武,在他的敘述中,我彷彿看到一隻鋼鐵般的雄鷹,刺破深沉的夜空奮力飛翔……

2019年5月11日下午18時許,新豐縣西門派出所接到事主報警,說有人持槍搶劫,當時縣公安局領導十分重視,到場勘察現場。縣局領導和刑偵大隊指令,潘英武帶兩位刑警任先期調查。他們先到醫院看望了受害人羅某,他30多歲,是新豐的個體戶,瞭解當時的情況。經醫生介紹,羅某被子彈打中右腳膝蓋,彈頭仍留在膝蓋邊沿。

槍擊現場是在新豐縣城一個半山腰位置,通往黃磜鎮的通道。離案發現場最近的有一間制磚廠。案發是晚上18時左右,詢問完事主,他們馬上去到現場進行勘查工作,在現場尋找作案工具。

槍擊案件,對於潘英武來說是陌生的,之前只是接觸過非法持有槍支案。因此在這方面缺乏經驗。因爲案發現場沒有監控,很難尋找作案嫌疑人。無法知道嫌疑人是從何而來,或者作案後往哪裏去。

這宗槍案從何下手呢?這個問號一直在潘英武腦海裏盤旋,他他對攻下這宗大案,還是充滿底氣的。幾年來,潘英武率領導着他的戰鬥團隊,攻下了一宗又一宗案件,成爲了新豐人民眼中的“保護神”。

(右一爲潘英武)

2015年5月14日,新豐縣梅坑鎮一村民報警:有一男子死於他殺。剛參加公安工作不久的潘英武成了專案組成員,立即對該案件進行調查,通過日以繼夜的調查,確定嫌疑人爲2名四川籍男子花某、張某,其中一名有吸毒前科,但已潛逃。犯罪份子的兇殘激起了親屬的憤怒,也使潘英武和專案組民警感到無形的壓力。8月,潘英武與抓捕組遠赴千里之外的四川大涼山,花某所在之地爲四川大涼山雷波縣。雷波縣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的橫斷山脈東段小涼山,金沙江北岸。此時適逢雨季,山洪頻發,上山的路蜿蜒曲折,路面的泥沙已被沖走,一顆顆尖利的石頭裸露出來,專案組車子的輪胎被尖利的石頭扎爆了,十幾個刑警擠在另輛車上,險象環生,有兩次差點掉進急流滾滾的金沙江。好不容易到達嫌疑人家附近,時間也是凌晨一點多,夜色中只見一間破爛的小平房靜靜地矗立,黑沉沉的,潘英武機智地潛進該房子潛伏,等到聽到抓捕的信號時,他衝上前將嫌疑人花某一舉擒獲。好多年過去了,潘英武對在在大涼山生擒殺人兇手的驚險一幕仍歷歷在目。

2018年7月,有事主報案稱:新豐縣豐城街道一住宅被人入室盜竊。接着新豐境內連發多宗入室盜案。面對具有反偵查能力的嫌疑人,潘英武通過多起案件進行串並分析,一舉將入室盜竊團伙端掉;2019年3月,潘英武在通過工作發現有一團夥在新豐境內,以冒充領導、熟人實施詐騙,半個月時間被騙事主達到十多人,被騙金額高達20餘萬。潘英武在日夜蹲守及海量數據比對中,發現這一詐騙團伙是由茂名電白籍人組成,帶領民警果斷出擊,將這一詐騙團伙打掉……

這時,已經是晚上七八點鐘了,天色已經暗下來了,潘英武帶着偵查員對現場進行勘查,也結合事主羅某妻子在現場用手機拍到短視頻,試圖確定嫌疑人開槍的具體位置。

在現場的不遠處,刑警找到一條20多釐米的槍管。潘英武立即判定出這條槍管與此案有關聯,槍管裏面還有潛藏着一顆子彈,這是不是嫌疑人爲了毀滅證據故意將槍拆開?後經過仔細觀察,這支自制槍是由射釘槍改裝而來的,在擊發後由於火藥的衝擊力而脫落。

(圖左一爲潘英武)

據瞭解,羅某跟妻子和小舅子一起去雲髻山風景區玩,在回來的路上,發現有人把礦泉水扔到他們乘坐的小車上,羅某下了車,問那人爲何扔礦泉水瓶到他車上。那人立刻拿出一支槍對着他的胸口說他只是求財,別亂動。羅某想自己比對方強壯,就轉身想奪下對方手中的槍,但那人退後一步開槍了,子彈擊中羅某的小腿位置,對方的槍管掉了下來,槍手拾起來轉身就跑,跑了一段路就將槍管扔了。羅某妻子趁此之機,用手機拍下了當時的情景,但因爲距離較遠,加上氣氛緊張,畫面不完整,也不清晰。

勘察完現場後,潘英武和偵查員們回到縣公安局,韶關市公安局副局長兼縣公安局長連衛對他們說:“這個案子影響大,涉及羣衆生命財產案件,必須快偵快破,加上現在網絡傳播速度快,社會輿論大,以免事件被髮酵造成社會恐慌。”當晚,縣公安局成立了以刑偵大隊爲主的511持槍搶劫專案組。專案組的破案的思路十分明確,就是以現場的監控視頻尋找犯罪嫌疑人。

喫過晚飯後,潘英武帶着的專案組循跡追擊,在離現場大概一公里左右有一個紅綠燈,那裏有一個監控點,但查了當天的監控錄像沒有發現嫌疑人走過這裏。而周邊其他地方則沒有監控點。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挨家挨戶走訪附近的村民,但該路段地形複雜,住房建築雜亂無章,這樣的走訪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對當前偵破工作是極爲不利的,更可怕的是,由於犯罪嫌疑人有槍在手,不排除他會繼續實施持槍作案的可能性。

第二天清早,潘英武和專案組的刑警再次來到現場進行勘查,夏日的驕陽似火,專案組的刑警頂着烈日來回搜查,不大一會兒,大家都汗流浹背,儘管這樣,他們沒有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弓着背、俯下身子細心尋找。終於,潘英武在路邊撿到一隻壓扁了的子彈殼。

潘英武仔細觀察這顆子彈殼,發現彈殼外表有變色氧化的小點,前兩天下過雷陣雨,感覺這個彈殼應該不是案發當天的遺留物,難道作案人之前來過這裏?是踩點或是作案呢?

接着,專案組人員又找到一支鐵針,考慮到周邊沒有工廠和五金加工作坊,這種鐵針極有可能是案犯留下的物件,後來經過技術分析,這支鐵針是嫌疑人遺留下來的,是自制槍上的配件,因爲試用效果不好,作案人就隨手扔掉了。

作案槍手在現場打了被害人一槍就逃走了,而在現場卻撿到兩個子彈殼。另一槍是什麼時候開的?沒有受理過槍案的潘英武一下子陷入了迷局,破案期限逼在眉睫——他心焦如焚啊!

面對這種情形,最大的困難也要克服。潘英武十分清楚,自己的父親也是一名警察,從警26年,雖然他沒有在崗位上立功受獎過,但父親的警察形象從小就在他的心中佔有位置,讓他感到警察職業的崇高和威嚴,後來父親因爲身體原因提前離開了公安隊伍,那一年他正在司法警官學校讀一年級,但他有一種強烈的願望,希望自己早日接過父親的手中的槍,打擊犯罪,服務社會,保衛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既然確定了以視頻找人的偵查方案,就要耐心地去找。作案現場在看視頻的時候都不敢快進、快看,生怕錯過任何一個身影。彷彿是漫長的等待,第三天,潘英武發現翻看的監控視頻內有個模糊的人影走過來,黑色的衣服上有兩根白色的橫條,他揹着一隻黑色的揹包,比較符合被害人描述的嫌疑人特徵。此時專案組的成員都顯得異常激動,有人竟哼起歌來,畢竟專案組的成員每天耗時費神在監控視頻,眼睛看得都充血了,只好不斷地滴眼藥水,正當大夥被折磨得身心疲憊之際,案件有了轉機,怎不令人歡呼雀躍呢?

於是,專案組決定在視頻裏追查黑衣白條衫人。在追查過程中,專案組也走了一些彎路,他們看見一臺客車剛好停在三叉路口位置,這個路口能通往案發現場,客車下來一個穿黑色衣服且有揹包的身影,當時推斷嫌疑人可能在該客車進入現場。據此,專案組查清該客車的情況,並進入到黃礤鎮進行排查,“地毯式”地將該人搜查,查遍了所有監控錄相後,而結果是空歡喜一場。

經過一番周折,大家的士氣受到了影響。然而,潘英武對大家說,沒關係,繼續幹,我不相信揪不住狐狸的尾巴。於是,刑警們抖擻起精神繼續翻查監控錄相,終於在一個村民私人監控錄相里發現有嫌疑人特徵的男子。這正應了一句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潘英武率領專案組的民警馬不停蹄地來到酒店查詢了嫌疑人的相關信息,最後通過相關部門的技術支持,犯罪嫌疑人終於浮出水面。

犯罪嫌疑人叫蘇某,22歲,惠州市博羅縣人,身高約1米74左右,體魄健壯。5月10日,他就來了作案現場“踩點”,監控裏沒有看到作案者的正面,只能看到側面,黑色短袖,黑色的牛仔褲,揹着一個黑色揹包,猶如一個“隱者”打扮的獨行俠。蘇某在山上住了一宿,監控錄相併沒有錄下他的行蹤。

5月27日,潘英武和戰友們開車來到了惠州博羅縣城,在蘇某租住的出租屋伏擊了一晚,沒有發現什麼動靜。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在伏擊現場,刑警們看見有個穿黑衣服的年輕男子從大門走了出來,經確認這就是警方鎖定的嫌疑人蘇輅。

潘英武和幾位刑警上前將蘇某抓獲。潘英武對刑警們說,犯罪嫌疑人能夠自制槍支,就有可能自制炸彈,我們要萬分小心,不能有任何閃失。於是,他和民警將蘇某帶回到出租房進行搜查,小心翼翼地推門而進,生怕發生一觸即發的爆炸。當刑警們進入嫌疑人住的出租房時,這裏彷彿一個小型兵工廠,地上的盒子裏有裝滿類似子彈形狀的物品,還有一些準備安裝的彈頭、彈殼、火藥,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放在桌子上。

據蘇某交代,他喜歡看軍事和諜戰之類的電視劇和視頻,平時也很熱衷於鍛鍊身體,出租房裏擺放着啞鈴、腕力器等健身器材,後來他不在工廠打工了,需要生活開支,就想到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進行打劫。

那麼,蘇某爲何前往新豐縣作案?他在惠州工作,緊挨着新豐縣,他以前也聽過“老虎不喫窩邊食”的故事,就打算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劫富濟貧”。蘇某的槍是由裝修專用的射釘槍改裝而成的,火藥也是自制的,他以前曾在惠州一家工廠做過打磨工,有機械方面的基本功。就這樣,一個“軍迷發燒友”憑着一時的頭腦發熱,走上了持槍搶劫的犯罪道路。

案情突發,再縛蒼龍。2020年2月,新冠肺火疫情肆虐,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趁機作亂, 新豐連續發生多起入室盜竊案件。身爲打擊盜搶案件中隊的中隊長潘英武,及時走訪事主,在案件長線經營期間,只要縣城內有入室盜竊案件發生,他都是第一個來到場,進行現場勘查及走訪。經過長時間的現場勘查與走訪,嫌疑人浮出水面。9月15日,潘英武與一中隊民警前往廣州市白雲區抓獲在新豐縣城瘋狂作案的入室盜竊嫌疑人鍾某,並起回一批被盜首飾、現金、筆記本電腦等贓物,及時挽回了羣衆的經濟損失。大夥說,疫情無情人有情,公安破案暖民心。

在採訪中,潘英武說:我們從事刑偵工作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特別是涉槍案件,時時刻刻都會導致流血犧牲。我的父親是一位老公安,我的身上的血管奔流着父親懲惡揚善的鐵血。上級將這宗槍擊案交給我去偵破,讓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因爲我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子彈,下一分鐘是否打到自己和戰友的身上,只有竭盡全力儘快緝查案犯,才能確保社會的安寧和穩定。

鐵鷹翱翔徵腐惡,利劍出鞘斬兇頑。幾年來,潘英武帶領一中隊的全體刑警,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千里追逃、智擒兇手、打掉團伙、端掉賊窩,出色地完成一個又一個刑偵任務,爲保一方平安建功立業,譜寫篇章!

相關文章